关灯
护眼

卷一:郎骑竹马来 第二十二章 怡宁的婚事


    下意识地去看十三,他已霍的站起身来,脸色煞白,死死盯着宝合,半晌咬牙道,“我找皇阿玛去!”宝合跪在地上拼命磕头,“爷,爷,您冷静点,皇上已经颁旨了。”

    我和怡宁的命运何其相似啊,心里一阵凄凉,“花自飘零水自流,为什么女人都不能摆脱被支配的命运!”十三看了我一眼,眼神复杂至极,几乎是从牙根里挤出来一句话,“命运?我就不信这个理!”言罢便往门口走去,我赶忙起身拉住十三的衣角,“我和你一起去。”

    十三诧异地看着我,半晌摇了摇头,宝合亦是哭丧着脸,我微微一笑,“你还想帮怡宁吗?插科打诨,还有谁能像我这样逗皇上开心?想了想有有些自嘲,“或者我这个开心果帮不了自己倒能救别人。”十三似乎想说什么,我固执地看着他,僵持了一会,他笑着摇头道,“怨不得四哥也拿你没办法。”

    我和十三跪在康熙面前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腿竟微微有些颤抖。

    康熙斜靠在榻上看奏折,半晌才抬头看看我们道,“两个人来给朕请安的吗?”我正欲开口,十三却跪着向前几步,抢先道,“花楹是来请安的,儿臣是来请皇阿玛收回为怡宁指婚的成命的!”

    我听了心里直叫苦,十三怎么就这样沉不住气呢。康熙拿起茶碗喝了口茶,淡淡道,“噢,看来你是怡宁的阿玛?”康熙的话里带着淡淡的嘲讽,我心里一颤,十三却猛然直起身子大声道,“儿臣不敢,可是既然是兄长,对妹妹的事本就责无旁贷。”

    康熙瞪着十三没有说话,半晌才对着我道,“花楹丫头,你是来请安的?”我磕了个头,乖乖道,“是的,皇上。”康熙点了点头,又道,“好孩子,朕听说你跟怡宁也很是要好,她的事你怎么看?”

    我脑中浮现出怡宁白得几乎看得到血管的皮肤和略有几分苍白的唇,想起敏妃逝世后十三号啕大哭的场景,还有……四阿哥清冷的眼神,便咬牙俯身磕了个头,道,“皇上,十三格格的身子一直单薄,平日里就多病,这是其一;其二……花楹觉得敏妃娘娘还是希望女儿留在身边的,嫁得太远,娘娘在天上怕是要牵挂的。”

    康熙静静地看了我一会,若有所思,“倒是头一回有人这样请安。”这时十三再次开口,语气有些生硬,“皇阿玛……本来就是皇阿玛问花楹看法的,您也不必迁怒于花楹,这全是儿臣一人的事,与他人无关。为什么,别人不去蒙古,为什么偏偏是怡宁?”

    我听了十三的话蹙起眉头,十三这是在挑战康熙的耐性啊,他说的别人无疑就是九格格怡欣,可是他的言辞太激烈了,他难道忘了康熙是帝王吗?康熙果然不悦地沉下脸,目光阴鸷地盯着十三。我拉拉十三的衣袖,十三这才磕了个头。

    半晌,康熙忽然把茶碗摔在地上,一声脆响,一地碎瓷片。我瞄了一眼,心里微微有些疼痛,被康熙摔碎的竟是那套孔雀蓝釉茶碗,鹅黄叶子碎成了不知多少瓣。康熙起身在我们面前来来回回走了两遍,大声怒斥十三,“好个假仁假义的东西,连父母之命都能不尊,这等不忠不孝的勾当你倒是精通!”

    十三却毫不畏惧,昂首道,“皇阿玛根本不曾在意怡宁的终身,如果我做哥哥的再不说话,那她还有什么指望!”我听了心里一惊,连忙躬身不住地磕头。康熙怒气冲冲地瞪着十三,终于忍不住上来对着十三的肋部就是一脚,一面还高声叫道,“来人,给我把这个不仁不义无君无父的东西叉出去!”

    侍卫们呼啦啦跑了进来,站在十三身侧是却都有些犹豫的样子。这时李德全急忙跑进来通报说四阿哥来请安,康熙叹了口气,挥挥手让侍卫们出去,又让传四阿哥进来。

    四阿哥急急进来,皱着眉头瞄了我们一眼,跪在地上给康熙请安。康熙淡淡应了一声,又道,“老四啊,这两个人在跟朕吵架呢。”四阿哥恭敬道,“十三弟和花楹年纪尚轻,不知轻重,皇阿玛不要在意他们,要打要罚都使得,只是万万不要气坏了身子。”

    康熙默了一阵才叹口气道,“花楹丫头,你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这副茶具说起来还是你送给朕的,朕一直很喜欢。”我听了也没敢接话,只是伏下身磕了个头,康熙一脸的疲惫,心力交瘁的样子看起来几乎一下子老了一大截,“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又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终身大事是要遵从父母之命的。你们都回去吧,怡宁先指了婚,再留两年,等身子结实了再去蒙古。”

    康熙言罢便默默地起身离去,我们三个人一直跪在地上,我的身体不住得打着颤,我怎么都觉得康熙的话是话中有话。

    过了许久四阿哥才慢慢站起身来,我抬起头看他,他眯眼看了我一阵,不知为什么眼神里有丝让我不明所以的寂寥和沉痛。还在琢磨,他却忽然提腿往外走去,只低声说了一句话,“好好陪着十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