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初遇

    周秉钧醒来时,天际阴沉如墨。

    也不知如今是何时辰,他又昏迷了多久。

    明州连日暴雨,洪水泛滥处处汪洋。

    他自西北秘密返京,本想趁夜冒险横渡明江,却在江边突遇数十刺客。

    拼斗半夜,在将刺客砍杀殆尽时,背后悄无声息飞来一箭,深深刺进他原本就重伤不愈的后心口,刹那剧痛,让他不慎扑入汹涌洪水。

    转瞬间,不待手下施救,他已被滔滔洪流裹挟着失去踪影。

    仗着一身好水性,他在洪水中随波逐流,即将力竭之时,借着天边微弱晨光,竟瞥到了一座石头山。

    拼力游到山下,最后关头他却手脚抽筋无力上岸,几欲被洪水再度卷走。

    危急关头,有人奋力从滔滔洪水里扯了他一把。

    只是他一到岸上,强打精神将腹中泥沙拼力咳出便晕了过去,自始至终,也没看清楚救他之人形貌。

    如今他醒来,后心口火燎刺痛,一呼一吸便如凌迟,眼前一片昏沉。

    模糊的感知里,身周是突兀的山石杂草,他俯卧一堆湿烂的树叶之上。

    滴滴答答的雨水,将他探过头顶的胳膊打得冰凉。

    用力仰头看,一块破旧的门板,两头搭在一旁斜横的树枝上,勉强为他撑起一方避雨所在。

    喘息几声,他硬撑着继续打量四周。

    左前方一丈开外,山石野草掩映处,忽地隐约有声音传过来。

    他立刻侧耳细听。

    “……等过了这夜……自会有……属下驾船前来相救。你们可要想清楚了,是现在得罪……还是等明天看看再说。”

    声音太低,也是他不熟悉的外乡口音,他只含含糊糊听清了简单几句。

    这声音甚是沙哑,但勉强能听出说话的是名女子。

    “若是不信,你们可认得这个?这可是明州军政司的令牌!如今处处洪涝……”

    他听到此,心一动,右手勉力回撤摸向腰间。

    果然,自己那块用来掩饰身份的令牌已不在。

    “……不怕死尽管来!”

    这忽而声调高了许多的最后一句,他听得清晰。

    不待多想,他已用力抓住手边一块锐石,浑身紧绷,以防有事发生。

    但悉悉索索了好一会儿,几道重重的脚步声略带犹疑地渐渐远去了。

    看来这声音沙哑的女子,借着他的令牌狐假虎威,果真唬退了欲要趁火打劫之徒。

    这女子,倒是有几分急智。

    略有几分轻快的脚步声慢吞吞靠过来。

    他合眼一动不动,手里,将那锐石握得牢牢。

    “妈妈,他还没醒呀。”

    细细的清亮童音,传进他的耳。

    但他却只听清楚了“妈妈”二字。

    “不要说话。”

    沙哑的女子声音,声调奇异。

    他听见却不知是何意思。

    清亮的童音短暂回了一个字,便再无声音。

    “好险啊,亏得唬住了那些人。只是狐假虎威一次还行,等他们饿得失去理智,怕是什么也不顶用。”

    沙哑女音说得甚是拗口,慢吞吞费力地一字一字往外蹦,却是他能听懂的口音,但带着他从不曾听闻过的奇异声调。

    等这沙哑的女音重复几遍后,奇异声调慢慢消减,而是渐渐带上了这明州一地的乡音,她在……学说话。

    学说话。

    他心中一动。

    这声音沙哑的女子,该是来自明州之外。

    “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女子继续喃喃。

    难道从洪水里扯了他一把的人,也是这女子?

    忆起那滔滔洪水,他不敢置信。

    阖眸,他一动不动。

    “……千万记得要报恩啊。”

    这沙哑声音慢吞吞地,有些拗口地说着明州乡音。

    他倒是不知自己此时该不该醒来了。

    陶三春一遍又一遍地学着这拗口的怪异乡音,又随时警惕地瞪着身前,这一身泥渍血污的男人。

    男人一脸泥渍看不清面容,身穿灰墨色的紧身束衣,匍匐在湿烂的树叶上。

    他身上衣衫撕烂了好几处,但最严重的,是左肩下方,后心口的一片狰狞血色。

    她不懂医术,也知这男人受了极重的伤。

    她从洪水里将他费力拖出,若不是他还能下意识地咳吐出泥沙,她还以为自己白忙了一场。

    正是盛夏的天气,上山逃难来的百姓,大都蜷缩在山顶破旧道观里。

    她和孩子穿越来这未知的异乡,已两天了。

    不过是假期里一次普通旅行,她和孩子上山游玩,毫无任何预兆忽地大雨倾盆,娘儿俩便再也找不到了来时路。

    在这顺山势攀爬的石路上,突兀地出现了大约百余人,冒着瓢泼大雨夹裹住了娘俩一起往山顶跑。

    最终跑到了山顶一个破旧的道观前。

    这些人穿着拖沓繁杂的古时衣裳,哭哭喊喊,哀嚎中夹杂着拗口难懂的异乡言语。

    这些话她偶尔能听懂一两句,但倘若人说得快了,她却是一个字也听不清楚。

    她四顾茫然,五内俱焚,搂紧孩子,缩在泥水大雨里咬紧牙关,不敢与任何人对上视线。

    认真听,努力听这拗口异乡之音,她籍着能听明白的一字一语,慢慢拼凑出了如今情况。

    暴雨成灾,于此地来说,十室九空,万劫不复。

    这百余人,竟没有几个是相互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