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章 重生临城

    第一章重生临城

    宣德五年,时至十月,秋已末,冬未至。

    穿过清临城最大最有名的清水街,向东跨过秀水街,再向南走过两个街道,便可看到许许多多府宅、园林。这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官宦和富人,但其中最大最有气势的一座毫无疑问便是清临总督府。

    自从皇帝陛下天启十六年,将楚国疆域又以前汉时沿用的十二郡重新划分为八省之后,各省总督便成了让人炙手可热的权位。

    担任总督,不仅意味着雄踞一方,更意味着是陛下十分信任的重臣。如果要在全天下八个总督中选出一个皇帝最信任的人,那毫无疑问就是清临总督楚元伦。

    在担任总督之前,楚大人的官职是绥阳太守,当皇帝陛下问询百官清临第一任总督的人选之时,朝中的老大人们先后提出了三四个人选,都被陛下一一否决,最终指定了楚太守。

    这一桩逸闻天下皆知,楚大人更是对皇帝陛下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几年来任职总督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从不因私费公。

    总督府内此时一片寂静。偌大的府邸,上上下下加起来差不多有百人,此时却一个个宁神屏气,丝毫不敢放松。

    来来往往的脚步声中凌乱中透着紧张。不管是小厮,还是丫鬟,平素可以躲在主人的背后肆意欢笑,此时却都格外小心。人人都知道,楚家现在正是多事之秋。

    楚大人的三公子楚君凡跌下假山已经三天了,清临城里的神医都已经请来了,个个却束手无策。

    此时三少爷的卧室里,一个银发高束的老太太,却正面对着一群神色恍然的神医们。

    “你们早两天不是信誓旦旦的说,小三只是头部摔伤了,只会昏迷一段时间吗?怎么如今还是高烧不退?如果我的小三有什么好歹?哼。。。”

    老人家声音异常平稳,不平不扬,却听得一群医生面如土色。毫无疑问,楚大人是清临省最大的官,但眼前的老太太毫无疑问是清临省说话最算数的人。

    因为他正是楚总督的母亲楚老夫人,她说的话,楚大人是不得不听的。

    几位大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平仁堂的坐堂大夫无奈的站起来。

    “楚老夫人,吾等绝对不敢拿着小少爷的生命开玩笑,我们也试了各种方法,只是实在不知道为何三少爷的头部之伤并不严重,但是高烧却总退不下去......”

    “我不想听这些,我只想看到我的孙儿好好的。”老夫人似是气愤的说着,语气却依旧平稳如常。

    “婆婆,君凡一定会没事的。再说,老爷又出去找神医了,兴许马上就回来了。您先喝杯茶,消消气。”旁边一位装戴非凡的妇人,连忙劝道,一边说,一边接过丫环手中的茶敬了过去。

    妇人乃是楚天伦的如夫人。楚总督曾有一妻,后难产而死,三年前纳柳氏为妾,便是此人。

    “好了,这些老身都知道了。你也在这陪了两天了,武儿两天没看到你了,估计也想你了,你回去看看吧,那也是我孙子。”

    听了老夫人的话,妇人刚想拒绝,后来想想的确两天没看到自己儿子了,终究想的不得了,便把话收了回来。

    伸头看看四周,看到大公子呆呆的站在一边,死死的盯着床上的病人,而二小姐楚琳的双眼早已红肿如桃。这两天,这俩小人也进食不多,估计熬坏了吧,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可是看着也怪让人心疼的。

    “君文,琳儿,你们也随我去歇息一下吧。”

    听到姨娘的话,楚君文略一愣,方才醒悟,原来回话,“姨娘,我不累。我要看着......弟...弟...。”语罢最后,已经略显嘶哑,可见疼爱的弟弟的这场大病也让这位十岁的少年心神憔悴。

    于此同时,一边的二小姐楚琳,也嘶哑的回到:“谢鞋姨娘,我要陪着凡弟弟。”

    看了看倔强的哥哥以及眼睛高肿的妹妹,妇人也觉得几人兄弟姐妹间的感情的确让人感动,如果武儿长大之后,他们之间也能这样就好了。一边唏嘘着,一边朝门外走去,两天没见了啊,我的儿子!

    妇人走后,老夫人也没心情继续同那群庸医说些什么,终究放不下心中的担忧,有丫环搀着,步入楚君凡的病房,侧身坐下,试了试床上少年的身体,还是那么烫,接过身边的人的湿巾,亲自沿着少年额头脖颈擦了一圈,心中不由得叹气,三儿,这就是你的命吗?

    正在此时房间屏风背后穿出一阵声响,顷刻间转出两人来。

    当下一人高冠留须,官袍在身,正事楚家的主人,楚老太君的儿子,楚天凡,楚琳,楚天宇等人的父亲,也是楚国八大总督之一,深受楚皇信任的清临总督楚天伦。

    跟随楚天伦的是一个貌不惊人的老头,身背药箱,似是医坛圣手。

    楚总督大步在前开道,威势所在,众人早已纷纷闪避。因此,不需要什么言语,便顺利引身背药箱的老头来到三少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