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九章 蔚州初战

    应州,隶属山西朔州,地处大同盆地南部,东望恒山,南扼雁门,自古以来就是草原跟中原争夺要地。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初五。

    夕阳西下,应州城城垣破败,尸体随处可见,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知州府衙中,阿巴泰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拿着烤羊腿,吃得津津有味,旁边的侍卫不时给他续上酒水。

    怀来之战过后,清军一路过蔚州,下广灵,破浑源,简直就是势如破竹。

    如今又打下应州,之前一些抑郁之气终于消然殆尽。

    “大帅,下一步我等该向何处进兵,要不然攻打雁门关,破了太原,听说大明晋王可是富得流油。”

    “是啊,大帅,末将以为那雁门关守军不过废物一堆,咱们大军压境,保准他们望风而逃,哈哈。”

    说话之人是漠北蒙古车臣部的将领腾吉思。

    阿巴泰皱了皱眉头,慢慢倒下小刀,抬头扫视了众人一眼。

    这些人个个趾高气昂,连日的胜利让他们觉得大明朝如朽木一般。

    可阿巴泰依旧记得,塞外可是还有一支明军,敢于出塞的军队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不过阿巴泰没打算教训这些人,说了也是白说,最终做主还是自己。

    就在鞑清将领享受战果之时,侍卫带来一人,这人浑身血污,一身八旗棉甲破败不堪。

    “奴才,多隆阿拜见大帅。”

    阿巴泰心中一惊,手中小刀不自觉的滑落,“多隆阿,你这奴才怎么到了这儿,你家主子呢?”

    “主子。。。主子,他已经自刎身亡了,”多隆阿说完嚎啕大哭。

    “身亡?”

    阿巴泰脸色剧变,眼中涌出血丝,呼吸也越来越急促。

    “呃。”

    一口老血,从阿巴泰口中喷出,随即就瘫倒在大椅之上。

    “大帅,大帅。。。”

    一时间,众人吓得手忙脚乱,纷纷冲到跟前。

    大约过了半盏茶时间,阿巴泰悠悠醒来。

    于是多隆阿将战情细细说了一遍。

    原来,图尔宸逃出埋伏,一路返回,准备与阿巴泰汇合,可到了大同附近却遇到明军埋伏,最终图尔宸力战而亡,唯有多隆阿侥幸逃脱,或者说是故意放生。

    阿巴泰闭上眼睛,平复了一下心情,随即下令将各部人马召回。

    其他人或许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他知道,清军已经到了危亡时刻,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

    不久之后,偏师覆灭的消息已经传到军中,不少将领纷纷请战,要求出关复仇。

    然而,阿巴泰的决定大出众人意料。

    撤军。

    虽然不少人心有不满,可阿巴泰丝毫没有理会。

    至于撤军路线,则是原路返回,因为这一路的明军基本被摧毁,相对最安全。

    清军由于有不少战利品,撤军速度快不了,阿巴泰虽然心急,却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派探马侦骑。

    两日之后,清军过了蔚州不久,这时阿巴泰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东北部鸳鸯口附近出现大量明军,数量不详。

    到了这个地步,清军其他人同样意识到了危险。

    与出征时相比,阿巴泰的兵力下降了四成有余,如今还有满清八旗约一万三千人,漠北蒙古约莫一万二千人,汉军八旗约六千多人,共计三万余人。

    阿巴泰估计塞外明军少说有三万人,要不然根本不可能全歼一万五千满蒙联军。

    归军接敌,兵家大忌。如果有可能,阿巴泰只想不管不顾继续行军,可是一旦大军进入小五台山附近山道,若是明军衔尾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阿巴泰没有多做犹豫,汉军旗留守大营,亲率满清八旗和漠北蒙古骑兵近两万五千,突袭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