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八章 全歼满蒙偏师

    时至今日,朱思明的战略已经展现,以两路偏师吸引火力,使其无法肆无忌惮的攻城掠地。

    而他则率领主力御敌于国门之外,迂回河套平原。

    朱思明很清楚,即便他千里迢迢赶回京师抵御,他也未必能够全歼清军,甚至还有战败的可能,毕竟鞑清可不是李自成。

    相反,河套平原近在咫尺,这里对鞑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失了河套平原,间接也会失去张北草原,鞑清版图等于沦陷一小半。

    这还只是直接影响,若是鞑清无法夺回河套平原,已经臣服的漠北蒙古必然离心,如此一来,鞑清的势力范围可能被直接打回大兴安岭以东,后果不堪设想。

    再说,军中还有不少土默特旗的蒙古将士,他们绝对不会放着老家不管。

    而且,集宁的察哈尔将士也是胆战心惊,河套跟他们老家可是近在咫尺,他们还不知道,老家已然被掏。

    总之,河套平原必须救,问题是如何救。

    就在阿巴泰纠结之时,又来了信使,不过这回是从集宁而来,这下察哈尔将领不用继续纠结。

    阿巴泰不愧是老将,很快就有了决断,分兵。

    以清军如今的状态,若是全师进军,如果明军避而不战,那他可就坐蜡了,后勤补给能够将其压垮。

    若是明军在出张家口堵截,清军可能都回不了辽东,对方能以六千兵马为诱饵,硬是将自己拦在怀来,阿巴泰绝不怀疑大明主将的决心。

    阿巴泰派遣河套与集宁两路蒙古八旗,以及三千满清八旗,总共一万五千人马,迎击河套明军。

    他自己则是攻掠大同和宣府,收集更多物资,若偏师剿灭明军固然极好,若是不敌,自己再去支援也行。

    因此分兵绝对是一举两得之法。

    话说,托博克等人率军从怀来县向西,一路上畅通无阻,只用了三日时间便赶到大同以北。

    最终,满蒙联军从方山以北破墙而出,出了长城,这些人归心似箭。

    然而此时出现两种选择,一是从丰镇向西直接回河套,二是向北,先去集宁,然后向西。

    两方一时争执不下,最终还是满清八旗主将图尔宸做出决断,先去集宁。

    明军最后一次的信息是从集宁发出,他们说不定依旧在集宁。

    联军沿着御河北上,进入红沙古道山口,此处距离察哈尔右翼前旗不过五六十里,天黑之前一定可以赶到。

    秋冬季节的山道全是枯寂,满地的落叶,鸟兽虫鱼消失无踪,行走其中难免生出苍凉之感。

    进入山道之后,图尔宸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只是蒙古人归心似箭,他也只能将心中不安压下。

    三四十里山道不算太长,眼见先头部队已经有一半出了山口,图尔宸莫名松了一口气。

    只可惜,世事难料。

    察哈尔旗大军出了山口没过半里地,上百名骑兵马失前蹄。

    “不好,是陷马坑,怎么会有陷马坑?”

    一个蒙古首领大声惊叫,这玩意实在太熟悉了,大明对付骑兵的利器,经济实惠效果好。

    可不等他们做出太多反应,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炮响。

    轰隆隆一片,无数炮弹落在蒙古骑兵中间,战马收到惊吓,顿时乱成一团。

    “杀,杀,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从山口两边响起,两队骑兵冲向满蒙联军。

    以有心算无心,联军顿时被杀得毫无招架之功,后面的联军见情形不对,于是开始向山道逃跑。

    这时,山道两边的山坡上滚下无数大石,瞬间将联军截成数段。

    与此同时,无数身着重甲的明军从山道两边向下冲锋。

    “大地禁卫,有我无敌,杀。”

    朱思明一手持盾,一手举斧,一马当先,杀进联军之中。

    “杀,”

    联军行军途中,一直是蒙军在前,满军在后,虽然事起仓促,后军近三千满清八旗依旧是一个整体。

    满清八旗不愧为精兵强将,开始虽稍有慌乱,但很快就恢复镇定,同时大军开始集结。

    山道不算太陡峭,满清八旗集结非常顺利。

    “不好,”

    朱思明见此情形,心中有些凝重,大地禁卫第一次面对当世最强的八旗兵。

    “立刻命令各部尽快收拾蒙古兵,大地禁卫随我迎战满清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