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寻常百姓家

    夜了,冲天的大火似乎要弥漫整个江陵城。那裹挟着火焰的巨大浓烟,已经遮蔽了苍穹。那苍老且枯旧的古树也在哀嚎,那火的猛烈,将它从寒冬的沉睡中生生拽了起来。那被火烧灼的干枯树皮好似人那痛苦时候扭曲的脸,唯一不同的,只有那无声的惨嚎。

    树存八百载,尚不能抵挡一把火,何况人命?想来萧绎已经对一切失去所有的信念了吧,不过他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妻妾烧死?那些女子虽然苦命,但是这种时候,死亡对她们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不用担心被奴役以后,按照主人的各种要求去做她们宁肯去死也不愿意做的事情。

    赵烈闻着酒香,窜进了人家的大院。并非强盗,也并非劫掠,只是酒的香气就是从这里飘出来的。不过这个院子出奇的安静,恐怕宅子的主人早就听闻战乱的消息,匆匆迁走了吧。

    应该有正门的,不过赵烈有的是巷子,这种巷子来去的,一般都是偏门儿。不知道这家主人是不是兰陵萧氏的人家,一般开战前,兰陵萧氏的子孙早就跑了,何尝会留下来坐以待毙?

    酒香还真不怕巷子深啊,可惜人不是。如果想成材,又成大事,得让人用得顺心,使得顺手,方才能从籍籍无名熬出一番功绩来。

    这家院子着实大气,内藏洞天比后世那些什么空中花园、海景森林的设计还要厉害很多。只一个池塘,便九曲十八弯。其中假山弄景都无法估量其中究竟有多少的曲径通幽。

    亭台楼阁要比徐家的还要多,想必这家主人会在这曲径通幽的百花深处捉着成人才会的迷藏?想起那男女赤裸却又遮遮掩掩的画面,再看看那湖中仅有的那个凉亭,便能想象的详细周到。

    这里有士卒来过了,因为他看到了路上掉落的金子与大堂上破损的家具。这群人动手真快,连这里一个不知是铜还是金塑的佛像的脑袋都被他们硬生生砍下来带走了。徒留一半的身子和一些散落的香灰,告诉着这个士卒,这里曾经的荣华。

    也不知道萧氏的那些也不知传了几十代的“二代”们,是否会在这庄严的地方狎|弄女|妓?全然不顾佛像是否容忍,亦或是这种地方反而会更加刺激?

    乱世便是如此,为了社会稳定,那些统治者什么都不管不顾。就连兰陵萧氏的儿孙都这么滋意放纵,天下若是都在萧氏手中,家国还不得成什么样子?

    ……

    “夫人,那人一直在外面走动,万一他动了好奇,撞进来该如何是好?”

    “你莫要出声便是,那些士卒都只顾金银那些看得见的财富,谁会知道佛像下别有洞天?”

    ……

    这佛堂莫名肃静,这个年代的佛像实际上要比后世那些名词更多,也更加接近西域传进来时候的意味。不过如同后世,这里的佛也都金银加身完全失去了最初的滋味。好比现代青少年回忆的童年最深处那些最简单的快乐一般,后世社会玩的东西太多了,人们为

    了玩附加了太多的功利,最后大都不欢而散。

    佛可能也是如此吧。他的笑,是后人的理解,却并非他的本意。但是人们的意愿就要强加给他,你要笑,无论如何,你要将天底下所有的笑通通归于你,你只有给人快乐,方才算是佛。你只有慈眉善目才会保佑一方。而那些降妖伏魔,呲眉瞪眼的就算不被辱骂,但也籍籍无名。

    赵烈笑了笑,找了找书房,看看是否有笔墨纸砚。他的手有些痒痒,很久没写东西了。前世的他很喜欢原创,而并非戏古。后世很多人总是将古人的诗句抄来念去,仿佛他知道了,就跟什么似的,好像始终高人一等一般。有什么用处?这天底下最有才能的人永远说不出那最正确的方法,因为最有能耐的人也怕误导大众,却因此更让众人误解。

    这大户人家的笔墨纸砚都数最上乘的宝贝,但是看那尘封的毛笔与已经有薄薄一层灰尘的纸,就能发现,这书房只不过是个摆设。

    “可惜了,可惜了。”赵烈摇着脑袋,捻着笔沉思着什么。

    ……

    佛像底下有个小孔,可以看到外边的情况,那两个女子便藏在其中,这么一设计,便好像武侠神剧里的场景,但是自古就有的智慧,怎能任后人侮辱?

    两个女子就静静地看着外面那个士卒慢慢地研磨墨汁。可笑的是,他一边磨还一边唱着什么不知名的奇音怪调,引得两个女子对他很感兴趣,想笑却又不敢。

    ……

    赵烈磨好了墨汁,洗了洗毛笔,而后沾了沾那最大号的,用一个专攻书画的笔,去写他并非艺术的艺术字。不仅如此还要用人家画画的纸来写他的字。

    他不注重外表那些东西,用起来顺手就好,文房四宝也如此。时至今日,他连狼毫和羊毫也分不清楚。大概是先生上课的时候,自己睡的太多了?怎么偏偏就漏了这么重要的东西?

    写点什么,这个世道,穷人买米都成问题。而大户人家的笔墨纸砚都快放变质了,也不一定用。不过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最好不要瞎说,把这个当成战利品带回去,万一让人见了不好,还不得抓住就杀?

    就写抱负吧,毕竟这东西算是祈望,甚至可以假装不是自己写的,混一混,兴许会有大家族的青年瞧见了,也不识个数,蒙头转向的就给买了呢?他没准会精装细裱,而后向他的狐朋狗友夸耀他“南征”得到的战利品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