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5章 四两拨千斤

    苏棠用早膳时,因觉着米粥虽有些粗粝,却爽口芬芳,落胃柔和,便问了身旁侍女一句这是什么米,侍女当时恭敬回答:“回盟主的话,这是禄州大米,是北方地区最常见的米,因其经济实惠,产量又大,百姓几乎家家都吃这种米。”

    最为实惠的大米,丹鹤峰吃得,百姓吃得,偏偏难民就吃不得了,这是什么道理?

    告状的村民如何也想不到丹鹤峰之主竟然和他们吃的是同一种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胡乱狡辩道:“村子里大多是老弱妇孺,牙不爽利,一吃这些粗米便会犯了胃病,不免又要卧床生病几日……”

    苏棠冷笑:“这就是你们宁愿饿死的理由?”

    村民嗫喏几声,耷拉下头,瞥眼看着其他人,示意让旁人给自己帮帮腔。

    看出了他的小动作,苏棠冷哼一声,道:“今年北方风调雨顺,也无病虫灾害,是极好的丰年,不少乡镇的粮食产量都创了新高。丹鹤峰为你们开垦了百顷良田,我想知道,你们如今都收成了什么?”

    占据了如此有利的自然条件,人但凡勤快点,不光可以满足全村的口粮需求,更可以发家致富,凭自己力量过上顿顿有酒有肉的好日子。

    可这一路走来,苏棠看到附近田地的杂草都有两丈高了,显然是许久未经耕耘打理,已经被逐渐荒废。

    提到收成,村民们又嗯嗯哈哈打起了马虎眼,一会儿说买种子被人骗了种不出稻子,一会儿又说上流水源都被山匪污染了,不敢用来栽种;更有甚者,直接说虎跃山死了不少山匪恶霸,煞气太重,他们不敢翻土施肥,以免挖出尸体惊扰邪祟。

    苏棠起初十分生气,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到最后反而被气笑了。

    她冷声道:“各位有这么好的脑子和口才,不去考个功名真是可惜了。再不济,你们也能去市集上写写话本,做个说书先生,完全可以养家糊口,总比眼下伸手于人强。”

    村民听出了对方话里话外的嘲讽,面上一阵青一阵白,却又不敢立即发作。江霖不仅是他们的财神爷,更是江湖一等一的少年英雄,自然不会像软绵绵的掌事一样好欺负。

    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想抛出道德绑架的杀手锏,去和江霖撕破脸皮。事情若是闹到了那一步,便在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见年轻人不行,一老妇站了出来,装模作样地骂了他们几句,抹泪道:“你们这些孩子,心眼也忒实诚了,恩公都站在你们面前了,为什么还不把真正的苦楚说出来?!”

    “呦,还有苦楚呢?”

    苏棠好奇接下来又是什么戏码,似笑非笑道:“不妨直说,也让我开开眼。”

    老妇先是磕头喊了几声恩人,再在身旁人的搀扶下站起身来,抹着泪道:“当初被山匪恶霸迫害了那么些年,咱村子里的年轻孩子们,哪个人身上没有陈伤旧疾?平时瞧着还好,一旦有个阴天下雨,或是要做低头弯腰的活儿时,他们都会疼得龇牙咧嘴,好几天下不了地,可遭罪了。”

    她说话时的腔调尤为夸张,说是呼天抢地也毫不过分,不时抚着胸脯大口喘气,一副要心痛郁卒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