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4章 不走了,要在村里长住

    陈小艺再一次来到龙川镇,熟门熟路地驾车向东而去,刚出镇口,就看到远方的山脚下,粉红的两条樱花道,有些梦幻的感觉。

    樱花常有,但透过樱花看到青峦绿翠,那感觉就和在小小公园看花不同,像是穿越到绿野仙踪,美得好似遗失在乡野的公主!

    近了,樱花大道上正飘落着樱花花瓣雨,仿若没人欣赏她的美,委屈地哭了。陈小艺这回是带父母亲戚们来的,浩浩荡荡二十多个人,开了二辆小客车,本来大家都嘴上碎碎念,现在都不自觉地举起相机、手机。

    转过弯,一条广告牌挂在树干上,那是那么土:

    “前方行驶500米,龙门旅游公司欢迎您!”

    “连樱花都不能掩饰你的土呀!”

    陈小艺默默吐嘈着,心里却颇享受这种简单直白的土味!

    “欢迎欢迎,小姑娘第2次来了,这一次有更多的风景看哟!”

    “是不是真的?”

    “骗你做啥子,我们农村人向来不说假话,不信你去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小艺一家,在樱花下自拍、石龙洞探险、红枫林听雨、龙头庙赏花、龙溪湖泛舟、蛤蟆山摘映山红·····

    原本三天的行程,被拖到六天才不得不回去,几个娃娃捞虾米、捉小鱼玩得都不想回去了,哭得那叫一个凄惨,而老一辈的人则直言:

    活了大半辈子,从没哪个地方像这里这样好,蔬菜好吃,茶香水甜,连空气都是甜的,吸一口气全身舒服,仿佛年轻了好几岁,以前腰酸腿疼、失眠多梦等种种不适,在这里都没了。

    老人们纷纷表示,不走了,要在村里长住!

    聪明的人往往不少,大多数是年纪大又退休的老人们,可是,他们不走占着房间,那后面订了房的人怎么办?

    农村里,哪家会有很多空房间嘛!

    潭志快急晕了,龙门公司的所有人都动员起来,抓破头皮地想办法。刘红兵小眼睛左瞄右瞄,看到停在村委的校车,“叮”地想到一个好办法:

    “大志哥,我有办法啦!你看三龙小学那片老校区,是不是可以拿过来用一下!”

    三龙小学新教学大楼建成不到10年,位置在龙皮村的公路旁,一座不高的土丘上。刘红兵说的老校区,则在教学大楼后面,这是当年肖大地主的别院。

    面积很大。

    前院是以前的花园,现在改成了菜园子。三棵巨大的老枫树站在门口,进门是青条石老天井,正东石影壁下有一囗名叫师娘井的老古井。

    东西厢房和门房,改成了足足有十四五间的教室,正厢房是老师的办公室和住处,还有一个大大的公用厨房。

    当年,李勤在这里上学时,因为有的学生走路太远,没办法中午回家吃饭。于是,从家里带米,师娘会帮孩子们统一蒸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