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3章 北进

    自从进了林子,卢象升就命令控制军粮配给,每天都要打不少猎物,卢象升只知道还要走很久,按李天电报上说的快了也要几个月,这补给肯定不够,只能打猎了,不过这林子到是不缺猎物,前几天还打了一只大老虎,就是虎肉不太好吃!

    卢象升一路走,一路砍伐树木,修建简单的营地,并且做了详细标识,孙承宗大人派出的工兵和辎重部队可以沿路过来,不过修路的话就慢了,要是有伯爷说的铁路就好了,这军用口粮还不可劲造!

    曹变蛟带上一个连,以排为单位去打猎了,这是他每天最快乐的时候,雪地连呼啸着出发了,孙之沆摇摇头,这特么猎物都吓跑了,还打个毛啊!

    孙之沆带上一个排的白虎,从曹变蛟的反方向出发了,他也喜欢打猎。

    卢象升喜欢部下的这种竞争,不想争先,当什么军人!

    卢象升给孙承宗和李天发电报,预计半个月后进入哈萨克汗国,距离太远,联系不上了,请后勤部队尽快沿着他布置的营地前出,隔几百里建一个兵站,配电台,好后续联系,并且建议修建一条雪橇专用的快速冰道,好尽快让主力前出,孙承宗同意了,李天自然也没有意见。这卢象升终于开始发挥他的名将本色了,好!李天又给卢象升一些地理位置和大概距离,那些位置大概率有罗刹鬼的据点,并且给他一些可能的作战建议,最后给他十二字方针:隐蔽自己,游击突袭,以待后援!

    卢象升不愧是名将之资,很快领会了李天的意图,这是要用游击战耗死罗刹鬼,就食于敌,只要弹药供应跟得上,这罗刹鬼还不得乖乖滚蛋!高!实在是高!

    趁着还能联系上,让后方要多发点地雷、炸药、手雷,狙击枪白虎那边的是,热气球只有几个,听说有个方大拿搞出了飞艇,要不要来几艘?伯爷估计舍不得,那就让朱雀的动力伞大队来试试手呗!说不说在我,给不给看伯爷的,管他呢,先申请一下!

    卢象升不知道他这一申请,白虎、朱雀的大名传遍了华夏帝国,罗刹鬼子闻风丧胆,远远的看到穿白衣服的人掉头就跑,根本就不回头,打死都不带回头的!尤其是朱雀,白色滑翔伞、白色伪装服,神兵天降,手里还有会连续喷火的怪东西,这是神仙、鬼怪?还是什么什么的东西?

    卢象升第二天继续出发了,留下了一路白雪,掩盖了所有的痕迹,仿佛从来没有人来过。

    北面和东面的探索部队分别找到了驯鹿人部落和库页岛基地,开始开辟商路,并且与当地的土着进行了第一次贸易,当然是易货贸易,一口锅可以换一沓兽皮,一把小刀可以换几颗东珠,还有人参、虎骨、熊胆,不要太赚了啊!

    华记开始沿线布置商行、货栈、客栈、饭馆、酒铺,一路从抚顺向北布置到努尔干都司,再转向库页岛基地和黑龙江出海口基地,这里都是高价值货物,走海更快一些,走陆路是布置移民补给站点和商队交易点。

    北边的开发算是落实了,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口,没有二三百万人,都撑不起来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布局也要跟上,移民除了耕种,还要有大量的工作才能保证生活状态的持续改善,这一点至关重要!

    找来宣传部长范文程,李天板着指头说:

    你宣传部不光是有报纸,还有剧院,评剧,相声,评书,大鼓书!都派出去宣传一下,不光是灾民,其他省的百姓商人觉得不错,也可以去黑龙江那边吗?都动起来吧!

    华夏日报,抗敌大剧院,各省、县的文艺机构都动起来了,形成了强大的宣传走势,到边疆去,到前方去!形成了一股股洪流涌向黑龙江以北、吕宋、交趾、东吁,华夏帝国的人口在内部也开始流动起来,这才是最大的收获,人才的流动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五月开始,陕西每个月有二万多难民向华夏帝国的北方各省涌入,加上河南、山东的灾民,每个月至少有四五万人进入华夏帝国的归化、吉林、黑龙江、努尔干、库页岛。同时每月进入吕宋、交趾的移民,也有二万多人,东吁南部两个港口基地已经全部建成,人口分别有了三万多人和近二万人,建筑材料厂已经建成,百姓除了种了稻米,还可以进工厂,或者修路,修棱堡、炮台、钢筋水泥防线。这些都能挣钱,养活一家老小根本就不是问题,自己养殖一些鸡鸭牲畜还可以换钱,日子好过多了,可惜了没能到达这里的人,这都是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