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7章 宗旨这五个大字

    吴姓汉子答应下来,哪怕还有人在劝他小心,他还是决定要相信郑韵洁一次。

    在去办公室前。

    郑韵洁还专门嘱咐李东泽,去政府拿一些矿泉水,天气这么热,别让这群群众给中暑了。

    这一点,收获了不少群众的好感,同时,也增加了上访群众对郑韵洁的好感和信任感。

    李东泽带着一名保安搬了两提矿泉水,给这些上访群众们分发下去。

    回去的路上。

    李东泽就在想刚刚的事情。

    郑韵洁说话做事的同时,也在教他。

    群众上访、群众静坐等手段,一般情况下,为的并不是闹事,而是想要解决事情。

    这不是群众的错,而是体制内申诉体系的不完善。

    如果有一个可以听到、管到这些事情的渠道,那这些人为什么会上访?

    每个人都很忙,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也不愿意冒着得罪所谓“官员”的风险,来政府门口讨一个说法。

    非法上访,是为了捍卫一个渠道一个体系的正常运作。

    不是用来打击上访群众,不是用来让上访群众闭嘴,为地方官员提供保护的机制,制定这些法规的初心是为了让政府高效运作。

    而不是封人民群众的口,让群众有苦难言。

    郑韵洁在处理这种事情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她作为一个地方官,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所应该有的担当和责任感。

    县政府门口石头上刻着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不是空话。

    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要落实下去,实在是难。

    人民公仆人民公仆,官场有几个人,是真的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公仆的?

    又有多少人,当初挤破头进入体制内,就是想着捞偏财混日子搞特权的?

    想着,李东泽来到了郑韵洁的办公室门前。

    敲了三下门,里面传来声音,李东泽才推门进去。

    “水发下去了?”郑韵洁问。

    “嗯。门口的群众,我让保安在院子里找了一处阴凉的地方,让他们稍微等一下,大热天的,别真的中暑了。”

    二人的交谈听在办公室里坐着的吴姓中年人耳朵里。

    眼眶都不禁发红了。

    多少次上访,他们被暴力对待,如果不是没办法,他们真的不想来县政府“闹事”。

    吴姓中年人本名叫吴发家。

    和外面抱着黑白相框的人是宗族关系,吴发家是那个年轻人的堂叔。

    因为李东泽的到来,吴发家停下了想说的话,此时办公室内再次恢复安静,在郑韵洁的示意下,吴发家接着开口。

    “死的人是我侄子的母亲,是我的嫂子,我堂兄在我们老吴家是老大,在我侄子上高中的时候,我大哥在工地上干活儿,因为失足滑下设备摔死了。

    今后就剩下我嫂子一直照顾我侄子了,我们吴家的血脉兄弟也一直照顾着他家。”

    “我那侄子也争气,考上了大学,可大学还没念几年......”吴发家的眼眶有些红:“我嫂子也逼着跳河死了,那孩子当时还在外地打工,想着天热,给她母亲在家里装一个空调。”

    李东泽和郑韵洁沉默了。

    看那黑白照片上的中年妇人,他们知道,儿子空调中吹出的凉风,这个苦命的中年女人,所有的夏天都吹不到了。

    吴发家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前一个月,我们村要拆迁了,他们知道我嫂子一家没什么背景,给的拆迁补偿是一平米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