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8章 吴师傅

    知道何大清有信,这会要带儿子去天坛,易中海也不可能马上去取,便和小年轻说回去后再去邮局取信。

    半小时后电车到正阳门站,这里到天坛还要走一段路,易家宝趴老爹肩上,没有高楼遮挡,倒是远远就看见那前世在手机上刷到过的天坛。

    这时候的天坛还是不收门票,免费开放的,受交通限制,平常来的还是四九城本地人多,这会端午,来天坛消灾去毒图吉利的人不少,乌泱泱的一片,也不差后世网红打卡地了。

    这么多人,易中海更不敢把儿子放下让他自己走了,所以从外坛到内坛,易家宝全程懒人参观。也幸亏易中海因为工作性质身强力壮,抱了一路也没什么影响。

    作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的面积之大,类比四个故宫,而他们在天坛里逛下来需要的时间可想而知。

    因要赶着最后一趟电车回去,这也逛了两个多小时,于天坛也不过是粗略的看了主要建筑。所以说,之前易家宝想每个地方都去的想法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哪怕是后世的特种兵式旅游,拿目前的交通条件,真要有特种兵的身体素质都不能保证。

    半个小时回程,到胡同附近天已经暗下来,易中海不放心娘俩回去,便一家三口一起去了邮局。

    这个时候的邮局有四项基本业务,电话安装及维修、邮寄信件包裹、汇款以及报刊征订。

    电话和汇款不用说,这就是为权贵服务的。普通人交不起每月固定的不菲“电话费”,也没那个钱汇什么款。

    而邮寄信件包裹、报刊什么,虽然单次收费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了,但胜在量多啊。

    由此看邮局可是个油水相当足的地方,也就不意外他给每个邮递员都配上了专门的二八大杠。

    邮局坐落的是一栋十分气派的房子,相对周围其他门店,邮局占据四五个店面,一层粉刷成墨绿色的标志性门面,让人远远一看就知道这里是邮局。

    易家三人走进去,易中海找到取信件的柜台,柜台背后是一排格子敞口的柜子,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就分门别类的放在哪里。

    “吴师傅,今端午你还在这守着呢”

    易中海上前打招呼,吴师傅也就是电车上遇到的那个小年轻的师傅。头发已经半白,有一定年纪了。

    他看到易中海来从凳子上起来

    “哎,易师傅你来了”

    “我这得守着也让他们年轻人过端午去”

    邮局不管什么时候,得有个人值班,就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他说着给易中海找信件。

    “你来取信,这昨天晚上正好到了一封,我还想着明天让小许送过去呢,正巧”

    “嘿,哪有这么巧,我是下午带媳妇儿子去天坛玩,电车上正好碰到你徒弟,他告诉我的”

    易中海解释。

    吴师傅找到信件,拿给他,听他这话看了下他身后。正对上小孩儿圆溜溜的大眼睛。

    “这不是更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