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进入面试

    《行测》71.3分,《申论》69.5,总分140.8分!

    算是正常水平的发挥,吕州市乡镇选拔生总共招300人,进入面试的人按照1:2录取,前600名的进入面试。

    2004年的公务员考试没有将来公务员考试竞争压力这么大,但也不小。

    每0.1分就可以拉出十几名的差距。

    但这个时候能上140分的还是属于凤毛麟角,钟振飞的成绩排到了第十二名。

    最后一名的分数则是119.2分,最后一名同分的人有7人,因此,这次进入面试的人最终确定为606人。

    公务员考试,笔试是敲门砖,过了笔试关,面试的成绩就是关键了。

    面试成绩跟笔试成绩是1:1,面试的分数是百分制,但考出成绩后,是按照200分的成绩计算的。

    因此,面试的成绩则要乘以2。

    面试的成绩主观判断的因素大,分差拉到十几分,甚至是几十分是很正常的事。

    加上乘以2,面试的分数可以拉到二三十分,甚至更多。

    比起笔试微乎其微的差距,面试可以瞬间抹平差距。

    在公务员考试中,第一名翻车的情况比比皆是。

    面试当然也是门技术活,很多考生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面试就是靠口才,甚至有的人认为面试还有后门可走。

    很多面试培训班就是打着面试考官亲自培训的噱头,隐晦的暗示你加入这个面试培训班,就等于走到了后门,可以保底上岸。

    甚至每次面试结束后,都会出现谁谁谁走后门考进去的传言。

    事实上,公务员考试是除高考之外最公平公正的考试了。

    汉东省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官,是由各县市的体制内有资质的干部组成了考官库,每次有面试考试的时候,则随机从库中抽选考官。

    作为考官,是不清楚会去哪个市哪个考场,也不清楚一个考场的考官有哪些人。

    考试的前两天,接到通知后上车去往随机分配的某市某考场。

    随机的考官,随机的地点,随机的考场,再加上考试时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大限度的杜绝了作弊可能性。

    更何况,极少数背景深厚到通天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冒风险参加这种考试。

    2004年这个时间,事业编的考试确实还不严格,走后门的考生大有人在,也爆出了不少的舆论事件。

    包括公务员内部的遴选考试,也不是严格,基本上是关系走天下的时代。

    但随着后面时间的推移,事业编考试和公务员遴选也逐步向公务员考试看齐,严格了起来。

    当然,考官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主观判断。

    所以每个考官评分的尺度不同,考官在不同的时间段也可能打出不同的分数。

    比如,在考试一开始,考官很可能会打分更严一些,时间往后推,每个考官的精神状态会有起伏,也是打分的影响因素。

    为了尽可能的减轻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同一个岗位的考生会安排在同一个考场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个考场的考生由笔试第一名的考生抽岗位顺序签,然后同一岗位的考生抽顺序签。

    像钟振飞这种600人的面试,则抽顺序签,然后根据考场打出的平均分数来加减分数。

    所以,面试虽然有运气成分和考官的主观因素,但总的来说,面试同样是实力决定一切。

    要想面试不翻车,就得苦练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