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7章 买东西

    我们家所在的镇叫做南山镇,因为有座南山坐落在咱们镇上,其实就在我家正南面,两公里可以走山脚下。

    集镇距离我家只有三公里的样子,开车,真的是抬腿就到,油门都不敢使劲踩。

    在集市外面就得找地方停车,然后步行进去买东西,要不然车子开进去,没有两三个小时你根本开不出来,人挤人,根本动不了。

    “我去买点菜,你俩去买对联和挂门签字,今年开心,大小门都得买,别买漏了,多买几个福字,到时候好贴,出门见喜买四个,车上的必须买好的,买三副啊!”奶奶交代道。

    “知道了,肯定挑好的买。”我点点头说道。

    奶奶下车之后,拿着一个篮子就消失在人海中,我则是和爷爷一起去买挂门签字和春联。

    南方很多地方都是简单的贴个春联就可以了,甚至很多商品房只贴一个福字,我们老家这边的风俗习惯则是,春联要贴,横批要有,同时门上横梁还要贴挂门签字,一般都是镂空的彩纸,上面印的字,一般都是‘家和万事兴’这些字眼,和剪纸差不多。

    路两边的摊位很多,每个摊位都挤满了人,爷爷随便找了个摊位,在那挑选。

    我则是跑到批发店,买鞭炮。

    “老板,一万响的两挂,五千响的四挂,一百响的六挂。”

    “好嘞,烟花要吗?”

    “烟花给我拿两板大的就行,火纸在搞两捆,票子搞十沓,塑料花要红色的,搞个四束。”

    “好嘞,我算算多少钱哈!”

    老板娘在那一阵算,打的还是老式的算盘,咱也看不懂,但是很先进的样子。

    “一共三百五十八块钱,给三百五吧,再送你一条擦炮,两个火机,行吧?”老板娘笑着说道。

    “行,那有啥不行的。”我笑着付了钱。

    以往家里紧张,哪怕是过年的时候,买的鞭炮都是两三千响的,烟花就更别想了。

    奶奶总是说:听个响就行,糟蹋那钱干什么?

    其实我知道,那是因为穷,如果有钱,她也喜欢一万响的,每当听到别人家延绵不绝的鞭炮声,她都是强忍着眼中的艳羡,后来我们都懂!

    爷爷总是说:聪明的孩子看人家放烟花,傻孩子才自己买烟花放!

    但是,我们总是想当个傻孩子!

    从小到大,说来不怕笑话,我放过最大的烟花是五个响的,三块钱一根,也就那么一根!

    人穷了,两日老祖宗上坟都抠抠搜搜的,那种感觉我一直有,以往去上坟,我们总是简简单单的两沓火纸,然后带点点心,肉,馒头和酒,这次我就专门买了票子,花和鞭炮,既然有钱了,老祖宗也要吃得好一点不是。

    如今赚到一点钱了,也许有点穷人乍富的感触,我总是想把过去的遗憾都弥补起来,然后享受这种莫名的快感。。。。。。

    这也许就是,压制的越狠,反弹的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