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0章 智将,官场里的泥石流

    章邯顶住王翦的压力,并未改变自己的想法,继续道:“兵法有云: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邯愿为智将,食越以充粮草。”

    “你要吃越人?”

    “……”

    “……”

    “……”

    “咳咳,开个玩笑缓和下气氛。”

    黑夫讪笑着退了回去,听他们讨论也是受益匪浅。他虽说参与过伐楚之战,但当时只是小卒而已。这些年来主要还是搞钱,也就闲暇时看看兵书。要让他领兵打仗,那完全是两眼抓瞎。

    驻兵屯田怀柔之策,其实是他提出来的。只是他没想到推行起来,竟然也有这么多阻力。经过王翦这么核算后,他才算明白为何秦始皇要速战速决。

    百越地形复杂,山高水远。就是开凿灵渠,所耗粮草也将是天文数字。以南方四郡全力,竟都无法满足五十万大军所需。王翦其实都往少里算了,实际上只会更多。南征自边郡征调士伍,又需徭役民夫运输粮草,必致田地荒废粮食减产。

    是谓男子不得耕稼树种,妇人不得纺绩织纴。丁壮从军,老弱转饷。居者无食,行者无粮。民苦兵事,则亡逃者必众,随而诛之,不可胜尽,则盗贼必起……

    难怪会有人说穷兵黩武啊!

    王翦重新看向沙盘,淡淡道:“若欲食越,可有粮乎?本侯已说过,纵有万顷良田也远远不够。最后还得靠灵渠运粮,以人力背粮,以牛马驮粮!”

    “邯不以为然。”

    “哦?”

    赵亥正欲起身相劝,却被王翦拦下。望着面前还略显稚嫩的章邯,却是来了兴趣。年纪轻轻却敢反驳他,就冲这份胆识便属不易。

    他自为将起便未尝一败,为秦国军中豪族。作为武成侯,更是无数秦卒的信仰。昔日凡王翦为将,士伍必争相欢庆。因为王翦打仗稳,且待士伍极好。他总能以最小的损伤,去完成作战目标。

    “窃以为,此事还有转机。”章邯指着岭南东部地区,继续道:“越人不足,故田不足。田不足,则粮不足。若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刑徒,迁至越地开垦荒地,或能减轻压力。”

    “此为武平侯之策。”

    “邯不知!”章邯连忙作揖,继续道:“邯以为,可将边郡刑徒罪人悉数迁至越地。如此可充南疆,亦有人耕作得粮。刑徒罪人只需活命,剩下的稻米皆可充作军粮。纵然还不够,也能减缓压力。”

    章邯可不是黑夫,他为南征是做了充足调查的。至于这事,他是真的不知道李信早早便已提出。他只是认为,可以通过此法移民实边以充粮草。

    “若欲速战速决,则必大开杀戒。然越人不尊王道,不服礼化。越人逃入深山林丛,不可得攻。背而去之,则复相群聚;留而守之,历岁经年,则士卒罢倦,食粮乏绝。越出击之,则秦必败。”

    说实在的,秦始皇南征百越还真有几分越战的意思。章邯分析的也没毛病,不是秦国说要速通就能速通的。越人的骨头简直比楚人还硬,依托对地形的熟悉,宁肯逃至丛林与野兽为伍,也不愿归顺秦国。

    越人以宗族为部,对家庭宗族看的很重。当秦国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那必然是会死伤惨重。若是屠睢再脑子发抽,砍了西呕君译吁宋,那就会彻底点燃越人的火焰,到那时便是不死不休。隔三差五打个游击,得手后就闪人跑路,能把秦军给整崩溃。

    章邯提起竹竿落于西瓯,“故邯以为,不战而屈人之兵,能令越人归服。后置郡县,越人也不会抵触。若速战失败,秦军有损事小,有损颜面事大!”

    “善!”

    王翦也没再继续为难。

    他会连续追问,只是想看看章邯对战事的理解。章邯言必兵法,却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且他的想法与李信是不谋而合,若至越地必能为其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