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5、095

    探春又是难堪又是惊愕:“这不可能,我亲耳听老爷吩咐,给你们母子一千两!”

    “一千两?”

    李纨冷笑:“你太看得起我们母子了,我只要求五百两,好歹让我把娘家与兄弟姐妹的人情圆过去,总不能我兄弟给我什么我回什么吧?我的面子不相干,荣府的面子总要维护吧。最后呢,我好话说了一大堆,赵姨娘却说要攒银子娶媳妇,就给我们母子二百两银子去过年,还说什么穷人家二百两银子能吃好几年了。你们把我们母子当成什么?我们是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叫花子么?”

    李纨最后看着贾母粲然一笑:“这事儿都过去两个月了,我说什么啦?”

    说话间,李纨的眼神从众姐妹面上滑过:“大家谁听我说过什么?我什么都没说吧?今日若不是凤丫头话赶话,老太太力逼着,我也不会说。”

    凤姐闻言喉咙有些哽,迎春黛玉几个也是心有戚戚,大家的日子都不顺畅,各有各的糟心事。

    迎春惜春几个碍着探春,也不好说的什么,且这事儿虽是赵姨娘办的,其实根源在贾政身上,是故,迎春惜春几个作为晚辈,真是无话可说,唯有沉默。

    唯有黛玉,她是不怕探春的,再者,她是客人,李纨待她不错,故而,黛玉上前搀扶李纨,不住的安慰她:“嫂子别伤心,有老太太呢。”

    凤姐也道:“大嫂子别灰心,这是小人作祟,老太太必有公论。”

    李纨好歹忍住了眼泪,又回身走到贾母面前深深一福:“回禀老太太,方才孙媳不好意思开口,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了,新春孙媳回娘家,娘家父亲有一句话带给老太太,他说,若是荣国府以妾为妻,叫孙媳带着兰儿回娘家去!”

    李纨说完躬身一礼,捧着脸飞奔而去了。

    探春今日真是面子里子都丢光了。

    她眼泪汪汪看着凤姐:“二嫂子,这话打哪儿说起?什么奴婢婆婆,我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冲着我来了?”

    凤姐叹气道:“三姑娘,我不说你知道不知道,我只说,二太太病了,你看过几回?你姨娘从前是二叔的通房丫头,本来就该伺候太太,她何曾去过太太跟前?”

    凤姐说完再不看探春,而是盯着宝玉:“宝玉,你今年也十岁了,不小了,二太太病了你去看过没有?你从前说怕她凶你,如今她无知无识,你还怕什么,金钏儿找你一回你才去一回,你说太太养儿子做什么呢?二太太当初到处抓钱,还给我,算了,何去何从,你看着办吧。”

    探春这时满眼是泪,扑在贾母膝前哭道:“老太太,我不知道这些,我还小呢,哪里知道这些。”

    凤姐本来已经告辞,她着急回去给贾母熬些汤水补一补,毕竟今日是她挑起的风波。

    但是,她听着探春这话,有些不舒服,回头又道:“三妹妹,这话说不通呢,林妹妹当初只有五岁,姑妈病了,林妹妹可是每日伺候在床前,连闺学也停了,直到姑母病逝,林妹妹自己都瘦脱型了,你今年八岁了还说小,还说不知道?我不识字,我也学过女四书呢,忠孝节义都知道。难道我们贾府的女师傅就是这样尸位素餐么?果真如此,我这就开了她!”

    贾母这时候终于从李纨的话里品出了一分危机,连忙招手:“凤丫头,你回来!”然后对着迎春道:“带你妹妹们去看看二太太,宝玉也去。”

    宝玉难得看到贾母半脸,顿时老实了,看着贾母很是不舍,却乖乖随着迎春去了:“老祖宗别生气,孙儿这就去看太太。”

    贾母疲倦挥挥手:“去吧!”

    等候宝玉去的远了,她才问凤姐:“你二叔的事情真的传出去了?”

    凤姐沉默片刻:“亲戚家里应该都知道了,张家外祖母就问过我,我遮掩过去了。”

    贾母捶腿叹息:“怎会这样呢,你二叔怎么变成这样了?”

    凤姐盯着贾母看了片刻:“二叔大约从前被压服狠了,您是侯府千金,二太太又是豪门世家之女,咱祖上代代功勋,二叔估计觉得有压力吧。二叔虽然住在荣禧堂,却是身无爵位,也不是科举出身,身上无钱,手里无权,堂堂大男子,吃穿用度都靠女人周全,如何能平衡?如今您老了,二太太病了,只剩下一个把他捧上天的赵姨娘,去外面找女人,二叔做不出来,也只有陪着赵姨娘胡闹了,到底是他自己看好的女人。“

    贾母气道:“自己看好,难道我给他娶个奴才秧子做老婆?”

    凤姐道:“既然不能娶,就该打发远些,留在身边大家都膈应,当初您为了三妹妹,保了她,又提拔她做了姨娘,或许她如今以为,您为了三妹妹为了环儿,会再次提拔她吧。”

    贾母顿时恼了:“做她娘的春秋大梦!”

    凤姐劝道:“既然老太太并无此意,那就早做打算吧,免得过些时日,只怕儿子孙子孙女儿都要折在她手里。您也知道,这四九城里的事情,您只要出去打个转了,大家都知道了,王家是因为自家的姑奶奶不争气,不跟二叔计较,若是我三叔歪歪嘴,立刻就有漫天的奏折参奏二叔。可是,王家不计较,保不济别人家不想下蛆,毕竟琏儿如今势头正好,宫里的大姑娘也在关键时刻,就是宝玉,也没有让他喊一个奴婢做娘的道理。”

    贾母神情冷冽:“我知道了,给你三叔带个话,我们跟王家世代交好,我答应的事情绝不会食言。”

    凤姐目的达到,即刻告辞回家,一头就扎进厨房里,一气煨了四只小鸡仔,都是刚打鸣的小鸡公,然后分头送给荣庆堂东院与娘家爹娘与三叔。

    贾母的鸡汤是凤姐专门送去,当时她又是撒娇又是劝说,力逼着贾母喝了大半,又叮嘱鸳鸯,把鸡汤在炉子上隔水温着,夜半时刻,若是贾母心里不顺畅,再给贾母喂一盅,还告诉鸳鸯,不要节省,明天还有新鲜汤水送过来。

    凤姐走后,贾母吩咐鸳鸯把鸡汤拿过来,她细细的品味,品着品着,贾母就落了泪,吩咐鸳鸯道:“好丫头,难为你照顾我,这些鸡汤我吃不下了,赐给你了,你这就吃了吧。”

    鸳鸯为了让贾母高兴,故意喝得十分香甜,一下子被鸡汤的美味惊呆了。

    她看向贾母:“老太太,这汤?”

    贾母眼圈有些红:“你们二爷二奶奶给我寻摸的养生汤,他们是真心想我长命百岁啊,我这老了老了,终于给我送了一对孝顺儿孙,上天待我不薄!”

    鸳鸯顿时哭起来。

    贾母摸摸鸳鸯:“傻丫头,哭什么,难道你愿意我长命百岁么?”

    鸳鸯摇头:“奴婢是心疼老太太,老太太一辈子操碎了心,也没谁真心疼爱老太太,如今终于盼到了,奴婢是高兴!”

    贾母一辈子为二房,如今二房嫡子嫡孙们就是这样报答她!

    贾母眼神凛一凛:“鸳鸯,叫吴登新!”

    这日午餐时分,贾琏正在演武厅里看着贾兰跟贾芸贾菱贾芝几个演练,一时隆儿来了,附耳告诉贾琏一个消息。

    贾琏皱皱眉头:“可知老太太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隆儿道:“大奶奶跟咱们家二奶奶一起去了荣庆堂,二爷吩咐咱们不许监督荣庆堂,咱们的孩子就没跟过去,只是看见后来大奶奶哭着出来了,二奶奶急忙忙回家炖了好些鸡汤,分头送给了东院老爷,荣庆堂老太太,还有王家。”

    贾琏暗笑,这个凤辣子只怕又气了老太太,着急补救呢。

    贾琏又指点孩子们几句,这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