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87、087

    贾琏看破凤姐的行藏,故作不知。却是时不时抢食儿子的吃食。

    凤姐还有什么不明白。

    两夫妻因此心照不宣,凤姐不问,贾琏也不说破,反正肉煮烂了在窝里,有好处大家有份,谁也不亏。

    只是贾琏每每想起凤姐暗搓搓得意的样子,不免暗暗咬牙,心中又恨又爱。

    贾琏决定要给凤姐一个教训,也让她知道贾某人不是好惹的。

    这之后,贾琏常常故意留下些许精力,用于晚间收拾凤姐,好几次把凤姐收拾成一团面团,只剩下哀告求饶的份儿,并保证以后再不会笑话贾琏是‘阮小二’!

    这是后话,言归正传。

    自从贾琏这日到东院一时戏谑,挨了一顿好打,还被他爹贾赦扫地出门,也没机会跟他父亲说清楚府台大人募捐的事情,只得隔日再去一趟,为了安抚他爹,贾琏留下五千银子,希望他爹再凑上五千,在乡老救助募捐会上起个抛砖引玉的带头作用。

    对顺天府,贾赦很有好感,就是出银子有些肉疼,不过看在贾琏拿出五千银子替他做脸,他也不好拒绝,再者,上一次抄家,贾赦可是捞了不少,贾琏也没说什么,这一想,贾赦答应替贾府去出出头。

    为了尊重起见,贾琏也将府台大人募捐的事情跟贾母禀报了。

    不知何故,贾母对这事异常热情。

    贾母的解释是贾府祖籍金陵,这些南来的灾民也算是父老乡亲,她这是为了家乡父老略尽绵力,当即吩咐鸳鸯取了一千银子交给贾琏,让贾琏替她施粥一月。

    贾母这一动作,凤姐也出了五百银子,邢氏在贾母眼神的逼迫下拿出二百银子,还哭丧着脸说她攒了准备过年的。

    贾母直撇嘴,撒谎不打腹稿,以为谁不知道呢,贾赦这回过年得了凤姐孝敬一万银子,分给邢氏一千两呢。

    长辈动起来,姑娘们也有表示,三春以及黛玉宝玉各人出了三十两,正好一百五十两银子,贾母索性替他们凑了五十两,共计二百两银子,也交给贾琏拿去施粥。

    贾琏觉得眼下城外灾民众多,良莠不齐,私人出面只怕不能凑效,还会引起哄抢行为,说不得会伤人。

    且是贾琏今晨轮值,皇帝表扬了贾琏,说他办事效率高,允诺会奖赏贾琏。

    贾琏因此得知六部衙门都在积极支持顺天府救灾,六部这回众志成城,不仅捐赠了一年的俸禄,还派出了官员协助,九门提督也派出一队兵丁去城外帮助维持场面。

    因此,贾琏觉得有官府出面,贾府没必要跟官府争辉,觉得还是把银子交给府衙统一调配为好。遂把各人的姓名誊写一遍,迎春几个不好具名,就写荣府小姐少爷捐赠半年月例。

    然后,贾琏把两千银子一起交给贾赦,让他当日能够风光风光。

    这样他以后出去打茶围、斗蛐蛐,就有自我吹捧的资本。

    贾赦很守信用,三日后,在府衙募捐会场,贾赦第一个响应顺天府的号召,代表贾府捐赠一万二千两银子。

    不仅如此,贾赦还应邀做了即兴演讲:“刚才,有人说,贾赦你个老纨绔,转了性了啊?有了银子不买小老婆了啊?嗨,这个事情,我且要好生说说,我今日捐赠有三个缘故,第一个,这四九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上一次啊,我家琏儿被人诬陷,你们知道后来我们家琏儿如何沉冤得雪?”

    燕候在下面嗤笑:“嗨,那个谁,不想说就下来,卖什么关子啊!”

    贾赦也是一笑:“好,我告诉你们,那是得亏了这顺天府里青天大老爷,那真是明镜高悬,断案如神,一眼就看穿了石家的阴谋诡计,这不,我们琏儿如今调到圣上跟前当差去了,您们说我该不该感谢感谢青天大老爷?“

    谁愿意得罪父母官,下头一起拍手:“说得好,顺天府,青天!”

    贾赦得意一笑:“第二,大家知道,我出身金陵,这些城外的灾民跟我也算是老乡吧,亲不亲故乡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贾赦再混,这点恩情还记得。”

    “第三,我今儿不仅代表荣国府来捐赠,这其中有两千两不是我贾赦拿出来的,是府中女眷捐赠脂粉银子,你们说说,我一个大老爷们,我难道还不如女人嘛!”

    贾赦的演说,得到了顺天府以及六部官员的热情赞扬,贾赦这一回终于赢得了六部文官们些许好感。

    众人都道,这老纨绔虽然不务正业,却是大事不糊涂,良心未泯啦!

    贾赦前半辈子因为打杀奴婢被冠以灭绝人性,这一回稍稍扳回一些形象。

    这以后,再有人提起贾赦他一气打杀十几个奴婢之时,有人也会替他辩白一二句:“谁家长子被害不发疯?没落到你们自己身上罢了!”

    顺天府这一回在六部以及九门提督的配合下,成功募集了救灾银子二十一万余两,还有无数的衣服鞋袜被褥,再有人家根据需要捐赠砖瓦木材,顺天府在九门外倚着城墙搭建了无数简易房舍,总算是保证灾民一日两顿米粥,夜晚能有安身之所。

    据说,除了前期顺天府没有介入之前冻死几人,后来顺天府接手之后,再没出现冻死饿死的情况。

    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次救灾,没有要朝廷一分银子。

    乾元帝很满意。

    这一年除夕,乾元帝写了许多的福字,十余年没得到赐‘福’殊荣的荣国府,终于迎来了乾元帝御笔亲写的福字。

    贾母闻讯,激动得老泪纵横,当晚又给贾代善敬了三杯美酒。

    再有,这一年除夕之日,顺天府衙役满京城赠送大红匾额,所有捐赠人家都有一块,上书《积善人家》。

    别看这块牌匾,有了他,贾琏的铺子可以免税一年咯。

    再有就是顺天府官学名额,荣国府原本有一个名额,贾赦跟贾琏一起捐赠一万七千银子,得了《积善人家》匾额,贾府因此可以增加一个入学名额。

    顺天府官学的学生每月除了吃喝,还有二两银子的笔墨补助费用。富贵人家不在乎银子,可是,府学里有名师指点,府台大人也会亲临赐教。

    你只要入了府学,你就可以在外面号称府台大人的学生。

    这也是一项殊荣!

    贾府里贾环贾兰贾琮没有国子监的名额,就可以去府学,府学的师傅最低也要是举人出生,那可比贾府私塾贾代儒老秀才强多了。

    如今贾府名言正顺就有两个名额,且只要尹峰一日不走,贾府的学子有多少收多少。

    贾琏准备开年之后,就把整个家族的适龄童子召集起来考校一番,凡是荣宁街上的贾府族人,无论亲疏,只要本人聪明,父母没有作奸犯科等劣迹,都可以参家选拔,择优录取十人送进官学培养,作为荣国府第三代储备人才。

    这年除夕,贾府进宫朝贺的人员多了凤姐。

    再有,今年宫中走了一批服役三年的侍卫,又新进了一批侍卫,贾琏贾蓉叔侄们都成了有经验的老前辈。

    贾蓉也得到赏识,春节期间参加宫中轮值,好在他只是乾清宫侍卫,不像贾琏这个贴身侍卫,要亦步亦趋得跟着皇上。

    春节期间,有许多番邦使者来朝,冯紫英的父亲冯唐奉命进城,协助九门拱卫京都,冯紫英也调回皇宫当差。只把贾蓉卫若兰高兴的乐疯了,当然最高兴的是贾琏。

    冯紫英的岁数相对卫若兰柳湘莲来说都大些,人也稳重得多,虽有江湖义气,却相对理性,考虑问题也全面,贾琏更乐意跟冯紫英一起商议事情。

    最最重要,冯紫英在宫中人脉比贾琏多得多。

    如今,贾琏希望能够早些把元春弄出宫,他希望能够从冯紫英这里打探一些可行性的方案。

    贾琏虽然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倘若事不可为,元春不能出宫,贾琏也会坚决抵制她回家探亲,相信只要自己这个荣府当家人不上奏折请求娘娘省亲,皇帝也不会硬性下旨要荣国府修建大观园。

    不过,这只是最坏的打算,最好的结果还是要把元春弄出宫,让她这一世能够嫁人生子,不要像上一辈子那样,害人害己,最终死在宫廷倾轧之中。

    无奈,从三十除夕开始,冯紫英跟着熙郡王一直待在一起,负责皇上的安全保卫工作。

    他们为了保障皇上春节期间各种庆典祭祀顺利进行,绞尽脑汁,设计各种安全保卫措施,忙的不亦乐乎。

    贾琏自己也增加了轮值时间,从之前的两个时辰增加到四个时辰,他必须从寅时开始就贴身护卫乾元帝,直到辰时才能下值,下值之后也不能随便走动,只能在侍卫处修整,随时准备应付临时安全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