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82、082

    潘又安没想到贾琏有这等智慧与魄力。

    说实话,他很怕贾琏贪得无厌,一开始就收不住,这样子很可能最终落得个人才两空。

    潘家祖上之所以不得不卖身避祸,就是财富露白,被人瞧出端倪,他祖父父母被绑架勒索拷打逼问,差点灭门。

    主仆商议已定,潘又安自去准备不提。

    这边贾琏趁着柳湘莲尚在京都修养,与他谈妥了掌管店铺的事宜。

    说实话,琉璃街可不是好混的地界,一个掌柜既要后面有根基撑着,还要本人脑子灵活,有魄力有眼力,否则,一个不好,分分钟叫你血本无归。

    贾琏实在没有时间掌管这些,他也不精通商务。凤姐倒是精通买卖,却是眼下精力不济,贾琏也唯有将生意托付给信任之人一条路。

    府里的奴才不少,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的人也不少,可是没人比得上潘又安的眼力,柳湘莲的魄力。

    且这两人都是聪明透顶之人,等闲不会让人抓住把柄。

    好在贾琏运气好,柳湘莲眼下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觉得京都不错,准备在京都猫一段时间,走走亲,访访友。

    他手里那个镖局他顺手玩儿间就撸顺了,正好有时间替贾琏看看铺子。

    贾琏的开价不低,也让柳湘莲很动心。

    他姑母已经在替他想看媳妇,只是柳湘莲要求很高,每每看过女方就告吹了。他姑母疼他,也不逼迫,怕委屈侄子,只有依他的性子慢慢相看。

    柳湘莲之前一直替生药铺子走货,接受掌柜一职很是顺利,店里伙计甚至没察觉掌柜换人的事情,因为生药铺子开张就有柳湘莲的帮衬,柳湘莲是个爽快人,性子一来就对店铺的事情指手画脚,潘又安很尊重他,是故,柳湘莲在铺子里很有话语权。

    店里伙计也不过在几月不见潘掌柜之后,偶尔想到,潘掌柜怎么好久不来铺子了?

    这是后话,且不说了。

    却说柳湘莲接手顺利,贾琏大喜过望,从此之后,贾琏一心扑在科考上。在宫中除了当差的时辰,大多数侍卫会发觉贾侍卫如今是书不离手。

    贾琏在家的时候偶尔陪伴凤姐,其余时间多数都在温书。虽然他肚子里记忆了许多诗书,信手拈来可用,可是,贾琏想趁着现在有时间,人年轻,把所有的东西都过一遍,熟悉熟悉,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子用起来更顺手。

    贾琏如今有体内元力加持,无论记忆力,还是敏锐力,反应度,都有了质地飞跃。即便马上参家秋闱,贾琏自信可以榜上有名,日日读书不缀,不过是贾琏梳理知识修心养性的过程。

    七月底,贾琏基本把记忆中的诗书重新梳理了一遍,贾琏特特按照记忆把梦坡斋中有关兵法得书籍,都挑拣出来,预备科考完毕细细研读。

    贾琏觉得在文官中慢慢熬资历进阶太过缓慢,他既不想依附文官,也不做纯粹的武官,背皇帝忌惮,被文官排挤,他想走一条文武结合的官路。战时立马扬刀,高歌猛进,战后马放南山,手持象牙芴板,身着紫蟒玉带,立身朝堂。

    八月初一,贾琏下值之后向王子腾书面提出休沐请求,因为他要参加秋闱考举人。

    贾琏预备从初六开始休沐,贾琏上半年还没休沐过,算起来一月一天,他也该有七日朽木时间,初六开始,正好考前准备两天,靠后休整两天,开始三日,七日时间刚刚好。

    参加科举是好事,被王子腾找到张舅舅一通嚷嚷,结果连皇帝老子也知道了,一听贾琏要科举,这是好事儿,大笔一挥,贾琏连请假折子也不用写了,圣上特批贾琏休沐七日。

    皇帝心里高兴,兴致颇高,口谕侍卫处,从今往后,侍卫处额外添加一条规矩,今后凡有侍卫参加科举,一律给予七日休沐时间。

    皇帝以为,朝堂之上多一些这种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才是兴旺之兆,这个必须大力支持!

    八月初八,贾琏再次提起他祖父曾经用过的柳条书箱,张家舅舅赐予的文房四宝,身着紫色澜袍,排着老长的队伍,经过严密的搜查,最终走进了贡院。

    据闻,贡院的考棚就有九百九十九个,跟紫禁城的房间一样多。

    贾琏很快拿到了的自己号房六十六号。贾琏拿着号牌一路数过去,找到了自己的号房,还好,号房一边挨着茅厕,一边挨着一片吗,满满的大水缸,预备走水之用。

    贾琏号牌六十六号,正好挨着这些大水缸,大水缸里种着睡莲养着鱼,八月的天气,热得很,挨着水缸却有阵阵的清香带着凉意飘过。

    贾琏闭目感应,那清香轻轻刷过鼻端,倏然一下沁入心脾,让人心旷神怡,惬意之极。

    一时开考,监考官带领一队全身武装的护卫送上考卷。

    贾琏展开考题,第一天考作诗,诗题《君明臣贤》。

    君明臣贤,重点在君明。

    譬如历史上最有名的君臣李世明与魏征就是君明臣贤。

    这题目明显是要学子们替皇帝歌功颂德。

    这个不难做,抓住君王贤臣的政绩,恭维颂扬。贾琏碍着时辰,等着大多数人交了试卷,他才交了。

    第二天考试做赋,卯正十分,考官带着侍卫挨棚赐饭,早膳已毕,贾琏得到了赋题幅《将相和》。

    这篇赋礼仪更加明确,将相和,国安宁,八方朝。

    贾琏在其间惨参合了自己的思想,文官不贪不吝,武官智勇双全,国难当头赶赴死的思想在其中,然后做成一赋。

    无论诗赋,贾琏都按照张舅舅的吩咐,本着中庸之道,不争头名,不落孙山。

    或许,张舅舅是怕贾琏考不中解元故意安慰,贾琏却对张舅舅所言深以为然,解元会元且不提。

    殿试若中状元,固然荣耀,在官场却会受到排挤,且三鼎甲都是皇上亲简,当殿授官,没有入部跟师学习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的同年师生情谊,大多数发展下来都成了孤臣。

    这对贾琏来说,在人脉上是一大损失,这样对今后的官场生涯会留下很大的缺憾。

    贾琏不想做那撞殿而死的孤臣,他想做的是能臣,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传世能臣,故而,张舅舅不提醒,他也没准备来当这个出头鸟。

    入六部历练,虽然会被那些官油子的陈规陋习消磨掉新人的锐气,可是锐气也有两面性,伤人之时也会伤己,且只有了解官场规则,你才能推陈出新,做起事来游刃有余。

    张舅舅对贾琏有最低要求,他希望贾琏能够在明春进士及第,而非同进士,同进士不如不进士。

    所以,张家舅舅特别提醒贾琏,如果这一科乡试不能跻身前五十,不如再读三年,争取下一科。

    所以,这一回贾琏十分慎重,他在打完腹稿之后,并未着急誊写,而是凝神静气凝听附近考生神经质一般喃喃自语声,这是考生在悄悄诵念自己的文章。

    贾琏如今的耳力,方圆十丈之内,几乎涵盖了大部分考场,他都可以声声入耳。

    足足听了两个时辰,贾琏一边听着以便修改,尽量让自己的文章不雷同词句,让人读起来清新悦目,不会有陈词滥调之嫌。

    夜班,贾琏打坐修炼,吐故纳新,他胸前的挂饰正是一块磨去表皮的灵石,可以给贾琏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新灵气。一夜过去,贾琏觉得自己的听力覆盖又增加些许。

    一个上午,贾琏都在磨砺文章,尽量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午膳过后未时正刻,贾琏开始誊写。秋闱不会限定时间,只要你超过当天子时即可。

    贾琏这一誊写,直到酉时初刻方才完成,这般时候,考场时学子交卷者已经十之八九。

    按照张家舅舅的不抢先不火候,此刻正是时候了,贾琏举手交卷。

    等待监考官收卷糊名入卷匣,贾琏这才走到排雷等候的队伍,等候出闸。

    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等贾琏出了龙门的时候,已经戊时正刻了。外面已经暮色四合,月明星稀。

    一起出龙门的举子大多脚步踉跄,面露倦容。

    贾琏本来神采奕奕,龙腾虎跃也没问题,却是为了不显的各色,贾琏也故意踉跄着步子,加上他三天没剃胡须,看起来跟其他举子并无二样。

    这日正是八月初十。

    贾琏出了龙门就瞧见他奶兄赵良栋与兴儿,这两个没看见贾琏,老远的伸着脖子找他。贾琏把他的柳条箱子高高一举:“在这儿呢!”

    赵良栋与兴儿两个顿时笑裂了嘴巴,呼呼的跑过来,见了贾琏就作揖送恭喜:“恭喜二爷,贺喜二爷。”

    兴儿道:“您老双喜临门了。”

    赵良栋忙着补充:“二奶奶昨夜晚生了双胎,长公子足足四多斤呢,大姑娘弱些,刚好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