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3章 戴面具的男人

    能来读书的都是家里条件还不错的,至少不是差的。

    半年一个孩子二两银子左右的束脩,还得算上笔墨纸砚,能供得起的人家,怎么也得是有点家底的。

    当然也有那一部分家里条件比较差的,那就是家里人口多,全家人干活,供一个人读书。

    但不管大家家里条件如何,只要不是有钱的,吃的都是比较普通。

    学堂内很少有人能每天吃肉。

    就算能每天吃得起肉的,也不见得能吃到这么香的饭菜。

    此刻正是午饭时间,早就带着食盒来的学子,最先开饭。

    但是,这类人都是从早就将吃的放在书箧内,哪怕现在天气还比较热,但也已经中午了,饭菜都凉了,自然也就没那么香了。

    而交了一百文钱的学子,还在排队领取今天的伙食。

    家里有人送餐的,还在学堂门口等着。

    一时间,整个屋子内都是红烧排骨和排骨汤的香气。

    大宝二宝三宝都从饭盒内拿出了小筷子和小勺子,开始吃了起来。

    周围人好奇的看着他们三个,见他们吃的菜,竟然大部分都是肉,顿时满心满眼的都是羡慕。

    而此刻,陆陆续续的有人从外面拿了食盒进来,穿着打扮都算是这里的学子们中比较好的。

    一进来,就闻到了香味。

    其中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疑惑:“诶?我都还没开我的食盒呢,怎么就闻到排骨的味道了?”

    男孩顺着香味看去,便见三个小男孩围坐在一起,吃着午饭。

    他好奇的凑过去一看,震惊的发现,他们吃的红烧排骨,自己吃过。

    他们吃的薯条,自己也吃过。

    包括那肉夹馍,他也吃饱过大的。

    那男孩干脆就在旁边的位置坐下,问:“你们三个吃的也是孙大厨神家的菜吗?”

    一听这话,大宝二宝三宝都抬起头,朝着男孩看去。

    男孩笑着道:“我是丙字班的刘成彦,我看你们饭盒内的菜,和我吃的很像。我娘每天早上都会去买菜,中午热一下给我送来,你们吃的菜也是孙大厨神家的吧?她们店铺刚改名字。”

    大宝坐直身体,道:“是的,这是我们娘做的,我们家的铺子就是叫孙大厨神。”

    男孩一听,顿时有些吃惊,“原来是你们家的铺子,你们娘的手艺可太好了,我和我爹我娘都爱吃,就连我奶都赞不绝口!”

    二宝顿时自豪的挺起小胸膛,“是呀,娘的厨艺特别好,每天给我们做好吃的。”二宝顿时自豪的挺起小胸膛,“是呀,娘的厨艺特别好,每天给我们做好吃的。”

    那男孩的好友见他们聊起来,也都坐在了旁边的桌子上,两桌人开始说起伙食的这个问题,附近的人听见,心里都暗自记下,孙大厨神家的铺子。

    饭菜好香!

    大宝二宝三宝吃的很是满足,二宝因为比较会吃,所以将剩余的汤都给喝了。

    收拾好东西后,三个奶娃娃回去了丁字班。

    因为中午的午休时间比较长,几个孩子年纪也小,所以孙书月往二宝的书包内放了薄被。

    二宝将薄被拿出来摊开放在地上,随后三兄弟便躺下,小睡片刻。

    而此刻,孙书月正忙碌着炒菜。

    后面的屋子放了桌子后,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了。

    孙书月和季大娘负责下厨,季小花负责收钱上菜,还要将客人吃完的饭菜收拾一下擦桌子,四宝就负责将季小花拿来的碗筷都放在洗碗机内,然后操作洗碗机洗碗。

    哪怕是这样,在饭点的时间,还是忙碌的很。

    毕竟炒菜后还得洗锅,锅清洗也是需要时间的。

    孙书月觉得这样不行,必须想想办法。

    过了中午的饭点后,她便借着去后面屋子的时间,进了空间内,开始找起合适的锅和工具来。

    找了许久,她找到了合适的东西。

    那是一个比较深的漏勺,漏勺深十五厘米左右,手柄部分带着钩子,可以直接挂在锅的边缘。

    适合煮面条、馄饨、水饺之类的水煮食品。

    有了这个,就能在一个锅内专门做这些,可以省掉很多时间,就是锅也得换一个。

    现在灶台上的锅也得换个深的。

    孙书月庆幸这里的灶台里用的锅不是镶嵌在里面的,可以直接拿起来替换,且灶台为了方便原本的张老先生的妻子做饭,做的比较矮,加个深点的锅也不至于太高。

    她干脆买了几个深点的锅,一个用来煮面,一个用来煮汤。

    而且这其中竟然还有鸳鸯锅,适合一次煮不同种类的汤。除此之外,孙书月再买了一些小蒸笼。

    珍珠小笼包太费蒸笼了,一笼数量少,顾客想吃小笼包吃饱,基本都得三笼起步。

    除了珍珠小笼包外,孙书月还准备包别的包子,当下便买了大大小小的蒸笼总共一百个。

    反正包好后放在空间内,不会坏。

    下单买完后,孙书月就将东西都拿下去,清洗了下,今天就换上新的工具。下单买完后,孙书月就将东西都拿下去,清洗了下,今天就换上新的工具。

    季大娘好奇的看着孙书月将东西洗了放上,问:“书月,这锅怎么这么深呢?这用来干嘛的?烧开水吗?”

    孙书月将几个勺子放进去,道:“这个以后我们就用来煮面、馄饨、饺子之类的。”

    “娘你看,这些漏勺的手柄上,有个钩子,可以挂在锅的边缘,我们可以在锅内烧水,然后客人要吃什么,就把他们要吃的丢到一个漏勺里,熟了后捞上来。这样可以避免频繁洗锅。”孙书月解释。

    季大娘一听,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啊,那以后煮的东西就都在这煮了。那旁边那个呢?为什么中间还有一块弯曲的板?”

    孙书月解释:“那是鸳鸯锅,两边的东西不会混合在一起,我准备用来煮汤的,可以同时烧两种汤。然后那边的蒸笼,最小的都拿来放珍珠小笼包,稍微大一点我准备用来做蒸饺,还有大个的小笼包,再大的还有别的包子。”

    孙书月计划着,以后餐点要多种多样。

    像是包子之类的,提前包好放在蒸笼上蒸,到时候有人来吃,就直接端上就好。

    “那行,以后我们趁着铺子内没那么忙的时候,就包饺子包子还有馄饨。这两天生意可太好了,每回到了饭点,来吃东西的人可多了,那些老顾客,一天甚至能来吃三顿!”季大娘笑得眼睛都成了月牙。

    虽然每回到了人多的时候都忙手忙脚的,但看着每天进账的银子,谁能不开心呢?

    孙书月想着,等今年入冬后,还有的花银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