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48第48章

    转天下了早朝,宣帝仍旧在文德殿处置公务。无弹窗www/feisuXS/COM前些日子都有凤玄帮着读奏章,猛然少了这么个人,就觉着冷清许多,也嫌费心力,便唤了侍奉茶水的小太监:“去传凤学士来。”

    小太监出门不久就又回来通传:“凤学士今日告了假,倒是淳于大人在外求见,陛下可要召他进来”

    宣帝沉吟一阵,叫他拿了面镜子来,对着颈前反复照了几回,见领子外确实没露出什么,眼底青黑色也不大明显,便丢下镜子吩咐道:“请淳于大人进来。”

    淳于嘉已有数日不曾单独觐见宣帝,如今终于得了机会,那点儿小小的不快也就收敛起来,进了门恭恭敬敬地行礼如仪。宣帝和他不客气惯了,兼着知道他也不是规劝君主的诤臣,随意点了点头叫他起来,吩咐宫人赐座上茶,便一手支颐,靠在桌上和他说话。

    淳于嘉此来是为试探凤玄在宣帝心中的分量,至于他这两天是否承了宠那简直连问都不必问了。但当着这么多太监宫女,他也不能直眉愣眼地质问宣帝,便先扯了些闲事:“这一年因两度改元,赋税减免得不少,西边又正是用银子的时候,嘉是来请教陛下,是否要在南方几个繁华的省份,加收些杂项税务”

    宣帝摇了头,漫不经心地答道:“不是有西戎赔的银子么朕记着国库中还有几百万,过年时俭省一些,朕私库中也可添些,不必夺民之利。待战事平了,再议议西域通商和开海疆之事,朕上上心许久了,只是因为边关不宁,一直做不成此事。”

    淳于嘉连忙赞道:“吾皇如此体恤百姓,真乃天下之福,臣见识庸短,叫陛下见笑了。”

    宣帝倒真笑了一声:“幼道今日分明不是来要银子的,有什么事就说吧,咱们君臣这么多年,何必遮遮掩掩的”

    淳于嘉也就当真不再掩饰,坦坦荡荡地问道:“中书舍人凤玄辞官一事,陛下是如何打算的他也算是臣亲手带出来的,人既聪明,做事也有章法,前些日子又有救驾之功,本来是该升迁的。这猛一要请辞,我这里也不知怎么办是好了。”

    凤玄要辞官他怎么不知道宣帝心中只顾想着此事,一时顾不上答淳于嘉的话。这两天凤玄在延福宫中尽心尽力,也从未提过要离开的话,甚至昨天上朝前还说过要到大正宫中服侍该不会是因为当时没答应凤玄进内宫服侍,令他误会自己要灭口,所以提前请辞

    宣帝心里略有些冤得慌。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凤玄乱想,毕竟得知皇帝这样的,当臣子哪有不惊心的宣帝幽幽叹了一声,支着脑袋深思起来凤玄是要留给孙子的托孤之臣,这就让他回了乡,将来怎么提拔,怎么重用别说他是心虚请辞,就是要丁忧也得看自己能活多久,到了该用的时候就得夺情起复。

    他递折子是他家的事,朕只扣住人不放就是了。宣帝打定主意,懒懒将手伸向淳于嘉:“奏本呢”

    淳于嘉倒让他问怔了,愣了一下才问道:“什么奏本”

    “凤卿既要辞官,自然要有奏折送进来。你今日来与朕提此事,难道不是要代他递上”

    淳于嘉问道:“凤御史代弟请辞的折子已递上几日子,陛下不曾见着今日还是凤御史向我告了假,我才知道他早递了折子,特地来向陛下讨主意的。”

    是凤景递的既不是凤玄怕自己灭口才辞官,那就更不是大事了。宣帝心里一放松,说话时就随意了些:“倒真不曾听凤卿念过,可能因为不涉军务,他也没仔细看吧。”

    淳于嘉脸色微变,连忙低下头掩饰过,试探着问道:“这么说来,这几日凤玄倒是一直替陛下处置公文了”

    宣帝并不掩饰,只说:“这几日朕精神不好,看不得奏章,只好叫凤卿替朕念了。此事幼道不可说出去,不然那些老臣又要有话说了。”

    淳于嘉终于有理由光明正大地发脾气,站起身来犯颜直谏:“莫说凤玄现在只是六品中书舍人,就是三公九卿也没有资格代批奏章,陛下对他实在是太过宠信了此非爱之,实适足以害之。今日嘉若不来,还不知凤玄竟能压下朝臣奏折不报,陛下竟也听之任之”

    宣帝听得头痛,眯起眼睛按着太阳穴道:“朕怎会叫他批奏章只是精力不济,实在看不进东西,才叫他替朕念一念。平日御前议事时,朕也不避他,念念奏折也并不碍什么。”

    现在是念念奏折,以后就要一手遮天了吧淳于嘉生了真怒,转身走到御案前头,拿起一本奏章翻开:“嘉是中书侍郎,如今尚无中书令,省中自然以我为主事之人。凤玄今日告了假,我这个上司也该代他为皇上分忧,念一念这些奏折,陛下不会不许吧”

    宣帝也没精力计较他这些小心思,再加上有人念奏章的确比自己看得省力,便点头默许,斥退了随侍宫人,倚在御椅上闭目听着。淳于嘉找起奏折比凤玄更熟练,先念了几道军中发来的奏折,趁机就从凤玄理出来那摞没用的奏章底下,翻出了凤景那封。

    这道折子可是凤景心血所成,自是写得花团锦簇、辞情并茂,催人泪下之处不让李密的陈情表。淳于嘉读的时候更是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就连他自己都被感动得眼眶发湿,读罢许久不能回神,等着宣帝和他一样被奏章感染,立刻放凤玄回乡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