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皇嫂,你的胸怎么了!

    下午风雪稍霁,王义就给他备下入宫的暖轿。(飞速)

    直到此时宣帝也才终于认清,他当临川王时虽然不繁盛但也精致美好的后院,全没了。就连贴身服侍他的侍女也都个个质量低下,歪瓜裂枣,看着还不如看太监呢。

    就算上天要把阿仁配给他,难道成亲之前不能先来几个温柔解语的侧室通房陪伴他

    伤心一阵,忽然又觉着有些庆幸亏得他重生到了如今这岁数,若再早生几年,岂不是要当更久的和尚

    反正过了今天,他就要在家中韬光养晦地装病,到时候再慢慢打听从前那些侍婢的下落,若是找不到,再纳些新人也是一样的。反正这两年他的举动越荒唐、自污得越狠,二哥才会越放心他,免得再来一次毒杀或是借别的机会直接把他扔到牢里。

    王府离皇宫并不远,只是因为大雪,官道也泥泞坎坷,十分难走,平常不过顿饭工夫的路,这一天竟走了足有一个多时辰才到。到了宫门附近,路上积雪已经人扫过,就好走了许多。再往大内走了一阵,到会通门外,他便下了轿,拢着鹤氅往里走去。

    这一路上当真还遇到了不少熟人。有助他登基的,有后来因罪被杀的,有与他君臣相得直到他重生之前的。都还是年轻时的样子,意气风发,对自己和这个国家的将来一无所知。宣帝端着客套的笑容一一回礼,眼中看到的却是这些人在很久以后的模样。

    真奇怪,为什么一想到那些爱妃时就会想起她们年轻时娇艳的容颜;而看到这些年轻了的大臣们,却透过现状看到了他们衰老后的模样

    宣帝想,这或许是因为朕不是以貌取人之辈,所以觉着他们以后肥胖或老朽的模样,比现在这样年轻朝气的模样更为亲切吧。

    于是他的态度越发和缓,与几位后来于朝堂上颇受他器重的老臣一路攀谈着,慢慢往集英殿走去。半路碰上了朱煊,却只淡淡地和他招呼一声他们俩虽然少年时就交情深厚,但为怕二哥忌惮,成帝一朝,几乎都是暗地往来,直到他二哥暴毙,朱煊拥立他登基为止。

    然而他们后来也没能君臣相得几年,朱煊便踞西北拥兵作乱

    他心中感慨,垂下头暗叹一声,踏着薄雪走进了陈茵列锦的集英殿。殿里宫灯高悬、烛光摇曳,照得筵宴一派温暖明亮,菜肴精致醇美,出入伺候的宫女也都鲜妍亮丽,几乎比得上他上辈子时后宫的水准。

    宣帝一面不由自主地欣赏起堂前的舞蹈,一面感叹二哥成帝的骄奢yín逸。父皇刚去世不久,他就不顾众臣谏言,办这样的宴会,这是给天下臣民做了什么榜样怨不得才做了两年皇帝便暴毙了

    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平定四方、功勋闻于四海,但在享乐方面却是远远不如二哥。成帝光是修宫苑、纳美人、豢养珍兽,一年就能花出几百万两白银。等到他继位时,国库几乎都被搬空了,他只得打开内库,把私财都拿去扩充军备,修筑城防。

    刚登基那几年,他忍痛裁减了一半宫女,也没敢纳几个妃子,至于皇后和后妃更是节衣缩食,连首饰都没敢多添。

    怀着深厚的怨念和仇视,宣帝狠狠地瞪着堂前穿着轻容纱衣、头上插满金饰的舞姬,将那娇媚的容貌和纤巧的身段一一刻入眼中,然后略带优越感地想到:不及朕的绿翘多矣。

    成帝起身祝酒,众人便也都跟着起身,称颂皇帝的功绩,并举杯上寿。三杯酒过后,成帝的目光忽然落到了宣帝席间,含笑问道:“七弟今日怎地面色不大好看可是外间风雪太大,受了寒气”

    宣帝连忙起身答道:“多谢陛下关心,臣无恙。”

    成帝笑道:“自家兄弟,何必这样拘礼。李贵,将临川王的桌案挪到朕身边来,朕好与皇弟亲近说话。”

    宣弟连忙谢恩,看着下人挪动桌案,心里却惊疑不定不对啊,上回成帝可没给他挪过桌子,他是一直坐在众臣之间,与众人一道饮酒的。下毒也是正宴之后,留他在偏殿又单独对酌一回,那时才在酒里下了药

    这回把桌案给他挪了,该不会是把下毒之事提到前头了反正上回那毒发作了也不会立刻要人命,可能皇兄是想等他发作,便叫人把他挪入偏殿,活活熬死

    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万一皇兄提前下药,那他还能碰到那个温柔楚楚又深明大义的小皇嫂么

    待他桌案到了成帝身边,就有太监拿了新壶来替他斟酒。宣帝装作贪看歌舞,只偶尔挟一箸菜,酒却是略沾沾唇便放下,并不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