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3回马枪

    大军开拔后,约有六七日工夫便到了怀庆。无弹窗WWW彼时元宵之夜已过,宣帝日思夜盼,便是得到成帝的死讯。

    他也知道元夜的消息,便是极快也要到正月十七才能传到这边,加上大军日夜前行,走得越远,那消息就传得越慢。然而就在怀庆驿下榻之时,他终于等到了临川王府来传信之人。

    其人并非普通下人,而是他的仪卫司正傅湘。宣帝激动得全身血液都涌上了头,面上还要维持喜怒不形于色的威仪,憋得耳根都通红了,终于还是守住矜持,稳稳当当地把人带入房中,私下问他京中情形如何。

    傅湘进门便将一封信递给他,压低声音奏报:“王爷,皇上于元宵观灯之际在城门遇刺受伤,降旨要王爷入宫侍疾长使自内廷得了确实消息,说是皇上只受了些轻伤。这些日子皇上罢了朝会、装作重伤留在后宫,怕是只为诓骗王爷回京,望王爷早做打算。”

    果然不成。

    宣帝心头热血一点点冷了下来,于寒冰般的冷静之中却又升起一个更疯狂的主意。他展开信看罢,放在烛火上烧成飞灰,便叫傅湘留在房中休息,自己推门去见朱煊。

    房门才推开,朱煊的身影便自月光中映了出来,面色宁定,向着他微微一笑:“此处守卫都是我心腹之人,不必担心泄密,临川不请我进去吗”

    宣帝便把傅湘放了出去,将朱煊迎入内间,自己也不坐下,只按着桌子,举目望向朱煊:“阿煊,借我三千精兵。”

    那神仙既能让他重活一世,必然也会保佑他平安活下去,接着当这个皇帝。朱煊的手下不管用,那他就亲自去杀成帝上辈子他连西戎百越都亲征过,御林军几乎只是权贵子弟镀金之所,却有谁有本事拦得下他

    他目中杀意凛然,指尖在桌面轻点:“成帝诈作重伤,要宣我回去侍哼,什么侍疾,怕是侍寝才是真的。他能装作重伤,我便要他假伤变作真伤,待我回京之后便伤重不治”

    朱煊拢住他的手指,微微皱眉:“你从小长在宫里,哪里知兵。我手下的将士都是边关杀出来的,你未必能如臂使指,若出了意外,反倒不美”

    这一席话倒是点醒了宣帝。

    他已不是前世率兵征伐的皇帝,而是个一直韬光养晦,从未接触过兵将的王爷。眼下明帝驾崩不过半年,成帝地位正稳固,朱煊手下兵士又未必服膺他这个临川王,便要拉着人家造反,旁人又怎肯和他一条心

    宣帝低叹一声,抬起眼望着朱煊:“阿煊怎样打算”

    朱煊只觉着满室烛光尽都落在了宣帝眼中,那略带恳求意味的声音更叫人听着不知心里多么熨贴,手握得更紧了几分,胸有成竹地应道:“若由我亲自带兵回去,只消一千人,便能做成此事。”

    宣帝心中翻腾不已,说不出是感动还是什么,却不敢直接答应,而是反问一句:“宣府之事又如何”

    朱煊不假思索地答道:“宣府之败只在仓促未及应战,但有粮草军士抵上便够了,也不必要我亲自驰援。殷正守边数年,对西戎了若指掌,便是他不行了,还有他老师杨清在。我令徐文昭带兵先去,待了了京中之事再折回来追他们便是。”

    宣帝也知道殷正和杨清的名字,这两人后来随着朱煊谋反,着实给他添了不少麻烦。因此他心中的宣府守将还是后来自己提拔的李氏父子,下意识就没想过这两人的事。如今叫朱煊一提才想到,现今的大夏于兵员将领上,倒比他那时更强盛些。

    若朱煊不反,有这许多名将,这一世他定能造就比上辈子更强的盛世。只要能安抚得住朱煊,无论官爵荣禄他都不会吝惜。哪怕是这一身

    宣帝闭上了眼,深深吸了口气,对着朱煊感激地一笑,躬身拜了一拜:“此事便托赖阿煊了。”

    朱煊连忙把臂扶起他,宣帝也不辞让,直接坐到案旁,从他案上抽了一张白纸,随手画了起来:“成帝如今既对外宣称受伤,应当就在福宁宫中休息。但也有可能待我入宫后,便召我至景福殿景福殿距后苑只有一墙之隔,你们自拱宸门入宫后,便自后苑潜入内宫”

    朱煊一面听他解说,一面用朱笔点出路线,两下印证,定下了造反的路线。

    到得天色将明时,两下计议已定,朱煊便将记室参军徐文昭与长使朱誉叫来,吩咐他们领兵北上,自提了亲兵,换上平民服色,直接向京中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