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41章 二百文

    大妮看着她拎着菜篮子麻利的往包子店去了。

    包子店那边早就习惯了她了,一来就直接把剩下的韭菜给买了。还塞了两个包子给她。

    老奶奶这才乐呵呵的拎着篮子出城家去。

    她要给衙役二文进城门的钱,衙役却没收,说她又没进车马,要不了这钱。

    大妮与小妮,还有王安平便频频的回首看。

    王安平:“看她的年纪,比娘还大哩。却利落的很,又勤快。我娘到底是早些年累的狠了,显老。体力还赶不上这位老人家。”说着有点伤感。

    正收摊,一个衙役来了,笑:“那老奶奶的菜,可以放心收,她进城卖菜,也十来年了,家就住在城外不到一里的村头那里。老奶奶的菜好,人也好,菜价从不卖贵,这些年,这城门附近的人都知她。你们新来摆摊,还不知哩。”

    “原来是这样,”王安平:“这么大年纪,怎么还要卖菜?!”

    “说来造孽,失独老人,”衙役摇了摇头,:“她老伴原先是船夫渔民,撑杆渡人为生的,一家子有两个儿子,只是后来出了意外,两儿子都没了,只剩下她与她老伴。她家老头年纪也大了,撑不动船载人,也打不动渔了,现在就靠卖菜卖柴为生。她老伴偶尔也会挑柴来卖,若是你家要的,可以收,柴虽不是大柴,但不贵。都是乡里乡亲的,又是贫苦人家,能照应一些就照应一些吧……她家在衙门里是有号的。”

    王安平怔怔的点了点头,:“好可怜呐。”

    这个时代失独老人,能不可怜吗,只怕是以后死了,都没人祭扫,只有靠村里丧葬了事了。

    “可不是嘛……”衙役说了几句,便谢了他们的锅贴,说很好吃,只以后莫要送了,怪费本的,以后他们想吃,会来买。

    王安平忙客气的应了,衙役这才回城门那里去守门。

    大妮与小妮听的有点怔怔的,小妮:“可怜人还有更可怜的人。姑奶奶也可怜。”

    “有表叔在呢,姑奶奶哪里可怜?!”大妮笑,“表叔肯定会孝敬姑奶奶的。再说了,还有爹。爹对姑奶奶与亲儿子对娘有啥区别?!”

    小妮想一想也是,这才又高兴起来。

    三人高兴的把摊位收了推回家,哪怕是一脸的油烟也挡不住明媚高兴的眼睛和脸色。

    年轻人就是气盛,几乎是飞回家,小妮大喊:“姑奶奶,我们锅贴卖光了!”

    “挣钱了,姑奶奶,我们挣钱了……”小妮兴奋的要命,一气狂奔进院子门,像匹脱缰的野马。

    张融融乐的不行,小妮虽有些别扭,也是因为总是在家里的缘故,一放出去这就开朗多了,可见,人要多出家门,不管是男是女,都该出家门,见识见识,如今安平和小妮不都开朗多了?!

    小妮一进来就抱住了她的胳膊,歪缠:“姑奶奶,我们真的挣钱了,三大锅,不一会子就卖完了!”

    而这个时辰,左邻右舍的也只是冒炊烟吃早饭的时候呢。还早着。

    王安平和大妮将板车放好,东西收拾出来,准备清洗,这才笑:“姑奶奶,三锅子倒是好卖,不一会就卖光了。”

    “去算一算进帐,再算一算一锅的净得利。”张融融笑:“这样才算合格。若是对进出帐连个数都没有,问挣多少钱,支出多少钱,一问三不知,才是傻气。”

    小妮脸微红,抱着钱匣子去数,:“二百零六文钱。姑奶奶。一共是二百零六文钱!”

    一锅有一百三十多个左右,一共三锅,肉馅的占三分之一,菜馅的占二分之二。算一算,确实是有二百文左右。

    这个数字,确实不赖。

    大妮:“除去材料,油,柴,人工费用的话,净得利,也只在八十文左右。毕竟肉价贵。”

    “八十文也不赖了呀。”小妮笑:“现在在外面做瓦泥工的一天才不到三十文钱。八十文是真不赖了。”

    “可不能这般的算,你可想想咱们搭进去多少人?姑奶奶都帮着包锅贴的。”大妮。

    这倒也是,小妮想了想,:“不过这个胜在不愁卖。”

    “能不愁卖就算是打开销路了。从明天起,只要天气好,一天就出五锅。”张融融:“五锅刚刚好,也别贪多。贪多了卖不掉。又不好吃,越多越出错。再者包的太多了,人也累,为了钱,累的半死不活可得不偿失了。况且,还要给城里其它早餐辅子一点活路啊……”

    三人就挺高兴,拼命的点头。

    “姑奶奶,就两锅肉馅,三锅菜馅吧。”大妮。

    见张融融点头,又将韭菜拿给张融融看,说了说那老奶奶的事,一阵唏嘘。

    “天底下贫苦人多。努力的人也很多!”张融融:“这么大年纪了,遇到这样的事还用心生活呢,咱们再苦,有什么理由不用心的活着?!”

    大妮心胸一下子就开阔了,郑重的应了一声。她的这点事,跟姑奶奶和那个老奶奶相比,真的算不了什么,若是总郁结于心,她还活个什么劲头?!

    以后她啥也不想了,只用心的生活,其它的,交给姑奶奶和爹作主吧。很多的事,强求不得。若是,她真个的与大牛没有缘份,她还能去死不成?!

    啥都别想,忙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