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章 斗诗会上名初显

    董衍寻了个相对清净的角落,坐了下来,小六子站在他的身后。大堂中央有几个老者,时不时的相互交换着纸张,或点头微笑摸胡须,或摇头叹息。董衍觉得那些人,应该是这榕城有名的先生之类的人物吧。

    坐在中央的老者,看了看在坐的学子,笑着道:“我等适才看了各位的诗作。有的确实文采斐然,有的就差强人意了些。下面就开始咱们的斗诗会吧”。

    原来刚刚只是斗诗前的热身。董衍竖着耳朵听周围人的议论声。

    “听说这次的头名是慕老先生的山水画”。

    “真的啊!可是这里这么多有才华的人,小弟是不敢想了,李兄可以拼上一拼”。

    董衍听到了自己想听的,确定胜出的奖励正是慕老画作。他决定参与一下,得了画作,以后好送给他的殿下。

    “这次的就以这‘中秋’为题吧,一柱香的时间。”老者宣布了题目,台下的人都开始议论了起来。

    议论声渐消,众人都提笔写了起来。董衍也提笔,写下了自己的诗作。

    时间到了后,众人将自己的诗作交了上去。几位老者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筛选。

    左边的老者拿起一张诗作,给大家看。

    “星辰暂避隐凡幽,霜露冷凝已知秋。

    能变世间纷彩色,月亦明时人亦忧”

    右边的老者也给众人读了一首:

    “京外清月半凉秋,影斜花落随江流。

    终是新秋团圆夜,依窗愁绪何时休”。

    最后是中间的老者,也挑出了他认为最好的诗作:

    “垂边战鼓潇瑟起,孤雁独悲一声秋。

    白露凉夜夏移始,故乡月明念亲忧。

    兄弟离家皆分散,生死勿问期未留。

    万般家书终不达,共赏圆月引思休。”

    三位老者分别选出来自己拿的的最好的一首,又对这三首进行了品评,最后将魁首定了下来。

    “我等三人已经选定了今日魁首,其他两首虽然意境很不错,立意终究是窄了些。都是写自身的忧愁烦思的。最后这首诗,能想到边疆将士们的思乡情,很不错,是位忧国忧民的学子。”,老者说完向四周看了看,显然是找寻写诗之人。

    董衍起身行礼道:“多谢老先生夸奖,学生愧不敢当”!说完抬起头来,目光不闪不避。看向前方。

    在场众人被董衍的好相貌惊了一下。老者也是一愣,没想到写诗之人如此年少!

    “你已有秀才功名?也是来参加此次秋闱的”?

    “学生董衍是元和八年的秀才”。董衍自报家门,态度恭敬、不卑不亢。

    “哦?那可真是年少有为了,董衍?董衍”,老者反复念着董衍的名字,觉得有些熟悉。

    旁边的老者提醒道:“应是桐县案首,此子十岁第一次参加科考,便中了童生,三年后又得中案首,中了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