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八章 到底哪儿错了?

    刘氏擦了擦自己脸上残存的些许湿润,有些阴阳怪气地说:

    “那谁知道呢。咱们寻常人都知道这些道理,唯独王姑娘不拘一格,信心满满地认为殿下一定会喜欢她的答案。

    而且奇了怪了,殿下当真就唯独多看了她两眼,咱们是一句话都没问呢。”

    王氏抿着唇笑的甜甜的,有些意味深长,说:

    “几位都别多想了,殿下只是问了我话,又没说喜欢,说不定她就是喜欢萧姑娘的‘谏’字呢,只是没说出来罢了。”

    崔氏和卢氏对视了一眼,卢氏笑着说道:

    “若是王妹妹中了,以后可要多想着我们一些,多多来往才是,我们可都指望着你呢。”

    王氏听闻笑地越发的甜了,说:

    “姐姐们可真会说笑,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不要乱说。”

    ……

    ……

    八月,北方天气渐冷,陛下东征高句丽连下十座城池,但是与他自己设定的目标,让高句丽彻底称臣服输,相差甚远。

    天冷上冻的时候,对唐军攻城尤其的不利,只能遗憾回旋。

    路上,伴驾的徐惠写了一篇上疏谏言,皇帝很欣赏,附着于传回长安给太子的书信中,让其代为转交韦贵妃,与后宫内传颂表彰,然后放置在前朝那些大臣们的奏章上疏中,一并留存。

    当时太子李善看了两眼,便伸手将那上疏递给了武柔,让她给韦贵妃送去,并说明陛下的旨意。

    武柔拿在手里,看着上面娟秀美丽的字迹,不由地念出来了几句:

    “……东戍辽海,西讨昆丘,士马罢耗,漕饷漂没。捐有尽之农,趋无穷之壑;图未获之众,丧已成之军。故地广者,非常安之术也;人劳者,为易乱之符也。”

    她年少时的声音本就如黄鹂一般,现在年岁长了,多了几丝成熟温隽,但是念起句子来,依旧很悦耳。

    李善不由地看了她一眼,又很快移开了目光,专心于眼前的奏章。

    当然,跟徐惠徐充容这满腹的才华,写出的这锦绣文章也脱不开关系。

    可是武柔念完了之后,她疑惑地皱了皱眉,说:

    “充容娘娘这文章写得真好啊,可是……太子,陛下才刚回还,他自己也说,这仗打的不痛快,颇为失望。他就不怕天下子民也这么想么?为何还要在这个时候,大肆宣扬徐充容的文章,这不是在鼓励别人骂他劳民伤财么?”

    李善听闻,眸光闪了一瞬,没有看她,而是说道:

    “父皇便是这样的人,他若是做错了事情,是不怕承认的。”

    武柔更是难以理解了,当初他们父子讨论到底该不该讨伐高句丽的时候,她可是在一旁听了全程。

    当时他们父子两个,都觉得讨伐高句丽是对的。

    于是她睁大了眼睛,夸张地问道:

    “陛下如今觉得,自己打高句丽,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