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49章 拯救仙草绛珠149

    名利场上的事,无论多么腌臜不堪,都会被掩盖在光鲜的表皮之下。

    贾瑚混迹名利场,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当林如海说到程会长等部分重犯因为拒捕被当场格杀时,贾瑚一点都不意外。

    盐商犯上作乱这么大的事,肯定是要上报中央,而贾瑚作为从京城来的代表,自然要等待皇帝的最新指令,于是归期再次被推迟。

    随后,扬州的官员们也让贾瑚见识到了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

    抓捕、审讯、录供、量刑定罪、抄家封产一条龙服务,不仅加班加点毫无怨言,过程也是十分丝滑,没有哪个衙门敢卡一丁点。

    就是一有新证据出现,大狱里就有犯人自杀,这一点显得有点瑕疵。

    搞得贾瑚不得不出面提醒,别真给全弄死了,总得留几个押回京城让皇上发挥一下。

    忠勇侯这醍醐灌顶的发言得到了扬州政界的一致好评,当晚便收获了不少“土特产”。

    加上抄家时分得的那份,可谓是一波肥,轻轻松松盖个大观园。

    只是这银子太烫手,又有林如海在一旁盯着,贾瑚只能义正词严的表示与罪恶不共戴天,转头含泪给景德帝写奏折如实禀报。

    痛,真的太痛了!

    辣么多银子,还没捂热就木有啦!

    林如海这个损色,再也不想跟他一起玩了!

    痛失爱银,让贾瑚实在开心不起来,又无法言明,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独自抑郁。

    如此行为,倒让林如海更加满意了。

    伯珣可真是个好孩子啊!

    既不愿直言拒绝影响稳定大局,又不愿被官场陋习腐蚀,竟然用起了闭门不出这种避嫌的法子,可真是难为他了!

    不仅林如海这么想,就连扬州诸多官员也对贾瑚多有感激。

    瞧瞧!

    忠勇侯不仅平易近人,还不贪心,甚至为了不耽误俺们洗脱自身,特意选择闭门不出这种法子,多有眼色啊!

    难怪皇上喜欢,这搁谁谁也喜欢呀!

    林黛玉并不知道她爹林如海和扬州官员怎么想的,她只是单纯的想看见贾瑚。

    见贾瑚闭门不出,她便主动前去相见,每每谈及盐商和扬州,贾瑚总是长吁短叹,有时甚至泛起泪光。

    林黛玉知道,那是表哥在忧国忧民忧君。

    为何他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他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他热爱这片土地,也热爱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他忠于君上,他心怀社稷,他为盐商的贪婪而愤怒,他为官场的妥协而无奈。

    他这样骄傲的一个人,却为了爹爹处处委曲求全。

    他不说,但她都知道。

    为了宽慰贾瑚,林黛玉来的更频繁了。

    她来的越是勤快,贾瑚见到她的次数就越多,想起林如海的次数也就越多,心痛的次数也就越多。

    痛着痛着,也就痛习惯了。

    痛习惯了,也就感受不到痛了。

    于是,贾瑚又恢复了往日“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的淡然,踏出房门开始感受生活的美好。

    这一举动,不仅让林黛玉倍儿有成就感,更是引得林如海和扬州的官员们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