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章 粮食,国之根基

    当皇帝看到花园变成果园,而且这些水果却是颗粒饱满,隐隐有微弱的灵气环绕。

    长孙玉娇惊奇的问:“李金觉,你是怎么做到的?”

    “启禀长孙将军,微臣就是闲着无聊,见这里荒着,就种了些水果,想来平时皇上和长孙将军来时可尝尝。”

    皇帝明显不满意这个答案,追问:“本皇要知道你是怎么种出含有灵气的水果?”

    李金觉毫不犹豫的回答:“此地是皇上居住的乾元宫,微臣猜想是聚灵大阵的原因。”

    长孙玉娇点头道:“确实听说一些大宗门会在药园摆下聚灵阵,李金觉估计是歪打正着种出了这等灵果。”

    皇帝微笑点头,眼角的余光看到一小块稻花。

    定睛一看,突然露出惊喜表情,快步走到那片水稻前,手捧起一株稻米,看到如此饱满的稻米,而且一串数量之多,简直匪夷所思。

    皇帝激动的问:“这也是你种的?”

    “是的,此物名为杂交水稻,产量极高,微臣也是看了一些农业上的书,就试了下,兴许哪一天皇上需要,可全国推行,这样就能解决粮食问题。”李金觉毕恭毕敬的表情,看着就像是无心之失。

    皇帝突然哈哈大笑,重重的拍下李金觉肩膀说道:“李金觉,你立下大功了。”

    长孙玉娇也露出笑容道:“恭喜皇上,困扰您大半月的难题迎刃而解,大唐百姓有救了。”

    皇帝点头立即说:“来人,立即传太宰来此。”

    一名太监应声后,跑着离开。

    “李金觉,等会将这杂交水稻的培育之法告诉太宰,实行全国推行。这件事办成后,本皇定当给你重赏。”

    “谢皇上,能为皇上分忧是微臣的荣幸。”李金觉暗喜,倒不是为赏赐,而是得到皇帝重视,那自己的安全系数自然也随之提升。

    农业是一国的根本,自己这大师级农民知识要好好用用。

    皇帝大喜,看到几种连他都没见过的水果,让李金觉摘了尝尝。

    在大厅内,李金觉切开哈密瓜和西瓜,两人这一吃就爱上了这种水果,硬是吃了半只,剩下的赏给身边的公公。

    和李金觉见面次数最多的柳公公,在吃了一片西瓜后,赞不绝口,加上解决粮食问题,他更是马屁不断,说着皇上洪福齐天,自有李侍读这等大才跟随身边。

    满足口腹后,太宰急匆匆的进来,行礼后,皇帝说:“爱卿,看看此物如何?”

    柳公公捧着一束稻米递给太宰。

    作为全国农业的最高官员,对稻米太熟悉了,捧在手上,就知道是刚割下来的,那重量和米粒饱满度,让他震惊。

    立马明白皇帝意思,激动的连忙说:“皇上,这等稻米可解此次饥荒,只是不知培育周期是多久,如果时间太长,恐怕还要先解决近期粮食问题。”

    皇帝看向李金觉问:“你搬来玉湘阁应该刚满一月,此物周期不会超过一月可否?”

    李金觉鞠躬道:“在灵气充足的环境,一月便可成熟,不受季节限制,如是仙家宗门,有灵田,四季如春,恐怕一年收成十次都不难。

    至于其他粮田,最多一季便可成熟,一年可种三季,而且产量是现今稻米的十倍有余,对环境适应性强,农民便于种植。

    臣估算,只需一年,便可让全国人不挨饿。”

    太宰听到都吃惊的瞪大眼睛,他相信没人敢在皇帝面前吹牛,谁敢为一时口快,换来欺君之罪。

    皇帝听了也是暗喜,粮食对国家来说那就是根基,老百姓吃饱肚子,皇帝的位置自然也稳。

    这对刚登基不久的皇帝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他表面不动声色道:“爱卿现在便可实施,这件事你可跟李侍读多加研究。”

    “是。”李金觉和太宰同时行礼。

    皇帝接着说:“爱卿尝尝李侍读闲暇时种的水果。”

    柳公公捧着一片哈密瓜给太宰。

    他在吃了一口后,再次惊讶道:“竟然含有灵气!这等水果口感香甜,百姓种植定当大卖,百姓收入充盈,国库自然也就充盈。”

    皇帝点头微笑:“太宰在农业上可要多向李侍读请教,农业是我国根基,这些推行,可壮大国之根本。”

    “是,微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所望。”太宰再次行礼,看李金觉的目光变的有些不一样。

    作为皇帝从小一起长大的侍读,现在住在皇帝旁边,这份恩宠已经表露无疑,再加上才能,等新帝站稳脚跟,又是一个重臣,甚至未来会取代自己的位置。

    皇帝起身道:“好了,本皇回去了,给太宰每种水果带一份回去,给同僚都尝尝,以后本皇要我大唐之内,处处能有这种水果,天下百姓都可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