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25章 拍照片

    两个孩子兴许是知道爹娘要带他们出去玩,也不睡觉了,小眼睛四处瞧,手也跟着挥舞。

    今天温暖怀里抱着的是成成,杨睿抱的是甜甜。

    温暖:“你看这俩孩子,多高兴,还没走到地儿呢,就兴奋起来了!瞧这小胳膊,多有力气!”

    杨睿也是时刻关注着媳妇儿孩子:“是,这小孩都是有灵性的,知道爹娘带他们去玩儿!”

    “是啊!等咱拍照片的时候多给俩孩子拍点!就当百天照了!”温暖道。

    就这样,夫妻两个说着话就到了公社的照相馆。

    公社的这个照相馆叫白水照相馆,跟白水公社一样的名字。

    就是规模比较小,不但店面小,人员也少。只有一个四十来岁的照相师傅和一个小青年助手。

    当然,客流量也小,这时候的人饭都吃不饱呢,大多都是为了填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而奔波,哪有那闲情逸致来拍照片?

    顶多就是结婚,或者必须要填档案的时候,才会来照相馆拍照。

    也就是照相馆是国营的,也不会太在意盈亏,所以也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杨睿和温暖带着孩子来的时候,照相馆根本就没有客人。

    他们一来,照相师傅就看见了,见进来的这家人,收拾的干净整洁,夫妻俩男的长的俊,女的俏;两个怀里抱着的孩子也是大眼睛咕噜噜的转,白嫩又可爱。

    凭借着两人的经验,就知道这是真来拍照的,而不是来问问或者是看看情况的。直接就是照相师傅加助手两人服务了。

    照相师傅先说了一句“为人民服务”之后才道:“两位同志,带着孩子来拍照?”

    杨睿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位师傅,我们想拍点照片!”

    是的,在对话前,双方都会说一句这样的话语。

    这些话语,杨睿也学会了很多。

    杨家屯上工集合的时候,杨父会带着社员们背诵或者是朗读。

    不仅如此,大街小巷,里里外外,男女老少,都在背诵和传颂。

    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巷弄堂,哪怕是在乡村的墙上,也是随处可见标语,海报和壁画。

    照相师傅问:“两位同志想咋拍?不是我老张跟你们吹,我可是有二十年的照相功底,保准给你们一家子拍的好看!”

    温暖道:“师傅,我们想拍一张全家福!然后再给我们两口子单独拍一张,俩孩子在一起的一张,再单独给他俩一人拍一张。”

    照相师傅一听,这是个大活儿啊,又细细的问了照片的尺寸,才开始拍照。

    全家福好拍,温暖和杨睿一人抱着一个,坐在椅子上,把两个娃反过来抱,面向镜头。

    照相师傅那边咔嚓一声,就拍好了。

    接着是温暖和杨睿两人的夫妻照,把甜甜和成成放到了旁边的长条椅子上,由照相馆的助手照看了一分钟。

    就成功的拍出了一张夫妻俩坐在一起,双手交叠的照片。

    最难的还是两个孩子拍照,毕竟大人不出镜的话,很难固定住两个孩子,甜甜和成成可能会歪头,不看镜头。

    到最后,还是杨睿站在照像师傅旁边,做出做出各种声音和动作,吸引两个孩子的注意力。

    才算拍照完成。

    到最后付钱的时候,就连温暖都有点心疼,总共花了二十一块钱。

    最贵的还是那张全家福,这张最大,是一张六寸的照片,可以挂墙上的那种,这一张照片下来,那就是12块钱。

    另外几张小的夫妻照,姐弟照,百天单人照,就没有那么贵了。

    当然,对比现在的物价来说,那还是贵的!

    不过,杨睿和温暖都觉得很值。

    钱没了可以再挣,但这份回忆真的是很宝贵。

    毕竟孩子一天天长大,时光也是一去不复返的。

    再说了,他们这个小家的存款,也一直在增加。

    这些钱不能算是九牛一毛吧,但是对于他们家来说,也绝对不会伤筋动骨。

    拍完照片,付完钱,跟照相的师傅约定好了十天以后再来拿。

    一家人就出了照相馆,温暖:“咱们去我们供销社的托儿所看看去吧?看看两个孩子能不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