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3章 张辽归心

    “老头真狠!”

    卫宁找了个木棍剔着牙,心里一阵肉疼。

    安邑城明月楼,一顿饭干了他五千多钱。

    王邑说的是给卫宁践行,最后掏钱却是卫宁自己。

    所以,领导吃饭,员工花钱,这陋习自古有之。

    “文远,这一顿吃得怎么样?”

    卫宁瞅了一眼吃得肚滚溜圆的张辽问道。

    这家伙刚才就像饿死鬼投胎,那吃相臊得卫宁直捂脸。

    卫宁不解,这家伙之前好歹也是个亭长,祖上还是名人,怎么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张辽竖起大拇指,赞道:“饭菜味道不错,不愧是安邑城第一楼!”

    “文远,你之前没来过明月楼。”

    卫宁一脸疑惑。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虽然张辽不是太守府的门房,但好歹也是警卫头头,怎么也能捞点油水吧!

    “唉!”

    张辽脸一垮,摇摇头,一脸的苦涩。

    原来,汉灵帝刘宏开始卖官鬻爵后,上行下效,想要当官无论大小,无论有没有能力,都得掏钱,而且还是明码标价。

    其中最轰动的就是,曹操老爹大司农曹嵩,花了一亿钱的天文数字,在西园买了太尉,直接位列三公。

    张辽家道中落,为了当亭长,还借了十万钱。

    别说明月楼,他连路边小摊都快吃不起了。

    钱是英雄胆,银是男儿腰,这句话即使在卫宁那个时代都不过时。

    “文远,你的债我帮你还了!”

    卫宁正色道。

    “公子……”

    张辽正要推辞,卫宁摆摆手,板着脸道:“别说了,你要推辞就是看不起我卫长生!”

    “文远谢过公子!”

    张辽看卫宁坚决,一脸感激地抱拳行礼。

    他没想到,卫宁竟然出手如此大方,自己果然没有跟错人。

    “公子出生河东卫家,不如花些钱买个官,一个县令四五百万钱足矣!”

    提起买官的事,张辽很有心得。

    河东卫家家资丰盈,想要买个官并不是难事。

    “文远,我问你,生在乱世,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卫宁没有回答张辽的问题,而是微笑反问。

    张辽想了想试探着道:“官位?”

    卫宁摇了摇头。

    “是实力!”

    “就像这次,如果我手里没有兵马,我就不会立功,也不会被命为别部司马!”

    卫宁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张辽,又问道:“你知道,为什么董卓拜并州牧,敢无视圣旨,私自调动一万多凉州兵马屯河东吗?”

    张辽摇头。

    卫宁冷笑:“因为他手里有西凉铁骑!”

    “在此乱世,只要手里有兵,有粮,进则能建功立业,退则可安身立命!”

    卫宁笑着问张辽:“文远,你说,我是用四五百万钱买个县令划算,还是用来招兵买马划算!”

    “当然是招兵买马!”

    张辽毫不犹豫地答道。

    说完他老脸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