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9.第四十九、五十章

    第四十九章吃番薯粉

    “这是我照你的设计图纸做的,自己试了一下可以用,你再看看。”打铁匠指着中间院子里的东西。

    “我试一下。”陆斯羽坐上去骑了一下,在院子里绕了一圈。

    没错,这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人力三轮车。

    人力三轮车的存在在新中国成立,电网铺设不足的时候,存在感特别强,直到后来有了不费力的电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才渐渐退出市场。

    陆斯羽在这样一个时代,自然不可能用电动三轮车,所以才想办法找了设计图,还以为会比较难,没想到竟然真的做了出来。

    虽然不管是速度上还是质量、外观都比较粗糙,但确实是三轮车的雏形,只要有了这一个,以后想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就容易多了。

    在许多朝代,铁盐两项的买卖都会被限制,前者是制造武器的原材料,后者是生活必需品,所以相对而言很难买到,不过在这个朝代,据陆斯羽所知铁的局限性并不大,只要不是大量采购,都不会被限制。

    “大叔,您做的这个很不错,我还有两样东西,不如一起帮我做了吧。”陆斯羽又掏出两张设计图。

    打铁匠接过设计图,指着其中一个:“这东西跟这个是不是有点像?”

    “嗯,这是自行车,就是不能带太多东西。”陆斯羽突然开始信任这个时候铁匠的能力。

    “这东西能用吗?就两个轮子?”打铁匠疑惑道。

    “放心吧,一定可以。”陆斯羽大笑,“那我先走了,过几天回来取。”

    “行。”

    拿到了三轮车,陆斯羽直接骑着三轮车出了铁匠铺,却没有往城外去,而是到了县衙。

    他刚刚到县衙,就看到了庄锦寒的身影。

    “庄哥。”

    “羽弟,你怎么来了?”庄锦寒诧异,笑了笑,“这还是你第一次来看我。”

    “无事不登三宝殿,”陆斯羽自己主动说了出来,“庄哥有没有兴趣跟我到处走走?”

    “当然,这是什么?我刚才看你好像是用这个过来的?”庄锦寒指着三轮车。

    “等到了城外,就让庄哥试试?”陆斯羽轻笑。

    “行!”

    三轮车的出现其实有些晚了,早一些出现的应该是自行车和人力车,很多民国的电视剧就比较多出现人力车,而三轮车则是人力车和自行车的结合体,不仅比较省力,还可以运东西。

    这个时代的运输工具要么是马车,要么是牛车,或者是驴车之类的。

    现代的交通工具当然是以各种汽油车和煤油车为主。

    以陆斯羽的能力,他最多就是让人做出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之后的电动车涉及到比较深奥的技术,还需要电力和油力带动,比较复杂,他只好暂时不作考虑。

    三轮车比自行车简单,因为三轮车不涉及平衡力,即使是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也不容易出事。

    到了城外,庄锦寒试了下骑车。

    “有些费力,但是比牛车和马车略微方便,你打算推广他吗?”庄锦寒第一时间问道。

    “不可以吗?”陆斯羽反问,他可以听出庄锦寒话语中的不认可。

    “除非所有的道路都能跟京城里的道路一样,如果是这样的道路,金属磨损会很严重,再加上原材料限制,价格太贵,一般老百姓用不起,有点钱的他们会选择用马车。”庄锦寒解释道。

    “原来如此。”陆斯羽点头,却没有多少失落的情绪。

    庄锦寒看着他,还想安慰几句:“你的想法很好,可……”

    “你不用安慰我,”陆斯羽轻笑,“不能推广它我可以自己用,不是非得要用它赚钱。”

    “那就好,我以为……”庄锦寒低声道。

    “你以为什么?以为我时时刻刻想着赚钱吗?”陆斯羽笑了,“我就是闲的,反正也没什么事,手里又有点余钱,就想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打发时间,对了,你待会儿还有事吗?”

    “没什么事,最近县里都很平静。”庄锦寒摇头。

    “既然这样,你就带我回去吧,顺便锻炼一下身体。”陆斯羽开着玩笑。

    “好。”说着,庄锦寒就开始往陆家村走去。

    “唉?我就是开个玩笑,庄哥您事务繁忙,不用……”陆斯羽连忙道,就要起身。

    “坐稳,我加快速度了。”庄锦寒突然加快了骑车的速度。

    陆斯羽跌坐在车上的椅子上,无奈叹气,这下好了,自己主动招惹的。

    坐在三轮车后座,陆斯羽托着腮开始思考。

    工业化到底要从哪一步开始?

    衣食住行。

    衣,纺织业,或许应该想办法从纺织业开始。

    先吃饱穿暖,再考虑住行和娱乐,所有事都必须按部就班,不可能一蹴而就。

    陆斯羽虽然身带淘宝,但里面的余额有限,再加上有些东西买了也用不了,很多事他都做不到。

    “最近番薯的情况怎么样?”

    “发放下去的几乎都抽芽了,等到了秋天就会有收获,许多老百姓都在感谢皇上,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庄锦寒认真说道,老百姓比当官的人更知道亩产的价值,所以分发到番薯的人都激动不已,只等这一季大丰收。

    “这与我无关,不过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罢了。”陆斯羽笑道。

    “无论如何,这都是你的功劳。”庄锦寒仍然认真道。

    “那就算是我的功劳吧。”陆斯羽笑了笑,也不跟他争辩。

    庄锦寒直接骑着三轮车进了村子,一路上吸引了许多村民的注意,不过因为两人没有停下,村民也没办法询问。

    到了陆斯羽家里,三轮车直接进了院子,然后才停在角落里。

    “大哥,你回来了。”陆斯云跑过来。

    “我也来了,你怎么不问一声?”庄锦寒看着他。

    “庄大哥又不是客人,”陆斯云笑道,却拉着陆斯羽的手,“大哥,九九乘法表我已经全部会背了,我背给你听。”

    “九九乘法表,是《九九乘法歌诀》?”庄锦寒好奇道。

    九九乘法表,在很多人眼里似乎都是现代的东西,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看,就能发现在《荀子》、《管子》以及《战国策》等书中就能见到比如说“三九二十七”“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九九乘法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在我国有所应用。

    不过这个时候的九九乘法表还不叫九九乘法表,而是被叫做九九乘法歌诀,也不是从一一得一开始,而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才被叫做九九乘法歌诀。

    陆斯羽在开始教两个小孩数学的时候,特意在淘宝上买了一套小学数学课本,上面对此有详细解释,而且他也从原主的记忆里翻到了九九乘法歌诀的存在。

    “我稍微改了一下,让他背的快一些。”陆斯羽本身习惯从一一得一开始,所以教授的时候自然也是从一一得一开始,不止如此,他还顺便教了三种不同的记录数字的方式。

    阿拉伯数字,简体数字以及繁体数字。

    倒背还是顺背,差距其实不算很大,庄锦寒听了一会儿,忍不住道:“云云确实聪明,你真的不考虑让他考科举?”

    “他自己看着办吧,他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陆斯羽还是希望三个孩子都能依照他们自己的想法走下去。

    “那你呢?”庄锦寒突然看着陆斯羽,“你不是说要考科举,最近是不是没有用功?”

    陆斯羽愣了一下,有些心虚:“额……”

    “羽弟,要考秀才是你自己说的,以你现在的状态,绝对不可能考上秀才。”庄锦寒神情严肃。

    陆斯羽一开始倒是考虑过考秀才一事,但是因为他父母去世,按照规定他必须守孝三年,所以三年内不得考试,时间一长,他就有点忘了这件事。

    在他看来,秀才的考试难度无异于高考,他现在已经有些后悔当初夸下海口考秀才了。

    “庄哥,你放心吧,我不会放弃学业,回头我就去买书。”陆斯羽立马道,以庄锦寒的性格,他要是说自己不想考秀才了,肯定会立刻被怼,还不如主动服软。

    庄锦寒脸色稍缓:“我那里有一些书,回头拿给你。”

    “好。”陆斯羽连忙点头。

    晚餐,陆斯羽做的是番薯粉,只要加一些调料就十分美味。

    “这可是个好东西。”庄锦寒赞道。

    “那是当然,十斤番薯才出两斤番薯粉呢,能不好吃么。”陆斯羽说道,他就是馋这一口,不然也不会这么费劲做它。

    “怪不得?”庄锦寒感叹道,“好东西一贯都是如此,费时费力,这番薯粉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

    “怎么吃不起,等以后番薯的产量上去了,肯定会有人开始考虑处理多出来的番薯,做完番薯粉之后,剩下多出来的还可以喂猪,保证把那些猪养的膘肥体壮。”陆斯羽说道,这话也不假,毕竟番薯的淀粉含量比较高,作为猪饲料确实可以把猪养肥一些。

    “你啊,现在大家都还想着怎么在全国推广番薯,你就已经开始考虑之后的事了,你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庄锦寒看着他,抬手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神情很是无奈。

    “大概是我比较聪明吧。”陆斯羽摊手,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