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3章邀请领导指导

    看完整个视频,张东峰觉得李芸娜上门向赵紫苏表示祝贺应该是事先安排好的,就是想找到张东峰与赵紫苏在一起的把柄。

    虽说不会看到张东峰与赵紫苏发生亲密关系的场面,但张东峰晚上在赵紫苏的家里,孤男寡女相处一室,不发生点关系根本说不过去,别人也无法理解。

    除非张东峰不是男人,或者在那方面不行。

    李芸娜同时叫了二个同事一起来祝贺,是想让上门的理由显得更正当,同时让张东峰更加有所顾忌。

    不过,她可能只是想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张东峰主动地满足她提出的要求,同时也许还会以身相许。

    她已经把身体交出去了,多一个、少一个男人没有多少差别。

    况且,张东峰这么年轻、这么帅气、职务也比叶维刚高多了,跟着或者拿捏住张东峰,应该是非常合算的。

    对于张东峰来说,不管李芸娜和叶维刚是如何考虑的,想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对付自己,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他最讨厌、最痛恨的行为就是有人来威胁自己。

    为了消除这二个隐患,张东峰考虑把李芸娜调离江东县电视台,撤消叶维刚的职务。

    当然,这需要找到合适的时机。

    过了一天,省报首席记者卢伟给张东峰打了一个电话,说是省委宣传部的领导给省报下达了任务。

    为了配合最美县城评比活动,省报需要开辟专栏,可以是宣传县域风采,也可以曝光存在的问题。

    张东峰立即领会到其意图。

    现在纸质媒体日渐势微,经济效益越来越差。虽说省报是省委重点扶持的宣传单位,但毕竟是差额拨款单位,有些经费还是需要自筹的。

    除了广告收入外,宣传各个地方风采的整版或半版的报道,就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全省这么多的县和地级市,这些领导都想在省报上进行宣传,以求有机会落入省级领导的法眼中,毕竟省报是各个省级领导必看的报刊之一。

    万一有省级领导,特别是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长这几个人看中或感兴趣,那么提拔和晋升的机会就来了。

    反正化的是公家的钱,名利却是自己的,为此各个地方的主要领导都会想方设法地利用各种机会,通过省报来进行宣传报道。

    当然,为了保证省报的严肃性,也不能随时、随便地进行纯粹的宣传,必须有个合适的理由。

    现在省委宣传部要举办最美县城评比,有意向参评的县城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在省报上进行展示,而省报则可以收取一笔笔费用,大家都高兴,大家都受益。

    海天市委宣传部搞了一本月刊《海天宣传》,为了节省出版经费,编辑部就会向市级各个部门、各个县(区、市)拉彩版封面和一些广告。

    除了海天市委市府主要领导的文章外,市级各部门、各个县级领导、甚至还有个别乡镇街道领导想在这里发表文章,就要化钱买版面。

    这些钱当然不是让领导自己个人掏腰包,可以用各种合法合理的名目来入帐,甚至可以用加大征订数量来完成。

    张东峰在担任原县委书记朱宏华的秘书时,曾经给朱宏华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海天宣传》里。

    当时,朱书记在原先摊派的征订数量上,豪气地增加了2000本的征订量,让县级各部门的每个办公室每个月都拥有一本,美其名曰加强理论学习。

    《海天宣传》每期的版面毕竟有限,而想在上面发表文章的领导多的是,除了要保证文章质量外,交钱还不一定能立即进行发表。

    文章又不用自己写,可以让秘书或办公室人员进行操刀,所需版面费又是由公款进行支付,领导何乐而不为?

    有时候,实在是要发表的文章太多,情面难却,当然也不想失去这些版面费,于是就会出版一份增刊,名义是专题学习、研讨文章汇集。

    卢伟打这个电话来,当然不是为了费用的问题。

    他是首席记者,根本不屑于谈这样的事情,而江东县经济发达,县委宣传部也有专项活动经费,支付这样的费用根本不成问题。

    卢伟的本意是让张东峰在内容上提前做准备,最好能弄一个整版,有文字有图片,集束推荐、地毯似轰炸,这样更具有宣传的震撼力。

    张东峰立即想到以江东县的名义进行整版宣传报道,当然要突出县委书记郑冠华把握方向、决策拍板的统帅作用。

    当然,为了避嫌一言堂和一人独大,也不能用县委书记郑冠华单独阅读文件的照片。

    为了显示集体领导和团结协作,张东峰决定使用常委会商议事情的照片。

    请示郑冠华后,在召开常委会前,进行了摆拍。

    所有的常委围着一个椭圆形大桌子开会,正中坐的是县委书记郑冠华,接下来各个常委依次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