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0章 戒网隐学校13

    前面说过,老师们讲究抓两头放中间。

    实际上学生也是这样,两头活跃,中间的死气沉沉。

    成绩差到极致的,破罐子破摔,当然能够活跃。成绩好到极致,老师管得松,也有活跃的条件。

    有些人,明明是非常辛苦才取得了极好的成绩,但他们往往会把辛苦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而在人前,则显示自己智商,显示自己学习不吃力,故意装出一副不怎么用功的模样。

    原主马正文,实际成绩算中间,属于死气沉沉之列。只因为有个一班的学班早恋对象张锦,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排挤。

    涂山到来之后,第一次从座位走出教室、去见等在外面的张锦的时候,被绊了两次,被书籍砸中一次。

    那其实主要还是配不配的问题。

    如果跟张锦好上的,是本班尖子生,估计就没人会愤愤不平了。

    ——

    那次之后的第一次月考,涂山总分没什么进步,但语文单科就考了135分。

    单科成绩好,分量本来也不重,但谁叫四班的班主任就是语文老师呢。

    于是,那之后,就没人再敢去绊涂山,或者拿书去砸涂山。

    再后面,涂山成绩越来越好,同学们就更是没有任何动作了。

    ——

    随着涂山成绩的提高,四班拔尖的那些人,也由不熟悉,到熟悉了。

    这个,是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

    老师的原因,主要指座位的调整。

    在四班,成绩越好,座位越是靠前。这样一来,成绩好的,就扎堆了。老师认为,扎堆之后,容易形成一种刻苦学习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们集中注意力。

    学生的原因,主要是成绩相似的学生们扎堆之后,相互之间,经常会借笔记什么的。另外,八卦起来,也特别带劲。

    ——

    因为那些八卦,也因为借笔记和被借笔记,涂山逐渐了解了四班拔尖那批学生的格局。

    从成绩的角度去看,主要有三个同学长期拔尖。第一名是个女同学,名叫曾静晗;第二名是男同学,名叫李文康;第三名也是女同学,名叫翁从筠。

    从长相的角度去看,同样有三个同学拔尖。只不过,第一第二,都算到男生那边,名字分别叫做陈郁华和万杰,女同学则叫做应子悦。

    转学生陶敏思来了之后,力压陈郁华、万杰和应子悦,成为长相(颜值)第一人。

    学习方面,一模考下来,陶敏思名列班级第5,年级57。虽然距离班级前三还有点距离,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陶敏思是在被大量干扰的前提下,取得的成绩。如果没有干扰,甚至干扰少些,她的成绩定会进入班级前三。

    于是乎,三三格局的四班,上面就顶了个陶敏思。

    涂山的成绩虽然提高了,与拔尖的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模的时候,涂山班级才14名。英语追了一些之后的二模,也才考了个班级第5,勉强追上一班的陶敏思。

    所以涂山还没进入四班顶尖学生之列。

    ——

    陶敏思没转来之前,涂山获悉的本班八卦是:

    曾静晗跟李文康是一对,这对四班的学神,先是有志于转到一班,在学校迟迟没有转班动作的情况下,又准备携手考入京城的大学。

    京城的大学,不是京城大学。后者,要700分以上才有把握。他们俩,尽管是四班的前两名,但还没到那个分数。

    陈郁华跟应子悦是一对。这一对,纯粹就是俊男美女组合,让旁观者赏心悦目的那种。倒没有听说过这两人有过什么计划。

    翁从筠和万杰,则单着。

    陶敏思来了之后,那两对立即就崩了。李文康和陈郁华两人都疯狂的追求陶敏思。

    陶敏思坚持拒绝了一段时间之后,陈郁华放弃了追求,回过头去再求应子悦,应子悦自然不愿意复合了。

    李文康的追求,陶敏思一直拒绝无效。一方面,李文康总是找了许多与学习有关的理由,另一方面,班主任李老师对李文康非常偏心。顺带声明一下,李文康跟班主任并没有亲戚关系。

    那次,涂山在校外,两拳中的一拳,打在一个陶敏思追求者肚皮上面。那个被打的人,就是李文康。

    如果是社会上,那么,因陶敏思的出现,而失恋的曾静晗和应子悦二人,很可能会对付陶敏思。但这里是学校,同学们的心思较纯,再加上校规限制和老师鸡汤,所以,涂山一直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苗头。

    ——

    二模考完了,距离高考只有40天。

    涂山的外语还没能追上学校的进度,但因为追了一部分,一下子就提高了将近50分。

    涂山的总分跳跃性的达到了580。在老师的心里,等于是一本,就多了一个。

    只不过,涂山的排名,依然不是很好。班级第5,年级52。

    ——

    最后40天,学校一般的安排是学习30天,放松7天,休息3天。

    学习30天,等于是还有一次月考。

    当然,已经不叫月考,而叫三模。

    不过,事物的发展,总是不断变化的。

    这天,班主任李老师一上讲台,就宣布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同学们,高考马上就要到来了。学校广泛征求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决定,从下周开始,咱们要进行周模,也就是一周一摸底的考试。

    “当然,全省统一的三模,还是照常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周模跟三模不一样,没那么正式。不会要求你们把书全部送回家,或是带回宿舍,不会要求你们把教室清出来。

    “但是大家还是要自觉。毕竟高考的时候,你是抄不到,也看不到其它人的。

    “现在不努力找出问题,难道等着高考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吗?”

    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呜呜的模拟哭声。

    ——

    实行周模之后,系主任还有副校长,有事没事,就在高三教室附近转悠。

    一旦抓到不听话,当场批评不说,周一大会上,还要点名批评。严重的,说不定还要请家长。

    只一次周模考试之后,抗压力超强的涂山,就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条咸鱼。

    考试多了,真不好受。

    自己刷卷、课堂刷卷,刷卷抽试(老师只是抽查性质的,批改5个左右的、课堂所刷卷子),都没那么累。一搞成模拟考试,直接就趴下了。

    涂山猜想,莫非,自己还是心理承受力差了点。

    转念又一想,自己是成年人阅历,用“心理承受力”去解释,似乎不通。

    想不到其它办法的情况下,傍晚锻炼的时候,涂山就找了个更加偏僻的地方,大幅度提高了太极拳的比重,削减了洪拳。

    事后感觉,还行。

    不过,也有可能是考试太多,人变得麻木了,感觉不到压力了。

    ——

    二模之后,还有一项重大调整,那就是体育课。

    前面说过,曾经有段时间,高三学生完全取消了体育课。

    后来经过了很多事。到涂山这儿,教育局强制要求了,一定要保持体育课,至少一周一节。

    但,进入到高三下学期,这种措施就已经不行了。

    发生了什么事?

    就算是体育课,高三学生也没几个锻炼身体的。

    只要开始自由活动,一半以上的学生就都回到教室去了。

    而体育课嘛,自然活动的时间,总是要占70%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