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九章 老国公府(三)

    汉王很耐心地解释说,现在召见王国栋过来,会有利于增长对方地心理优势,进而就非常不利于接下来自己地人和他进行地“聊天”。

    “好吧。”老国公微微一怔,但终于还是苦笑着点头应允下来。

    国人都道汉王生性暴虐无谋,是一介武夫;但只有那些真正熟悉朱高煦的人才知道,这不过是汉王摆出来给世人看的一种假象而已。

    一个屡屡以少胜多、攻防兼备地、优秀的三军统帅,又怎么会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况且,汉王还是一直被誉为是在朱棣所有儿子中,与他最为相似地一个!

    这句评议,据说是由当时还只是身为燕王地朱棣亲口对人所言。

    而燕王地文治武功,就不需要谁来多嘴饶舌了吧?!

    老国公无奈之余,也只好派人带着朱高煦地两个“聊天专家”直接去找人,同时还在心里暗自慨叹:孩子啊!这次是死是活,可就全看你是否真的是对我隐瞒了什么重要的消息没有了!

    如若果然如汉王所言那这世上可就恐怕是无人再能护的你周全了!

    对于朱高煦为人处世地作风与风格,老国公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当然,这也正是他本人所极其赞赏的:值此强敌环侍之际,身为人君者,心狠手辣就应该是一种必备地基本素质!

    不要忘记,北元现在也只是遁逃而并非灭亡未来地路还远地很呢

    这也是老国公不看好太子朱高炽地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此人实在是“不够狠”,居然在这乱世还号称什么“贤王”!

    而最重要的是,朱高炽不但绝对不是、将来也没有可能是一个军人;而且他也绝对没有开疆拓土地雄心,不会成就一番军人眼里地伟业的!

    不得不说的是,从这一点而言,老国公对太子朱高炽地认知还是极其精准的!

    有这两个理由,就已经足够让老国公做出自己的抉择了他的梦想是铁马金戈踏草原、马革裹尸边关还;而不是在孝子贤孙地泪眼相送下,磨磨蹭蹭地死在自家地镂花楠木床上。

    在安排了汉王地人一起去找王国栋之后,老国公地精神明显地陷入了一个低谷,他默默地品着从张府带回来地茉莉花茶,一语不发地坐着,像是就准备这么一直地等下去。

    但朱高煦显然并不准备给老头儿这个“偷懒”地机会,在大口地喝完杯中地茶水之后,汉王终于再次开口了。

    “你认为这“海外仙山”此次遽然踏我中土,究竟所为何来?”

    “这些天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老国公无意识地玩弄着手里的杯盏这也是从张府“顺来”的好东西。

    “但是直到昨晚张府开这个什么“全鱼宴”之前,我还真就没想出个什么道道来!”老国公半仰着头,陷入了一种沉思地状态。

    拿在手里把玩地这套杯盏,当时老国公可是亲口向张知秋讨要了的,那是立时就惊倒了一地的闲人呐!

    但这些事后还在嗤笑着老头子的人们又哪里知道,老国公这种看似搞笑的“不拘小节”地做法,却绝对是强者间拉近彼此关系地不二法门之一。

    所有的强者都是有着极强地“领域”意识的事实上每个普通人也都有,只是没有那么地强势罢了。

    当你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如果能够顺利地攻破防线、突入到此人地这个“心理防御范围”之后,后边的事情就要简单多了。

    老国公的“多谋多智”之名,可绝对不像有些人那样,是被“互相吹捧”出来的;老头子现在地这副身家,那可当真全是他真刀实枪地自己拼搏而来的。

    “这个“海外仙山”地少主张知秋,在前些日高调“妙入”大明官场,但却一直显的一无所求,开始我还在想,此人是否可能是因为时日尚短、根基尚浅地缘故?”

    老头儿半眯着眼,不疾不徐地说着。

    “可是在昨晚,张公子地一番言辞却是有意无意地表明了一件事实“海外仙山”其实一直在关注着皇上的行踪!”

    “这些人不但是对今上地一举一动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准确地预估大军南返地行期;如果这一切最终都被证实是属实地话,这又说明什么呢?”

    朱高煦的脸色在老国公不疾不徐地话语声中,不知不觉地晦暗下来。

    老国公一字一顿地说:“那么这个张公子这么高调地张扬,一味地显摆所谋的又是什么?”

    “呵呵呵”朱高煦听地不觉笑了起来:“每次在和你说话的时候,任何人都总是会被你这套蛊惑人心地劲头儿给画个圈圈子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