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5章 临江决战

    第75章临江决战

    笠泽,是姑苏西南一条注入太湖的大河,自然比起黄河长江,那就是小河沟。但在吴郡,那也是后世黄浦江的水平,以个人本事,淹死那是必须的。这可不是小溪。

    而这里就有一个属于姑苏县管辖的笠泽乡。自然这里的老百姓早就逃入了姑苏城避难。

    就连秋收也泡汤了。

    此时笠泽南岸的范蠡却头疼了。因为文渊急报“吴军主力大量集结于宣城,意图再度洗劫越国”。

    是退兵救援越国还是和吴国决战笠泽。

    他难以抉择,只能问勾践。

    相比起范蠡,勾践更加心狠手辣道:“我们谋划了这么久,决战就在这个时候,一旦退却,那么吴国必然像当年夫椒之战一样大举入侵越国,越国也不过是苟延残喘,与其如此,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击败了夫差,歼灭了当前吴军主力,我们在班师回朝也不迟。”

    文种眉毛挑了挑。但是他也知道一旦撤退,以夫差的性格,绝对会穷追猛打,到时候越军更被动。

    于是问范蠡“少伯,你有几成把握”。范蠡道“如果不顾及越国伤亡和其他后面情况,只算计当前局面,我有七成把握干掉夫差,可是兵贵神速,恐怕以张道衍,巨臣,庄惠,法正等人的手段,越国恐怕也坚持不了几天,最终不过是了两败俱伤。我们歼灭了夫差主力的同时也丢了越国根本”。

    文种道:“我们有什么办法没有。\\\"范蠡摇头“我们兵力本就不多,再分散恐怕死得更惨,不如集中兵力消灭一股。”如果此前不把一万人搭在居延朱方城这些无关紧要的战场,他会更有把握。

    比如抽调一万人立即返回会稽死守王城。那样要坚持到击败吴军班师,那就更容易了。

    勾践道“既如此,那就打吧,孤和夫差那条老狗也该算算总账了”。

    那个逼得他不得不十年如一日的卧薪尝胆的家伙,他早就恨不得扒了他的皮。

    “那就开始吧,我的计策是这样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而就在范蠡谋算这夫差大军的时候。

    远在江都的吴地也是心情烦躁。因为他知道越国三战灭吴,第一战是公元前482年,也就是三年前,已经发生,没想到现在竟然提前了第二局。历史上本该是明年三月爆发的。没想到由于白公胜之乱,吴国牵扯太多,造成越国不甘心吴国壮大,提前了攻势。

    最让他害怕的是,战场竟然还是笠泽江两岸,历史上那一战他不太熟悉,只只知道夫差输的很惨,三战三败。然后败逃入了姑苏。

    然后靠着吴国数百年积蓄死守了几年,直到前473年11月,彻底耗尽国力灭亡。自然这和后面勾践发动的第三次,也就是前475年发动的姑苏围困战不无关系。那一战以后吴国基业彻底被废。可实际上扭转吴越实力对比的却是现在的笠泽之战。

    他的噩梦再次一次次袭来。

    半夜惊醒的他,不顾陈嫣的气恼,披上衣服就进了书房。然后在太监急忙升起的火炉旁边看起了地图,还有各种资料。

    他试图找到破解之法。笠泽兵败,绝对不是他想要的。

    他要的是胜利,而不是两败俱伤,更不是惨败笠泽。

    看看军事图,他就知道,为了防备齐国,琅琊的朱持那两万兵马只够防守的。徐郡那一万人也需要防备着宋国这个“小强”,至于东海郡,先不说他的战斗力,撑死了也就只能做一下琅琊和徐郡的“后备部队”。前来吴军争雄,真心死的很惨。

    他要的是精锐,不是炮灰,毕竟这是要和越军野战的,不是守城搬石头砸就可以的。

    如果这木算,庐江,汝南这些也都指望不上。都是新占据的,能稳住局面,不给楚国机会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