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8章 慎之战

    第58章慎之战

    最终,晋国还是答应了吴国苛刻的条件,赵鞅不愧是干大事的人,深知有舍有得,不舍难得的道理,不见兔子不沙鹰的吴国,直到他们交付了全部战马和无数财货以后。吴地发出发兵虎符,大军三万在上将军,一等伯,两军元帅徐承带领下浩浩荡荡的直扑慎邑。

    慎邑,就是颍上县古称,正海位于吴国淮南郡治所寿春的西北。离得真心不太远。仅仅百里,几乎越过淮河就到了。就战略位置而言,占据这里,淮南西部门户就安全了。

    就整个俯视地图,慎邑北方是位于阜阳的原阳县和淮北的蒙城县,都是楚国一等一的大县,西北是占据河南东南驻马店,信阳一带的蔡国。更北的就是蔡国北面的位于周口和漯河市一带的陈国。

    向西南越过大别山,那就是楚国腹地。其战略位置那是相当突出,尤其是吴国割占寿县以后。

    徐承最终接纳了这一个注定屈辱的战争,他把江西事务交给副手甘明以后,就在江都“官升三级”。

    为了提高他的地位,他成为了仅次于公孙雄之后的上将军。还得到了伯爵这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爵位。

    同时还成为北军和南军两路禁军的元帅。

    可以说为了这场戏,吴地也是被豁出去了。

    吴国20几万大军中精挑细选的精兵都在这里面了。

    自然,徐承并不是唯一的指挥者,张道衍以参军这个特殊职务,协助徐承。

    参军就是军中的军师,参谋长。可是军师那是几倍很高的,相当于总参谋长地位。不可能下面各军也有军师。于是就有了参军和参谋这样的职务。

    但是徐承却知道这三万大军,实际上却是接受张道衍,指挥,而他只有五千准备跟着他投降的一个师是跟着他的。

    而且还是虎贲营的步兵。骑兵,吴地可没那么奢侈,好不容易搞来了大量战马,一半就拿去育种。北方战马比南方战马更加高大威猛,优势更加明显,这是不言而喻的,吴国很难有汗血宝宝那样的高贵战马。可是北方搞不好就能逮到一匹。

    为了让不久后白公胜能更加得意一点。张道衍和徐承那是带着最犀利的攻城器械,还有鲜明的旗帜,反正怎么招摇怎么来。

    这些东西本就是准备“送”给白公的道具,都已经算过钱了的。

    必须承认,即使带着这些,吴军三万精兵速度还是奇快无比。

    当慎地大夫从郊区农民口中得知吴军来犯,都惊呆了,不过慎邑作为勾连南北的要地,兵力还是不少的,可惜由于时间长促,五千县兵,最终只来得及动员两千人。

    两千人对峙中三万人,慎地大夫一点都不看好。

    于是派了三队人马求救,一路去了叶县,一路去了郢都,一路南下去了巢邑。

    可是白公指明了要他死的,张道衍并不会手下留情。

    让骑兵封堵三门,自己就呆在徐承大鏊后面,气定神闲。

    \\\"弩“。徐承也是名将,对于攻城那是非常熟悉的,或者说吴国能如何赫赫有名,他的攻城能力并不逊色他的野战能力。

    “弩”。,“放”。他的令旗一挥,堪称万弩齐发。

    一时间守军就看见天空突然黑了,然后就是如蝗虫一样扑来的密集箭羽。

    “弩”,放,如此三次,,城头上的守军早就吓得躲了起来。

    “埋河”,填掉护城河几乎是攻城第一步,很难幸免。

    但在弩阵打击下,守军压根没有多少弓弩骚扰。

    花了两天时间,把四个城门的护城河都埋出一段。

    紧接着,就是可怕的攻城战,四四方方的城墙很宽搭建了大量长梯,吴国甚至还发明制造了大量圆筒型云梯,圆筒外面包裹不一着火的皮革木板,保护里面士兵顺利往上攀爬。

    三万人的优势很快显现。

    \\\"大人,怎么办,我们兵力不够,四处城墙都是攀爬的吴兵,几乎数不胜数。”

    蚁附,是一种残酷的攻城手段,也是大多是时候最快速的手段。

    但是如果你的兵力是对手15倍,那么你的优势就是你绝对的。除非遇上唐朝张巡那样的变态,恐怕都会城破、而显然现在手足无措的慎邑大夫就不是那种厉害的人。

    他只是在坚持,“顶住顶住”。

    战争没日没夜,死伤越来越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