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1章 高氏危局

    迎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残红夕阳,三匹战马泼喇喇,直冲出了汉阳城西门。

    六人相携进城,只有半数归来,城外等候的铁骑也少了一半。西门氏的一队精兵,已经自行回归大营。

    高骏猛勒缰绳,战马骤然立定的四蹄在地上滑出一小段才停了下来。

    老将军只留下了十数个贴身亲卫,命令卫队统领率队先行回营。

    白袍银甲小将驱马贴到老将军身侧,抬手摘掉了沉甸甸的头盔,抹了把汗津津的脸,急切地问道:“爷爷,不打仗了?”

    高骏看向长孙的眸子里浮上层欣慰,却故意板着脸,反问道;“晋儿怎么说这仗不打了呢!?”

    “此处远离大营,如果是大战将起,爷爷怎会只留下这么几个亲卫在身边呢?”高晋愈发肯定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年轻的脸上显露出失望之色。

    “仗还是要打,而且会是场大仗。”老将军抬手指指孙儿身上的银甲,“晋儿先下马,把这一身的累赘先卸了,凉快凉快。稍后我有事吩咐你去做。”

    亲卫帮着白袍小将卸甲的时候,高骏和高鹤两兄弟站在道旁树荫下,低声交谈着。

    高骏问的直截了当,“方才的事,你怎么看呢?”

    高鹤的回答也是丝毫不绕弯子:“西门翰今天来赴约,提前已经做好了把您和冯老、慕容坚全部当场格杀的准备。”

    高骏轻“哦!”一声。

    高松解释道:“西门氏那个背着柄夸张的大刀,叫方七的亲卫,前两日在营中遇到他随着西门翰来见大兄,当时也说不清为什么,就觉得这人透着古怪。

    现在才明白,方七的双手根本就不是常年使刀的手,太细腻了,一个老茧也没有;

    和他背着的厚重大刀,太不搭界。

    方才他亮出双手的一刹那,着实把我给吓了一大跳。

    大摔碑手和擒龙爪都属于秦人秘传的武技,精通其中一种,已经是罕见的武道高手。同时修炼到大成,仅有‘薛岳’一人。

    西魏只有很少一部分向秦人学习武道的武者,才知道薛岳,但是在江南的一些地方,“薛岳”凶名可是能止儿啼。

    幸好慕容老八提前打过招呼,有高人在旁,我才强忍着没抢着和薛岳拼命。”

    高骏问道:“你是说粥铺那个大伙计?”

    高鹤摇头道:“不是,反而是粥铺冒冒失失的大伙计,应该感谢那位真正出手制住薛岳的高人。”

    高骏微微皱了皱眉,“哦!除了大伙计,我也没看见谁接近过薛岳。”

    高鹤梳理了一下慕容老八前后几段碎片似的话,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尽量理捋顺了些:“真正出手制住薛岳的是马车边灰衣虬髯汉子,武道大宗师,燕俱罗。

    真正的武道大宗师,手段之精妙玄妙超凡!

    大兄当也看出,薛岳是被瞬间制住,立即无法移动。

    当时的他浑身上下不见外伤,虽然筋骨紧绷,却煞气消散,粥铺大伙计是在薛岳失去行动力之后,才挥臂击中了他。

    其实,若非慕容老八提醒,我也察觉不出是燕俱罗暗中出手。”

    “铺子外的燕俱罗距离薛岳应该有五丈距离,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个问题我也曾问过慕容老八,还问他,燕俱罗修习的是何种武道秘技。

    他却也不甚了解。

    只说就在几天前,燕俱罗曾与他厮杀的同时,离着六十步的距离,隔空击伤过人,而且被伤的是慕容家最好的射雕手,也是他最得力的搭档,武道修为比他差不了太多。

    慕容老八正与他厮斗,近在眼前,竟然看不出他是如何伤人的。”

    高鹤摩挲着青铜刀柄上新添的圆洞,“大兄,燕俱罗这等伤人于无形的武者现世,百年之约的传说,,,,”

    脱去战甲,只穿着白丝软袍的高晋大瞪着眼,打断了叔公,追着打听道:“谁?是谁呀?竟然能够隔着六十步伤人于无形。”

    高骏眼底的惊愕一闪而逝,笑道:“时间紧,我和你叔公有正事要谈;晋儿等见到了行偃,让他慢慢给你讲讲燕俱罗。

    老十一,你继续说一说对京中形势的看法”。

    祖父提到了同龄好友冯行偃,高晋立马不再追问。那个小武疯子,得知都城出了个武道高人,非得刨根挖底,纠缠着比斗一番不可。

    “京里的格局应该已经明朗。”高鹤首先给出了他的结论。

    “慕容家联合独孤家,加上冯家大力协助,彻底瓦解了宇文氏和元氏在京都的势力。

    玄老请大兄来此的意图也很明显,借着大兄和他的私交,引我们高家为外援,对抗慕容和独孤的联盟,再次抬高冯家在朝中的地位。

    玄老隐忍多年,总算是出手了,出手就老辣狠准,冯家少不了又能捞到一大堆官帽子。

    如今的形势对高家最有利,北府大军驻军在京都与西府中间,既可以帮助慕容氏攻击西府,也可以出兵都城勤王,左右逢源。

    大兄,该考虑考虑如何为高家多争取些利益了。”

    对于高鹤合乎情理的推测结论,高骏似乎并不认可,皱眉问道;“何以见得是冯家和慕容家结盟了?”

    “难道不是吗?慕容氏四万精锐主力大军被困在西府,如果不是得到了冯家的支持,单以慕容氏留在京城不多点的兵力,怎么能斗过国主和元家的联手?

    而且今天的会面,由冯老以私人名义召集,也是以冯老为主在和大哥议事,以往霸道强势的慕容大司马,即便偶尔插入几句话,也都是在附和着冯老尚书,还没大兄你说的话多呢!

    显然是这次京中两方的斗争,冯家出力大,所以话语权也大。

    也不难理解素来行事霸道的慕容大司马会心甘情愿放低了身量,实在是形势比人强呀!

    如果没有冯家在京都出手相助,以眼下的情势,慕容氏大军征伐三年,已是疲兵,被咱们的三路大军围困死死的,都不用发起猛攻,围困十天半月,慕容氏的精锐就要覆灭了。

    照现在的形势,以后高家和冯家携手,慕容氏在朝堂上再也不能一家独大。

    甚至此事之后,被定性祸乱根源的元氏会剔除在六镇之外,冯氏则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六镇之一。”

    家主高骏处事沉稳,每逢大事,历来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今天发生的一切,事出突然,还一波三折。高鹤也是抱着抛砖引玉的念头,把自己的所见所思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高骏一边听,一边双手抱胸,拧着眉头来回踱着步。

    高鹤话说完了,他依旧蹙着眉头,绕着高鹤和高晋俩人转圈子。

    过了足有半柱香的时间,高骏停下脚步,看着高鹤。

    “老十一,我有一种推想,你听一听。

    论爵位,冯家是唯一和六镇一样的一品传世国公。

    论起实力,以冯家在朝堂上的势力加上在秦人中的巨大影响力,早已经不弱于六镇中的任何一家,可以算是有实无名的六镇之外的第七镇。

    国主陛下敢于诛杀慕容氏,是安抚住了独孤氏保持中立,联络了元氏,高氏,西门氏,加上宇文氏,四家联合布局,针对慕容一家。

    三年前元氏向慕容氏开战的时候,就已经是坐拥必胜之局。

    而今天由玄老召集的这次会面,虽然只来了他和大司马二人,却是代表着宇文,慕容,独孤,还有冯家,四大家的态度。

    我和西门翰则是代表着高家,西门家以及没有到场的元氏。

    其实是一场四对三的七家会商,实力对比尚且平衡。

    结果,西门家出了内鬼,临阵反水,不但出卖了西门翰,还将大批给养送给了陷入包围圈,缺乏后勤补给的慕容氏大军。

    西门翰等于被族人罢免了家主,成了孤家寡人,押解进京,等候圣裁。

    所谓的四家联兵困死慕容氏四万大军,事实上已经成了泡影。

    双方从最初的三对四,变成了二对五。

    战场局面随之也发生变成,西门氏和慕容氏联手,将元氏堵死在西府城内,慕容坚掌控了京都,除过京都的数万驻军,还能源源不断的调集兵马增援。

    夹在京都和西府之间千里赤地的高家四万大军,反而被东西夹击,进退两难。

    攻,无必胜之算。

    守,无险据守。大军远离北府,给养运送艰难,也无强援可等。

    即便就此收兵回归北府,还要面临京都养精蓄锐的禁军精锐拦击。

    老十一,你还会觉得玄老是请我来商榷俩家结盟吗?”

    高鹤和高晋脸色骤然大变。

    高骏仰头望天,片刻后,接着说道:“依照玄老方才所言,大司马隐秘行踪,乘船自魏水河顺流而下,在六月二十九日午后到达京城,诛奸平乱只用了半日加上一夜的时间。

    为何都过去了数日,京城却还在封城?

    慕容坚与我以往不过保持表面和睦,即无盟约也无私交。

    慕容氏数万大军陷入重围,这几天他就不怕我不等陛下的诏令,提前向慕容氏大军发动攻击?

    如果冯氏和慕容氏早结了盟,无论是以高家与冯家几代人的交情,还是我和玄老数十年的私交,即便事先为了保密,隐瞒不提,他也应该在得手后的第一时间与我取得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