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章 进山2

    到了外围,显然李禾再想自己走是不可能,他也就比草高一点。李禾年纪还小,李三因为要在前面开路,显然不能抱着他,李大娘没有那么多的体力,只能牵着他的手,尽量走平缓一点的地。

    一路上,李大娘看到干枯的树枝树干就往背篓里装,没一会儿就有小半篓了。山里显然比山脚下资源更丰富,李大娘也找到不少平菇和草菇,所以柴火捡了一点就不捡了,专心挖起来吃的来。

    李禾则在找香菇的影子。

    前世香菇是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最早栽培香菇,也有800多年历史。香菇也是着名的药用菌。

    香菇属腐生性真菌,只能从现成的营养基质中吸收碳源、氮源、矿物质等进行生长发育。对于生长条件十分苛刻,野生香菇常在春秋季左右开始生长发育,春季从3月就开始陆续生长,现在已经快入夏了,再加上春季多雨,现在香菇的个头应该算不上小了。香菇是木腐菌,自然倒伏枯死、半枯死的阔叶树木为最佳的寄生地点。

    李禾按照自己前世学的知识仔细的寻找着香菇的踪迹。

    随着李禾他们的深入,植被越来越矮,树木越来越高,李三也停了下来。显然,这已经是进山的极限了,再往里就不是外围了。

    李三选了一块林中较为开阔的地方,在身上撒上蛇药,防止蛇虫鼠蚁,又让李大娘和李禾也拿出来蛇药洒在身上,就让他们在这附近活动了。他自己则是在周围活动,看看能捡到什么好东西。

    这块空地算是较为开阔,空气流通,阳光从头顶洒下,是散射光。光线适中,李禾又摸了摸土壤,湿度也足够,抬头望去,离他现在一百多米的距离躺着棵枯木,有两人环抱起来那么粗。

    很好,条件符合,这个地方应该是最容易出香菇的地方了。

    李禾喊着李大娘一起,往那棵枯木走去。等走近了一看,果然有香菇在上面,不过数量不多,也就只有十几朵,凑上去闻了一下,一股蘑菇的腥味伴着一丝鲜香充斥在鼻腔,确定了,这确实是香菇。李禾高兴地大声喊道:“爹!爹!快来!我找着香蕈了!”

    李三还没走太远,听到李禾喊他赶紧过来,看到枯木上的菌子有点不敢确认,毕竟十几朵呢。不过看李禾那么确定的样子,他也死马当活马医了,让李大娘把枯木上的菌子都摘下来。

    李大娘不明所以,但还是老实照做了,虽然她并不认识这种菌子,但是爹既然让摘,就肯定能吃的。

    李禾回忆起自己整理的古人种植香菇的栽培技术,王桢的《农书》上有写“今山中种蕈亦如此法。但取向阳地,择其所宜木(枫、椿、栲等树)伐倒,用斧碎,以土覆之,经年树朽,以蕈吹锉,匀播坎内,以蒿叶及土覆之。时用泔浇灌,越数时以锤击树,谓之惊蕈。雨露之余,天气逐暖,则蕈生矣。末讫遗种在内,未岁仍复发。”这就是最早香菇砍树栽培的简述。

    李禾装作不经意的发现,对李三说道:“爹,你看,这些香蕈都是在裂痕上长出来的,你不是带斧头出来了吗,咱们在木头上多砍点伤口,香蕈没准就越长越多了呢。”

    李三一想也是,就拿起斧头直接砍了起来。李禾赶紧阻止,乖乖,这剁花也是有技术要求的,就让李三隔十厘米砍一下,斧头要和木头垂直。至于深度他就没办法了,毕竟现代都是做营养基,菌棒养殖,即使有做野生香菇种植的也不会把秘方传出来。李三纳闷,李禾只说觉得这么砍看着好看,李三对于这种小事自然是按照儿子说的做,均匀地砍着树痕。

    等这一棵枯木都砍好了,李禾要做的就只有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