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章 绿豆糕

    第二天一早,周强起来烧火,王妙妙在鸡汤锅周边贴了一圈玉米面饼子。

    菜地里掐了一把小葱和香菜,加入盐,香喷喷的鸡汤上飘着点点油花,翠绿的香菜和小葱点缀其中,再加上有嚼劲的米面饼子,几个人食指大动。

    “啊,这真是我喝过最好喝的鸡汤了。”周强发出了满足的喟叹。

    埋头喝汤的几个人频频点头。

    王妙妙心里偷笑,“当然好喝了,放了那么多料,又在锅里煨了一晚上。”

    吃完早饭,收拾完一切后,王妙妙照例进入空间,空间里的蔬菜又长大了一些,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已经开始结果。

    野鸡,野兔也在圈养的栅栏里蹦蹦跳跳,小手一挥,一些玉米,青菜就被丢到这些野味面前,在空间里可以操控一切,为所欲为的快感让王妙妙有些膨胀,发出“嘿嘿嘿”的傻笑声。

    又去看了一下灵芝,看起来一棵棵生机勃勃的,好像比昨天还要有精神,果然是万能的灵泉水。

    最近她给自己知青点的小屋子里添了不少东西,一个小书架放在床头,架子里摆着原主的书,上面放了一个小箱子,里面放着一些零零碎碎的物品,从供销社买回来的水果糖,桃酥也放在里面。

    一口大箱子用来装几件破破烂烂的衣服和那半匹蓝布。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有时候王妙妙会在坐在那边看看书,打发时间。

    还做了一个泡澡用的木桶,她总不能一直藏在空间里洗澡。

    这些都是从刘木匠那里定做的,花了王妙妙12块,因为她买的多,刘木匠还送了她两个小凳子,一个竹背篓,一个竹篮子。

    虽然没有后世的高档装修,但是也算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王妙妙还是觉得很满足的,对这个突然到来的地方也少了些排斥,多了一些亲切。

    俗话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小花开枝头;

    八九筑巢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现在已经二九了,田里已经没有啥活,再过三四天,就要开始分粮猫冬了。

    到时候除了特别安排的活计,大家都可以不用上工,准备过年了。王妙妙也准备去镇上一趟,换点钱再买点东西,顺便去一趟县城找找有没有黑市这种地方,她不能就这样坐吃山空。

    早上的鸡汤还剩一部分,把鸡肉撕成丝,中午做了一大锅鸡汤玉米面疙瘩,几个人吃的一干二净。

    下午王妙妙去刘木匠家拿了她定制的木模具,一个方方的盒子,里面有16个正方形的凹槽,底部凸起一个“王”字。

    原本想做一朵芙蓉花的,但是工艺太复杂,刘木匠不愿意费心神,也就算了。

    点心种类很多,可是现在能做的不是很多,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绿豆糕,空间里有绿豆,昨天晚上睡觉前已经泡上了,今天一下午就躲在空间里面捣鼓。

    绿豆皮浸泡一夜已经胀破,用双手轻搓摩擦使得绿豆皮脱落,过水冲洗掉脱落的绿豆皮,如此操作几遍之后,多数绿豆都脱掉了豆皮,少数的用手剥落。

    将脱好皮的绿豆放在蒸锅上,大火蒸一个小时,用手动搅拌器捣成绿豆泥。加入白糖和食用油翻炒,然后装入木质模具,按压结实,静置片刻,将模具倒扣过来,16个绿豆糕就做好了。

    王妙妙尝了一个,香甜绵软,又带点绿豆的清香,很是好吃。

    如法炮制,把所有的绿豆蓉都做完,做了70几个绿豆糕,空间里放了30几个自己吃,留10个给张志平郑凯他们尝尝鲜。

    剩下的40个,10个一份用食品纸包装,准备晚上给马婶子,大队长,老支书还有周老爷子他们送过去。然后找大队长开介绍信,明天去镇上。

    晚上回来,王妙妙切了一半兔子肉炖了半锅土豆,贴玉米面饼子,野生的兔肉很有嚼劲,土豆入口即化,大家的都吃的很开心,欢声笑语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