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8章 太子伴读

    我从晋平回到了京城后,就去了通政司报到,通政司是一个管理地方和中央、百姓和官府之间矛盾的部门。类似于前世的国务院中央信访办,我是在里面做右参议,相当于信访办的一个副主任。只是这个官是皇上亲定,因此我觉得我不做的事不只是通政司的事,肯定还是有其他事要做。果然我回通政司报到了没几天,皇上就召见了我。皇上首先问我回京这几天习惯吗?我赶紧回答说:“皇上,我从晋平府回来后,一直在通政司做事,感觉还是可以的,谢谢皇上的关怀。”皇上接着又问我:“虞大人,我们现在大华国现在国泰民安的,我做皇帝的是不是可高枕无忧了?”我回答皇上说:“现在皇上见到整个大华国呈现出国泰民安的景象,当然是皇上治理国家有方的表现,也是我们大华国政通人和的表现,当然,高枕无忧是谈不上的,不是还有一个成语叫居安思危吗?我们现在是一片繁华景象,但是我们是不是也要想一下我们现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和维持这种状况的办法,也有一句话叫做攻城容易守城难也是这个道理。”皇上接着又问我:“虞大人,你以前在工部也做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去了兵部做事,你觉得两个部门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我回答说:“其实我们每个部门间都是有联系的,工部当然也是和兵部有联系的,现在兵部正在更新换代各种兵器,而制造各种兵器时也是要用到工部的各咱工艺的,我上次在晋平府的兵器局时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然我们兵器局招用的各种匠人也是要从工部那里要过来的才行。现在我们做的各种军用刀具,在制作工艺上和以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唯一区别的地方就是我们用的钢铁不一样,因而打造出来的兵器各种性能也是和从前的不一样的。因而我们现在要对我们的红山钢铁厂的炼铁技术要保密,还有就是我们造火炮的技术也要保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国防的稳固。国家安定了,老百姓才能安心的做各种农事,老百姓在吃的方面保证了,国家内部也就安稳了。”皇上听了我的说话,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又问了我关于皇子教育的一些问题,我的回答是让皇子多一点接触基层,也可以让皇子多一点到外面游历。皇上听了我的话后,觉得也很有道理。就和我说,要不然让我带太子到外面游历一年半载,可以吗?我是没办法拒绝的,只能答应了。但是有一个条件,这件事一定要保密,还要找几个功夫好的护卫跟着。皇上也答应了,让我回去准备一下,过五天就出发。

    回到家后,我和娘子说了这件事,并让她一定要保密,否则我和太子都有可能有危险。这件事只能她一个人知道就好了,连岳父也不要告知,越少人知道这件事就越好,并让她有什么事可以回去娘家或回自己原来的家问人都是可以的,就是不能说我的行踪。过了几天,我们一行人就经过稍微化妆后就离开京城往南走。太子的年纪和我差不了多少,可能比我小一两岁,还有五个侍卫。我和太子的打扮是富家公子样子,而五个侍卫则是打扮成管家、小厮和马夫这几种角色。我大致说了一下我们的分工,管家和两个小厮要跟我和太子身边,不得离开十米范围外。万不得矣不得暴露我们的身份,就算暴露我的身份也不能暴露太子的身份。我们这一次出门是为了体察民风同情,路上不得打扰老百姓。在前世我曾经一个人去过新疆、海南、四川、北京、上海等地方,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从飞机到轮船都试过,也去过东南亚各国。所以带着他们南下游历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没有压力的。而太子从小到大也是没有离开过京城的。因此他对自己未来要统治的国家认识也是很有限的,现在可以出去游历一下,起码对于自己的国家有一个位置感,而不是别人用口讲出来的。我们第一站来到京郊的王家庄,我们住在虎门大酒店,我们要了两间房就够住了。我找到了老王头,说是我京城认识的好友,现在刚刚参加完科举考试,没有考中进士,现在准备到外面去游学一番,回头再考。老王头也不没有想太多,只是以真的是我朋友,于是也也热情的介绍酒店的各项功能。我们一行人去了虎门农庄,我让太子去看一下我们种的那些高产农作物马铃薯,并且介绍说,现在我们大华国之所以有这个局面,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老百姓都可以吃饱饭了,不像以前那样整天吃了上顿没下顿,搞得民心不稳,这是治国的最大隐忧。其实老百姓的要求也是很低的,只要可以吃饱三餐,也就没有什么要求了。因为我们的马铃薯产量可以达到四千斤以上,而且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种两季,再有就是马铃薯不用占用水田,用旱地种植也是可以的,因此我们大华国引入这个品种后,我们整个国家的农民马上就解决以前困扰几代人的温饱问题。太子听了我说的和他自己看到的,也是深受震憾,连说这些农产品真是利国利民啊。我又带太子到了农庄的养殖场,里面有几百头水牛、一千多头猪、还有上万只鸡鸭等家禽,我也和太子说,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会想到改善生活的水平,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老百姓的饭桌上多了一些肉食,老百姓就很满足了。还有一点就是,老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手头上就会有一点余粮了,有了余粮有的人可能留下来备荒用,也有的人把余粮卖掉,增加一点现钱,来买一些其他货物,这些都是国家繁荣的现象,当然也有些人把余粮用来酿酒,用酒来增加生活的乐趣。我偷偷的告诉太子,我们平时喝的龙洋宴酒就是在这里出产的。太子也是很好奇,让我带他去参观一下龙洋酒厂,我也答应了,只是让太子能及那个随从一定要保密,这是关系到一间酒厂的生存问题,容不得半点疏漏。我于是就带着他们从虎门生活小区的后门进入了龙洋酒厂的生产基地,其实就算人们时入了里面也是看到那套蒸馏设备的,因为那些东西我是让世机包装起来的,从外表是看不到的。我让世机取一些刚蒸出来的酒让太子试一下,一般头酒的浓度可是差不多有七十多度的,比我们龙洋宴酒的度数还要高很多,龙洋宴酒我当时设定为五十五度左右。太子喝了一口头酒,感觉喉咙火辣辣的,很是难受。我连忙说这是种酒是可以发柴火烧的了,你感觉到火辣辣也是正常的。我于是就试验给太子看,有一只碗装了一碗头酒,找了一根棉布条放进去,用火折子点着棉布条,只见到棉布条上就呈现出蓝色的火焰,太子也是在呼神奇,我于是又含了一大口酒喷出来碰到后,只见我的口中就像喷出一股火焰,也怪是吓人的。太子看了也想试一下,我就让他试一下,反正也没有什么危险,只要把酒喷出来就行了。我又和太子说,我们平时喝的酒度数都很低,因此是不会喷火的,只有经过我们这个龙洋酒厂的特别工具蒸出来的酒才能达到这么高度数。我们平时都称这些高度数的酒为酒精,这些酒精我们可以用水稻等粮食作物来酿造,也可以用高梁、红薯、玉米等作物酿造,只是这些农作物都是属于粮食作物,我们大华国是不允许在粮食特别是水稻来酿酒的,现在我们有了其他高产的辅助粮食作物,因此现在全国酿酒也放开了,可以用余粮来酿酒了。我刚刚说的酒精可以用在平时外伤处理伤口,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找了个空档把世机叫过来,让他想办法用红薯以及玉米等售价低的粮食来酿造一些酒精出来,我也和他讲了酿酒精的要注意的事项,做出来让江公子设法找一些京城有名医馆推广,我等一下写一封信给他,你见到的时候你就给他看。还有酒精一定要单独存放,注意防火、注意密封,还有和江公子说按成本价提高五成来出售。我回去后写了一封信交给了世机,到时让他给江公子看。我和世机说这段时间可能要离开京城到外地公干,要一年半年的,有什么事找江公子处理就行了。我没有和世机细说我要和太子到南方六府游历,只是说要出去公干就好了。我和太子在京城王家庄住了两个晚上,我还让他去参观了工部的农粮试验所的试验田,里面种了一些这两年各地收上来的新物种,有些是我见过的,也有一些是我没有见过的,我也找到了基地的负责人,和他讲了一些关于试验田的作用,而不是什么作物都在上面做试验,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否则就没有必要做这个试验田了。

    我们离开王家庄后,一路上走的都是官道,也没有赶路,碰到一些大镇就住下来。我们每去到一个地方都会找一些老百姓询问一些关于民生的问题,也有问一些地方官的官声,有没有盘剥老百姓什么的。我也让太子把遇到人和事记下来,碰到的问题也记下来,并让太子有自己的办法在纸上把问题解决了。我们一路往南走,大约过了一个月来到我的老家清州府连江县,我和太子说这里就是生我养我的的故乡。我让太子一行到了我的旧宅里面住,找到族长让他找几个人过来帮忙把我的房子清洁好,我就和太子一行人进去住了。我向族长介绍说:“这位是黄公子,是京城的富户,因为参加科举没中,因此想出来散一下心,而我因为刚刚升了官,也想找时间休息一下,我出去当官也有好几年了,一直都在忙碌工作中。”族长听我的话也是很理解我的心情,说:“世龙啊,没想到你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现在也可以做到正五品的大官,真的是我们虞家的光荣啊。”我只是淡淡的说:“那里啊,只是运气而矣,”晚上我和太子几个到了我们甲科商贸街上小吃摊上吃饭,我也把族长叫过来,还有甲科学堂的杨夫子他们几个大约有十来人,到了我的同村姨父开的小吃店吃饭。我和太子说,前几年我们的连吉村也是很穷的一个村,我们家也是差不多的,自从我和江候爷家的江公子在这里认识后,我让他帮我出那本《射雕英雄传》的画本,也赚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让我可以有余钱可以重新修建了我的房子,我也在对面做了一个珠三角家庄,我也是在珠三角第一次做了二季水稻的试验,成功后得了工部马大人赏识,才让我有机会到京城的工部做事,后来也是因缘巧合和李阳认识了,他可是当年的状元郎啊,他也很想和我共事,因此就一去北上到晋平州,把晋平州的经济两年上了几个台阶,达到大华财政收入第一州,后来才破格升级为晋平府。这些事太子是不知道的,我说了以后,太子也是感觉我的从政历程充满传奇色彩,太子又让我把后面如何到兵部的事也说一下。我接着说:“到兵部任职六品的主事,这是和李阳的红山钢铁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在晋平发现了煤矿后,过了大约一年,又发现了铁矿。我和李阳改进了炼铁的方法,让以前只能炼出一般的生铁变成了钢铁混合物了,这种钢铁的质量比原来要了很多,我们就用这种钢铁试做出来军中常用的长军刀等冷兵器,让兵部尚书等人大为赞叹,于是决定在晋平府成立一个晋平兵器局,并让我在那里做主事,这也是我从工部转到地方,又从地方转到兵部的过程。后来我们又用红山钢铁改进了原来的火炮,让火炮的威力提高几十倍以上,这些结果都是有目共睹的。”族长听了我这几年的经历也觉得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