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5章 找房子

    我们一行人应天府停留了两天,过了三天,就到了京城了。由于是和江公子一起进的城,倒也是方便,我们一行人就到了江公子世家大院,让他安排两间客房先住下来,我打算先去找房子然后先去工部报到。于是我马上和江公子说,“大哥,你刚从外面回来,我想你也是很忙的,所以我出去找房子就用你一起去了”,“这样啊,也可以,我找我的二管家和你一起去吧”。只见他吩咐一个大约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和我一起找房子,这个二管家也姓江,是江公子的本家,可能乡下的日子不好过吧,才到京城投靠他们家的。我和二强很客气和江管家打过招呼后,就和他一起出去了。得知我是江三公子义弟,而且还是来京城工部当官的,江管家对我更是客气了,对我说:“不想到虞公子年纪轻轻就到工部做八品官了,真的不简单啊\\\",我回以淡淡的微笑说:“江管家,辛苦你了,我想在工部附近找一套二进大院子,现在只是我们两个住,以后家里人会过来的”,“这样吧,我们先去找牙行,看他们那里有没有人放盘,如果有的话我就到实地去看”,江管家说得也有道理,就这样吧。我们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崇文门附近,因为工部就在崇文门边上,整个政府及机关都在崇文门和宣武门之间。我们找到一间牙行,这是一间规模比较大的牙行,除了做房子的中介也做人口的中介,比如找工作之类的,感觉还算比较正规吧以,由于我们不是本地人,只好让江管家出马了。江管家找到他们一个管事的,说明我们是江候爷家的,现在远房的一个表亲要在京城做官,想在宣武门和崇文门之间找一间两进以上大房子,不知有没有?那个主事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对我们说这里的位置不好找,如果远一点的话就有,比如说在朝阳门那边就有,而且很多官家都是住在那边的,坐马车到工部大约也是半个时辰就到了,关键那个地方是整个京城最繁华的地方,吃喝玩乐都一应俱全。江管家又问了房子有多大,价格如何?那个管事说,两进的大院,买断的话要三千两,如果是租的话,要一百两一个月,如果一次交一年租金可以打到九折,那就是九十两一个月。这个价钱也把我吓了一跳,三千两在我们清州连江县那边,可以买好多田和地了,但是想想这里京城,心里就释然了,于是说过去看一下房子再和他讲价。我们让那个管事也坐上我们的马车去看房子,大约坐了半个时辰马车就到了。院子座落在还算宽的大街东边,那条大街好像叫东直大街,门面不算惹眼,比较中庸,感觉还行。叫人打开门走进去,房子不算太旧,有个八成新,比起老家的房子还要大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到时我们一大家子过来也够住了。我其实也不想太过麻烦,还要急着去工部报到,于是就和江管家说,看一下能不能讲一下价,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定下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搬过来了。后来江管家说,价格也不了太多,只讲了两百两,和没讲也没区别。他有点不意思的和我说了结果。我心里,两百两也是钱啊,于是我赶紧感谢了他,和他说,就这样吧,京城这个地方物价高一点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我们又回到牙行,然后签订了购房文书,我让二强先付了一半的钱,一千四百两,并让他们牙行写一张收款收据给我们,约定余款等他们办好过户文书后再付给他们。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回了江府。

    江府,江三公子见过他母亲后,又去见了他爷爷奶奶,叙了一下旧后,就和爷爷奶奶说,这两年不再去清州了,安心在京城做事,其他地方的事安排好让下人去做。两个老人家听了以后都很开心,虽然他们家里孙子辈也有不少人,但像孙克洋那样聪明的却不多,虽然不是嫡长子,但不管如何也是他家的种啊。然后江三公子说,现在想休息一段时间,到时候想清楚后就做一些和书坊不一样的生意。两老听了也没有说什么,这个孙子就是懂事,从小就是那样,八面玲珑的,让人放心。江公子处理完这些事后,就到客房来找我,问我找房子的情况,我和他说了一下具体的情况,和他说,可能过两天就可以搬过去了,只是现在那个院子太大了,可能还请两个人过去,一个人打理院子里面的卫生和一些花草什么的,还要一个人做一些厨房的事。于是我就问:“大哥,你有没有知根知底的下人,帮我找两个过来,一个打杂,一个做厨房\\\"。“这个没有问题,我叫江管家帮你找,他是我们的本家,在这边也呆了二十多年了,这里的人情世故的什么都知道的,你碰到什么问题也是可以问他的\\\",江公子回了我的话后马上叫人把江管家请过来,把我的事和他说了,他一口答应了就出去了。我们又说了一会话,我就和二强说,我们把我们行李收拾一下,可能马上就在搬到我们买的宅子。二强答应了就去做了。

    果然就第二天早上,牙行那边就就送来盖有官印的房子文书,同时也把房子锁匙也一并送过来,我让二强把余款交给牙行管事,并取回收款收据。这时,江管家也带了两个人过来和说:“虞公子,我是远房侄子,名字叫江六,另外一个是他的老婆,他们从老家过来,人还可以,都是很勤快的。不知你是否看得上\\\"?“好的,我问一下他们,再说吧,于是我把他们两个人都叫过来,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接过他话说。只见那个叫江六的人向前两步,向我们行了一个礼,说:“虞老爷,我叫江六,是泰州人氏,今年二十四岁,边上这个妇人是我的妻子,孩子和老人都在老家,我们出来做事也是为了赚点养家糊口的钱\\\".听他的思路还算清晰,反应也算灵活,就是他们了。我立马和江管家说:“江管家,这两个我很满意,谢谢你了,他们到我们家做事,也不用到外面租房子住了,我现在房子都是很空的,可以住到我的宅子里,江六每月工钱二两银子,江大嫂每月工钱一两,吃住不用再收钱了。这样可否\\\"?我看着江管家对江六说,江管家满意的说,“可以了,这样就很好了,他们以前在外面打散工一个也就是一两左右的,而且不稳定。现在这样可是比以前好很多的了”。江六夫妻两人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了,希望我们可以请他们。“那就这样吧,江管家,这两天打扰你们了,我们就先过去那边了,等见到江公子,你和他说一下,我们过了我们自己的房子,让他有空过来喝茶”。我和江管家说完后,就和江六说:“江六,你们现在住那里的,现我们一起搬过去,顺便叫二强把你们也带上,你们如果是租了别人房子,就去把房子退掉,让二强用马车也把你的行李也带过来,是了,这个黄二强,以后就是我们家的管家了,你们以后有什么事都问他吧,如果他也处理不了的,再由我来处理”。“好的,虞老爷”,江六夫妻一口应承下来,我们就把自己的马车牵出来,一起往东直大街方向走了。

    我们一起到了我们买的房子,进去后,我就让二强把前院的一间偏房分给江六他们住,让二强自己也住在前院,我就到后院住。房子也许是刚刚搬出来没多久,因此房子还算干净,也没有多说什么,就让二强带着江六他们到他们租房的地方搬他们的行理过来,我一个人去了书房,一个人呆呆的坐下来,想一些事。我一个人在书房没坐多久,就听了有人叫门,我感到奇怪,二强他们出去也没多久啊,这么快就回来了?我一个出去开了门,却不是二强,而是江公子,我就迎上去和他打招呼:“大哥,你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你不家里多陪一下你的家人\\\"?江公子是和江管家一起过来的,带了一些礼物过来。江公子说:“老弟你真是的,搬出来也不用那么急啊,我还以为你起码也在我那里住一段时间呢,你的房不用收拾一下吧”?“大哥,我这个人对这些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可以住人就可以了,何况江管家也帮我找了两个人过来帮我做事,我就可以边住进来,边收拾了,我也想明天到工部看一下是什么情况,好了,大家到里面坐吧,别站在门口了”。我们进了屋子后,就和江公子到了我的书房,没办法只好一个人烧水泡茶了,好不容易才把茶泡出来,倒了一杯给江公子,说:“大哥,回来京城后是不是想清楚以后做什么了?你的那个书坊还是可以继续做下去,只是不用全部精力去做书坊,你还是可以做一些其他事的”,江公子回我说:“我也是这样想的,现在书坊那边也算是稳定的,所以就想做一些其他事,这不过来你这里和你商量一下,我也相信你的点子比较多”,我跟着说:“要不这样,我也是初到京城,等一段时间后,我看一下这里有什么好做的行业,而且还没有其他人做,或者我们可以做,其他人却做不到的,你自己也留意一下,我有时间也帮你留意一下,还有就是我估计这段时间刚到京城做事,上头应该不会安排太多事给我做,我想再写一本画本给你们书坊,让你书坊这几个月有一个好的收入”,江公子听了后一脸期待的说:“这样啊,这样也可以的,我也正好借你这本画本打开我在京城的知名度,以前那三本画本虽说京城也是很热销的,只是我常常不经京城,所以京城里只有熟人才知道我这一号人,其他人就很少清楚我是谁了”。我接着说:“那我就准备一下,我不打算写武打画本了,我想另外一个题材来写,还有就是,大哥,你可千不要泄漏我是这画本的作者,实在是枪打出头鸟啊,我可不想做什么出头鸟。”江公子接着说:“这个没有问题的,我肯定做得很好的,以前那种武侠画本,我们是从来没有见过的,都觉得很新奇,只是和你一起在清州露了一下面,我估计现在都没有谁记起你是《射雕英雄传》的作者了”。我想了一下又说:“大哥,我明天就去工部报到了,我心里还是有一点忐忑不安的,毕竟我以前只是一个村野小民啊。只是我也是想把我知道的东西回报国家的。”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喝茶,过了两个时辰,二强就回来了,把江六他们的行李也带回来了,我让他们先安顿下来,然后就让他到附近集市去购一些日常用品和吃食回家。这些事都让江六去做,他老婆就在厨房做就好了,二强就跟着我身边。我也没有留江公子在家里吃饭,实在是家里有一些不方便,什么都没有。江公子走后,我就回去书房想一下刚刚答应江公子的事,重新写一本画本,不知写什么好啊,要想吸引人的话,前世自己看过的四大名着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那一部比较好一点呢?自己还是要细想一下才行。现在这个平行空间的时代,整个社会都算是安定的,没有太多的内部矛盾,也没有太多的外部骚扰。像这种和平年代的社会环境我个人觉得还是《三国演义》好一点,,整个部小说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以描写战争为契机,讲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