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3章 我要辞职

    高卫国回到家,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小窝舒服。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虽然只是不到百平米的两室,但是,熟悉了屋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闭着眼睛走,都不会撞到。

    顺城的气温比起省城要低一些。因为是靠海的缘故,这个季节湿度要比省城大很多。

    这次去省城走得匆忙,高卫国都忘记了要关好窗户。好在这几天没有下雨,只不过家具表面有了一层浮尘。

    明天找个家政服务员来打扫吧。高卫国也懒得去收拾了,把行李箱里的衣服那些拿出来挂在衣橱里。皮鞋暂时用不到,直接把鞋盒塞进了鞋柜。

    那几个包装袋质量不错,可以做垃圾袋。高卫国准备把它们塞进橱柜下面的杂物柜。忽然看见一个袋子底下有张黑色的卡片,这才想起是那个王曼妮给的联络卡。卡的正面是一串金色的数字,应该是序列号。背面有几行字和一个二维码。二维码的旁边,还有一串数字,是用笔写在了背胶条上。

    高卫国想着扫码加入客户群也不错,万一以后换季了,自己需要什么东西,可以让商家送货上门。于是拿出手机扫了码。

    扫码以后自动加入了一个客户群。高卫国给自己的群昵称改为“黑骑士”,想了想,又把自己的出生年份加了上去,于是成了“黑骑士1971”。

    刚刚改好,就见群里发出来好几个礼花弹的图案。

    “热烈欢迎黑骑士1971进群,我们的大家庭再添新成员。”

    这应该是群主或者管理员发出的消息。紧接着,同样的话被复制了十几条。高卫国看了一下发言人的昵称,都是店里的工作人员。

    突然,一条不一样的消息发了出来:“新人进群,老规矩,爆照、发红包。”

    高卫国看了一下发消息的人的昵称“西贝是个小宝贝”,这明显就是一个年轻女孩的名字。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高卫国也开始发言:“爆照没问题,发红包怕是会破产。”

    “大叔,你都进这个群了,就别想装穷。消费金额不足十万,店家是不会给你进群的。”小女孩显然很懂的感觉。

    “同上!”

    “同上!”

    ……

    “西贝是个小宝贝”说完这话,后面立刻跟了十多条。看来潜水的人嗯还不少。

    高卫国先发了个“囧囧”的表情。看了一眼群成员,足有一百九十六个。于是发了一个自认为比较帅的半身照,然后发了嗯一个十九块六毛钱的“人均包”上去。

    红包被抢得很快。但是,高卫国发现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去抢,应该是有相关的规定吧。

    “那不是发多了吗?”高卫国想。不过没有领取的红包,24小时后会退回来的。心里又舒服了。

    “大叔你太抠门啦,”西贝带头声讨。

    “同上!”

    “同上!”

    ……

    满屏又开启了复读机模式。

    “嘿嘿,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关照。咱们先建立一毛钱的关系嘛。”高卫国调侃道。

    说完之后,发了一个“一毛也是爱”的表情过去。

    “大叔,虽说一毛也是爱。但是,我们更爱大团结。”西贝总是第一个发言。

    “同上!”

    “同上!”

    ……

    “我严重怀疑我进了传销窝点。为什么话术都一样?”高卫国打趣说。

    “被你发现了!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你就从了吧。哈哈”西贝发消息说。

    “同上!”紧跟着就有人发消息。

    “停,停。”高卫国赶紧发消息制止复读机模式刷屏。

    “西贝,算你狠。”高卫国发出这个消息,随即连续发了五个两百元的红包上去。

    又是一千块钱没了,今天不能再花钱了!

    又是一顿抢红包。让高卫国想起了他在公园门口喂鸽子的场景。不由得觉得挺好笑。这个群里哪会有穷人?嗯但是,这么热衷于抢红包,无非就是无聊,找乐子罢了。

    “大叔威武!”

    “大叔够意思!”

    “大叔求私聊!”

    “大叔能再发一个吗?我居然才抢了两毛钱。呜呜呜……”

    高卫国果断选择对此视而不见,设置了群消息免打扰模式,不再跟他们扯淡。

    给李娜发了个微信消息,告诉她自己回来了。给她买了礼物,问她晚上有没有时间一起吃个饭。

    等了一会儿没见回复,高卫国脱吧脱吧,光溜溜去浴室洗澡。

    洗完澡出来,换上干净的衣服。高卫国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中午在段红梅那里简单吃了一顿工作餐,这会儿已经快五点半了,也该吃饭饭了。

    不知道李娜在忙什么,一直没有给自己回消息。

    套头体恤衫,肥大的沙滩裤,人字拖。高卫国就觉得,在夏季,这样的一身穿搭是最舒服的。

    他溜溜哒哒地往外走。这个小区不是那种封闭式的小区。只是因为前阵子的特殊原因,四面都围上了绿色的铁网。只留下东、南两个方向的出入口。

    东门那边有几家小吃店。

    高卫国不吃外卖的时候,经常来这里的一家“高原牛肉拉面”吃饭。老板是青海那边的人,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两个儿子。大儿子看上去也就刚成年的样子,见人就腼腆地笑。小儿子十二三岁,好像也不上学了,跟哥哥一起充当服务员。最神奇的事情莫过于大儿子居然有了媳妇,应该也是他们当地人。还生了个女儿,今年也有两岁多了。七口人靠着这家店,日子也算过得去。

    “老板,一碗细条子。”高卫国进店坐下以后,随着大儿子喊。

    “还是大的?”大儿子笑着问。他对高卫国是熟悉的。

    “嗯,多加一块钱牛肉。”高卫国说。

    店里有“大碗面”和“小碗面”两种规格。自己每次都吃大碗的。唯独让高卫国吐槽的是,他家的牛肉切得薄如蝉翼,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高卫国几年前曾经去兰州处理过一次事故。兰州的牛肉面是真的香。牛肉片切得有一元硬币那么厚,很有嚼头。

    “生意怎么样?”趁着面还没好,高卫国开始扒蒜。

    “马马虎虎。刚刚回来几天嘛。”大儿子笑着说。

    高卫国倒是没注意过,原来前阵子他家也关门了。

    “你媳妇呢?也回来了?”高卫国还记得那个头上总是包着围巾,长得很漂亮的女人。严格来说她还是个“孩子”。

    “月亮花也回来了。在楼上看着孩子。”大儿子说。

    这家店是个三层楼的门面房。下面两层是面馆,最上面的第三层是他们一家人在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