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2章 红叶寺中

    回了客栈,几人梳洗完毕,吃过晚饭,定好了明天红叶寺一行。天将黑的时候,杨洛又开始了每天的功课。跟着李开、燕云飞练习了这么久,杨洛感觉自己进步不小。但伤势还没好利索,不敢发力去练。就每天一刀一刀的比划着李开教的招式。直到一身大汗,湿透了衣裳,才停下手。

    第二天一早,几人早饭过后,收拾妥当,乘车骑马,直奔红叶寺而去。清晨空气清新,街道上为了生活奔波的人已经忙碌了起来。杨洛赶着车,看着来去匆匆的行人,心中不免暗自感叹,自己应该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生活不得不加快脚下的步伐。

    出了城十余里地,便到了地方。山脚下搭了几个草棚,是给行人休息用的。几人到的时候,棚子里已经有一辆马车停在那,一个青衣车夫坐在棚子里看着马车。马车不大,看装饰像是辆女子的用车,也不知是谁一大早就来上香。站在山脚看去,山上尽是枫树,大小不一。可以想象当枫叶变红那景色该是多么的壮观。

    李开对上香拜佛没什么兴趣,加上陈王身边又有燕云飞在,就留下照看车马。陈王当先,带着三人沿着石头铺的山路向上走去。山路并不难行,没多一会,一座寺庙就出现在几人眼中。

    看样子寺庙不是很大,隔着黄色的围墙只能看到灰色的大殿屋脊。大门开了一半,黑底的牌匾上有‘红叶寺’三个大字。一个小和尚站在门内迎客,见到众人,双手合十,口中念道“阿弥陀佛”。几人也是合掌还礼,进入院中。小和尚很有眼色,见陈王衣着不凡,一看就是非富即贵,领着几人来到大殿前。

    寺庙院内地面是青石铺地,干净平整。大殿建的甚是雄伟,灰砖红柱,看上去很新,应该是新刷过漆没多久。这会还早,院里没人。前面就是供人拜佛的大殿,后面还传来念诵经文的声音,应该是庙里的僧人在做早课。梵音阵阵,令几人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下来。

    陈王和杨仪整了整衣衫,进了大殿礼佛。燕云飞草莽出身,一直生活在山上,哪信这个。杨洛就不知道拜佛是咋回事,也是不信。于是,两人留在殿外等候。

    “云飞哥,为什么要拜佛啊?”杨洛随口问道。

    “我也没拜过,也就是求菩萨保佑自己心想事成呗。”

    “求这泥塑的菩萨有用?”

    “求得心安罢了。现在天下佛教盛行,许多百姓为了求得菩萨保佑不惜耗尽家财也要给寺庙捐些香火,有用或是无用谁知道呢?看这个寺庙殿宇修的这么精美,想来这里香火很旺。”

    “是啊,大点建的真好,他们赚银子可真轻松。”

    “你啊,就知道银子。寺庙不光有香火钱,还有寺产的。就是归属寺庙的田地,没有赋税的。”

    “哦,和尚也种田?”

    “怎么会!跟乡下的地主一样,田地交给佃农去种,寺院收租的。还不用给官府交税,所以寺院通常都很富有。”......

    两人正站在殿外闲聊,旁边一个偏殿走出两个女子。两人的眼光瞧了过去,停下了交谈。当前女子一身白色衣裙,身材不高,体态轻盈,脸上带着面纱,看不清模样。两道柳叶弯眉,双瞳似水,莲步走起来娉婷袅娜。。后面是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孩,圆圆的小脸,看样子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身绿色衣裙,年龄看上去不大。

    杨洛两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令人心动的女子,虽看不到模样,但就是这婀娜多姿的身形就紧紧吸引了两个少男的目光。两人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白衣女子,像是要穿过面纱看清里面玉人的脸。白衣女子像是有什么心事,微低着头,没有注意到两人,转身进了另一个殿里。。后面的丫鬟看到两人色狼一样的眼光,睁圆了眼睛,狠狠瞪了两人一眼。紧接着以手掩口,‘呵呵’笑了出来。杨洛两人同时俊脸一红,转过头来。紧接着就听到一声“翠儿,佛主面前,不得无礼。”声音如娟娟泉水一般,沁人心扉。刚刚缓过神的两人又被勾动了心弦,恨不得上去摘下面纱,见得美人真面。两人顿时都沉寂下来,细细回味。

    陈王和杨仪出来,就看到两人面带桃花之色傻笑着站在那。他俩很纳闷,走到近前,杨洛两个竟是没有反应。杨仪开口到:“你们两个怎么了?一幅魂不守舍的样子。”

    杨洛、燕云飞这才有所反应,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是面色一红,杨洛挠了挠头,呐呐的说道:“没、没怎么。你们拜过了?”......正说着话,目光里又出现了两个女子的身影,两人一前一后从刚进的殿里出来,刚好落到杨洛、燕云飞的视线里。两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被吸引过去,白衣女子还是微低着头,没看这边,而后面的绿衣丫鬟看着两人还那副色眯眯的样子,不禁对着两人抛了个大大的白眼,随后跟着白衣女子,进了另一个殿门。

    陈王、杨仪顺着两人呆滞的目光也看见了两个女子,明晓了两人这副模样的原因,不禁的都笑出声来。杨洛俩面色一囧,脸色更红。

    “哈哈,你们两个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有什么可丢人的,我们等上一会儿,等她们出来,打个招呼。”陈王见到两人的样子,觉得有意思,开口调侃两人。

    两人哪能真等,杨洛连忙开口:“不用了,王爷,我们去外边山上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