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卷一:郎骑竹马来 第二十三章 禁足

    和十三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乾清宫。暑气还未散去,夕阳斜斜地照在地上,一片炽热。我回头望着乾清宫,高大巍峨庄严肃穆的宫殿今日让人心里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悲愤。

    十三走了两步,忽然屈膝跪在地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我一惊,随即明白十三磕头的方向是敏妃从前的寝宫,心里一阵绞痛,伸手想要拉他起来却怎么也拉不动。正想说什么,伏在地上的十三忽然发出一阵低沉的哀鸣与啜泣,声音沉痛而绝望,令人窒息。

    我凝视着十四,这才感觉到自己也像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整个人只剩下沉痛和无奈。松开十三的衣角,一屁股坐在十三身旁的地上,捂住脸泪水就从指缝里泄了出来。没有用,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帮不了自己,也帮不了怡宁,一切都是那样的绝望。

    哭了一阵,忽然听到十三轻声唤我。

    我抬起头,他拿着一块帕子蹲在我面前,他的眼睛通红,却勉强笑望着我,“你瞧你,哭得这么丑。”顿了顿又道,“你帮我去看看怡宁吧,我现在……没脸见怡宁了。”

    十三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看着他颓丧的神色,默默点了点头。

    我一面慢慢走一面努力调节着自己的情绪,不多时便到了怡宁居住的小院子。跨进院门前抬头看到匾额上康熙题的字,“柳暗花明”,我心中冷笑,平日并没有仔细看过这个匾额,今日注意到了,果然是柳暗花明,除了讽刺还是讽刺!

    才刚进院子,就听到一阵笑声,拐了个弯看到几个小丫头拍着手嬉笑。怡宁穿着大红的裙子坐在秋千上,秋千已经荡得很高,却还是一个劲地叫着“使劲”,红色的裙子兜了风,飘飘摇摇的,竟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我看在眼里,耳朵里也全是怡宁银铃般的笑声,于是也不由自主地笑了,心里的抑郁竟散去大半。

    怡宁坐在秋千上已经看到了我,马上笑着转头吩咐推秋千的丫头扶住秋千。

    我跟着怡宁走进屋子,宫女很快便奉上茶来。我啜了一口茶,站起身来踱到窗前,案头是一幅刚刚画好的牡丹,墨迹尚未完全干透,画工细致笔法深厚,很见功力。

    我转头看着怡宁笑,“我只知你精于琴艺,竟不知你的画工也如此精湛,你跟十三到底是一母所生的兄妹,画画都是极有天赋的。”怡宁微微笑了一下道,“画画是十三哥教我的,外面的秋千也是他找人给我做的。”

    我听了心里很难受,十三和怡宁兄妹情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妹妹远嫁塞外,大漠茫茫,情何以堪?怡宁低头喝了口茶,看着我道,“我方才已经听说下午的事情了,谢谢你在皇阿玛面前替我说话。”

    我笑着叹了口气道,“怎么今日这般客套起来,跟我还用说这些?再说了……我根本就没起到什么作用,哪里值得你谢。”“谢还是要谢的,紫禁城这么大,肯为我说句话的人能有几个?”怡宁笑着摇摇头,神色十分平静,又慢慢道,“你们也不用放心不下我,我这个人身子孱弱,本就不是能够长久的,如今能够走出紫禁城去看看塞外的风土,倒也是一件幸事,又有什么好难过的。”怡宁话里倒有几分劝慰我的意思,只是话说得有些快,微微喘了口气。我看着她隐隐可见血管的皮肤,心里越发酸了,一时间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两人沉默了一阵,我忽然想到了舜安彦。怡宁一脸迷惘地坐着,她一定也想到了那个人,最终将天各一方,一生难再相见的人。

    屋子里静静的,忽然有些凄凉起来,这时怡宁又开口道,“花楹,我并没有什么怨言,生在帝王家原本就有许多的无奈,今日之事早在意料中,只是求你应我一件事。

    我见她神色少有的严肃,便也正色道,“你说便是了,无论什么事,我一定勉力而为。”

    怡宁叹了口气,“你一直和我哥相谈甚欢,大家都以为你心里喜欢我哥,那时我很高兴;后来知道不是,我还失望了很久。”她看着我,忽而俏皮一笑,又道,“也许你将来能够愿望成真,当了我的四嫂,这样也很好,因为我知道四哥哥也是真心疼我们的。”

    我听了脸微微有些发烫,不自然地笑了笑,嗔道,“你们兄妹怎么都好取笑人!”怡宁俏皮地冲我眨了眨眼,道,“你说的,到底一母所生嘛。”

    我看着怡宁鼻子上有几点小小的雀斑,因为她的表情而变得异常生动起来,这时的怡宁,和那个面色苍白神情端庄的公主已经完全搭不上边了。笑了一阵我渐渐伤感起来,四嫂,多么遥不可及的一个字眼,我能够奢望吗?怡宁,她并不知道那日我已经被她的四哥哥干脆地回绝了。

    怡宁见我的神色忧伤,便也忧郁起来,她也知道我面前的路仍是一片漆黑。怡宁叹了口气,慢慢道,“花楹,你和四哥哥的事我帮不了你,除了皇阿玛,谁也帮不了你。”

    我勉强笑了笑,又正色道,“你说要我应你什么?”怡宁点点头,“花楹,我哥心肠虽然很好,可是疾恶如仇,性子又急,容易生出事端,你们一定要帮着他,护他周全。我们额娘去世得早,什么事都是我哥替我出头,我真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