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卷三:曾经沧海难为水 第六十五章 南巡,不羡仙

    第二日康熙带着众人拜谒明孝陵。拜谒明孝陵是康熙每次南巡的节目,从前是为了笼络汉人遗民,后来就逐渐演化成思古叹今。康熙喜欢带着阿哥们拜谒明孝陵,他一直觉得明朝的皇子太过懦弱昏聩,且皆是因为皇子不涉政务而至,大约是受了这点启发,康熙很注意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儿子,如今阿哥们个个出类拔萃,他怎能不心生欣喜?

    拜谒过明太祖,我独自在殿前的空地上漫步。看着一座座红墙黄瓦的方城、明楼,看着汉白玉砌就的功德碑、神像,忽然产生了一种近乎凄凉的情绪。心里闷得慌,便慢慢踱到一块高地上,这块高地的位置极佳,似乎整个钟山都在眼中,树木葱茏,松涛阵阵,说不出的雄浑悲壮。我怔了怔,便独自看着眼前的苍松翠柏发起呆来。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身后响起胤禛淡淡的声音,我回头正见他慢慢走近,他的脸上波澜不兴,看着我的眼光却十分温和。我微微一笑,又转头看向前方,慢慢道,“看到一代英主如今也就一抔黄土,心生感慨罢了。人有这么多的欲念,其实正是因为欲念才有了苦闷和烦恼,你说到底值不值得呢?”

    胤禛看了我一眼,神色中有一点疑惑,半晌道,“你本不是寡淡的人,不过看到皇陵才产生想法。其实人人都说禅,真正能解禅意的人并不多。我倒以为佛并不是让我们这些世俗之人也不争,而是不要妄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了目标心里自然就安静了。”

    我暗暗琢磨着胤禛的话。他正举目环视着钟山山麓,山麓层峦叠嶂,蓝天下白云依偎在延绵起伏的山峦间,山上的草木茂盛,郁郁葱葱地覆盖着群山,使得这座山麓更加苍翠雄伟而大气蓬勃。胤禛看着看着,神色逐渐凝重,眼睛也是极深极深的墨色,他的眼神渐渐骄傲起来,还带着令人心悸的狂热,这片大好河山仿佛竟成了他的背景。我看着与群山如此融洽和谐的胤禛,心中微怔,一时间似乎突然明白了些什么,不是不争……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想法,原来他的心里装的是整个江山!

    我微微笑了一下,胤禛侧颜看着我,见我了然的神色也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半点的掩饰。我们并排立了一阵,忽然听到十三在远处高声呼唤,“四哥、花楹,皇阿玛叫回了。”

    我抬头看了胤禛一眼,心里忽然不舍起来,他看着我淡淡地笑着,道,“一曲深幽破魔障,半页天书渡迷航。你有空看看佛经吧,看了心里会静下来。”

    离开明孝陵已经到了晚膳时候。

    康熙看着众人,笑道,“朕请你们吃顿饭。”康熙的笑容很舒展,众人相互交换了眼神,也都笑了起来。曹寅躬身问,“万岁爷,可是那家‘不羡仙’?”

    康熙笑着点头,又对曹寅道,“要间包厢便是,莫要扰民,也让朕的儿女们看看市井生活。”

    “不羡仙”是一座三层的酒楼,就建在秦淮河边,夜色渐渐降临,整个秦淮河两边店里的灯都亮了起来,河上不时有花船划过,这些花船上也是张灯结彩,一派富贵华丽的热闹景象。

    众人立着看了一阵,便往酒楼里走去,岂料上才走到门口,就被这酒楼的人声鼎沸给吓了一跳。我心中暗暗琢磨,这江南的富庶繁华真是随处可见,北京城里也有这样热闹的酒楼,但那毕竟是北京城,天子脚下,而这里的热闹却是真实地反映了此地的富足程度。

    掌柜看到曹寅,忙露出诚惶诚恐的表情,亲自把众人迎至包厢。待到坐下来时,小二已经恭恭敬敬地拿了菜谱上来。路上听曹寅对这“不羡仙”做了介绍,原来这是南京做淮扬菜最好的店。我打小好吃,心里的馋虫早被勾得蠢蠢****,只是睁大眼睛等着康熙点菜。

    康熙却合了菜谱,笑道,“我今日也是带儿女们来饱口福,就点你们的招牌。”小二诺诺地点头,于是康熙闭着眼睛,开始悠然地点菜,“盐水鸭肫、炖苏核、炖生敲、生炒甲鱼、丁香排骨、清炖鸡子、金陵扇贝、芙蓉鲫鱼、ju花青鱼、菊叶玉版、金陵盐水鸭、翡翠虾斗、叉烤鸭、叉烤鳜鱼。另外再上些你们的特色小吃,鸭血粉丝、糯米藕、软香糕、猪油芙蓉酥,还有那个臭豆腐。”

    康熙流利地报了一串菜名,一屋子的人都呆呆的,小二记完伸手抹了抹额上的汗,笑道,“老爷真乃神人,小的还从没见过您这样的客人呢。”康熙哈哈大笑,看着我们狡黠地道,“这些菜是楝亭一道一道解说过的,焉能不记得?”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我笑嘻嘻道,“阿玛,您都倒背如流了,花楹可是听都没听过,您今天可得好好请孩儿们吃一顿!”康熙听了还是笑,骂道,“厚脸皮的丫头,这些菜还不够么?你若是还想吃,须自己报了菜名来!”

    众人都把目光聚在了我的脸上,十四看着我无奈地摇摇头。我缩了缩脖子,眼睛转了转,对康熙笑道,“那孩儿就真的厚脸皮了。”言罢才对着小二道,“那就再加三个菜,蟹粉鱼唇、蝴蝶海参、清汤鱼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