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52章 天公不作美

    【ps】:求收藏!

    七日之后,长安城。

    重又置身于大唐国都,江采苹百感交集。距上次与采盈前来盛都采购药材的时候,前后相隔才只半月有余而已。然而,虽说仅是相差数日,城中景况,却已然焕然一新。

    整座皇城,之前所沉重笼罩的阴霾气息,显而易见消减了不少,单是从过往行人的音容面貌上,便可瞧得出,人人话语间明显挤上了分喜上眉梢之意。如是,放眼望去,就连踩踏于脚底的这座城池,看似亦像极即将迎来专属于它的某种欣欣向荣之气。

    只是,种种细节睹见于眸,对于江采苹而言,实质上根本就并无多少异样之处。之于其,唯一迥异的,只有一样,亦即——上回来长安,其尚为自由之身,但此番,其已是身不由己之躯。

    “隆~隆隆~”

    青天白日下,头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野,冷不防竟突劈一响雷鸣。紧跟着,便是一阵更甚于一阵,晴雷的巨震;刹那间,片片厚密的低云,亦由城廓之外的天际方向,从四面八方急遽席卷向皇城中心方位而来。只眨眼的工夫,朵云覆顶,闪雷滚滚,暖阳阴消,城廓内外就已被遮蔽得灰暗一片。

    突如其来的这幕巨变,登时扫了形形色色街头行走者的兴致,适才本还称得上有够热闹非凡的街巷,顷刻间,急于收摊的收摊,忙于赶路的赶路,一时倒闹的哄乱糟糟。但迫于雨势来的过躁,亦来的凶猛,各色人等尚未来得及躲闪,才反应过神儿之际,便已被困于豆大的雨点之中。

    一场秋雨一场寒。现下的时节,早已过初秋,雨点打落在身,淋个浑身湿透倒是无所谓,较之于沦成落汤鸡,令人颇难以消受的实则在于,雨水灌浇于身上,那种冷湿的感觉,委实不怎舒服。

    “雨势过大,是否暂且先寻处地方避雨?待少时,雨势变小些之时,再行……”

    雨势如注,自然,薛王丛和高力士一干人亦免不了遭遇这场“暴”雨的冲袭。连日赶路,原以为马车驶入长安城,这一路便算是保险到家门口了,谁想才一进城门,竟摊上这么桩霉事。

    不过,也所幸这茬子事不是赶在半路上,否则,泥泞坑洼的沿途,行程势必会因此被耽搁上八九十了日。现下,尽管皇城已是近在咫尺,再只需小半个时辰的路程而已,便可行至明德门处,但行不在急,亦不可急于这一时半会儿,倘若于雨幕中额外急出点事儿,确为大误。

    “往前不远处,可是寿王府邸?”闻身旁的翊卫作询示,薛王丛皱眉略思,遂侧目向高力士。

    这一路行来,有薛王丛摆阵在前,高力士可谓轻松不少,省却了许多麻烦。无论行至何处,均早有人在俯候薛王丛,并盛情款待,诸如沿程食宿等繁琐事宜,既无需高力士费心安排,亦用不着劳心劳力破费,离京前由国库取到手的车马费,从起程到返程至今,更是分文未花,不管换做何人,想来均乐得清闲。

    “那,且去叨扰下寿王府吧?”高力士何等聪明,岂会听不懂薛王丛话外之意,依循着薛王丛口吻说着,便转头对身后随从吩咐道,“尔等且先行一步,赶往寿王府府邸,代为叩门。切记,切不可惊扰旁者,只需简单告知于寿王,让其在后门,稍予等待便可。至于其它的,不便多言,可已听明白?”

    江采苹独自静坐于轿辇中,虽知轿外正大雨哗哗,此刻,但闻高力士这般一发话,心头却禁不住打了个冷颤。

    如果史书记载未有出入,据江采苹悉,当下薛王丛与高力士口中所提及的寿王,正是当今圣人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李瑁,亦即新近才驾鹤西去的李隆基宠妃——惠妃武氏之子,且其原名,本为李清。而在历史上,这位唐玄宗与武惠妃共同生有的爱子,却是个悲剧人物。

    一切缘由,亦皆因于一个女人。

    “啊……”江采苹正径自陷于思忖,未料,乘坐的轿辇竟倏忽一斜,猝不及防之下,忍不住轻呼出声。

    由于雨势本厉,雨珠浓密,雨水濛濛,纵然才片刻,街道上却早已有了积水,稍有不平之处,平添了深浅。何况,一直在拉套轿辇的三匹马匹,亦早生疲倦,加之驱车之人雨景中本就难辨识准确,马蹄失足亦情有可原。

    可惜,与此同时,接下来,随之而来的薛王丛的一嗓门喝叱,楞是将伴于轿辇两侧的人,顿时俱吓得愈发战战兢兢:

    “仔细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