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四二 报到

    云霾低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风象刀子一样剜肉剔骨:冬末春初的天气,最让人煎熬。

    五叔挑了一担干木棒柴,有五六十斤;儿子小军挂着个旧帆布书包,背了二十来斤的米。父子俩翻山越岭冒着料峭春寒往回马岭中学赶。

    今天正月初十,是开学的日子。附近的中学撤销了,都要到乡新建的中学去读书。本来从村里到学校有一条公路,也通了车,可五叔为了省钱,就和十二岁的儿子小军徒步往学校走。山路崎岖,路面潮湿而滑。五叔和小军一身的汗。

    赶到学校时,已近晌午了。学校门口聚集了很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孩子们大都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家长们则三五成群,愁眉苦脸,窃窃私语。。

    五叔满头大汗,走到校门旁气喘吁吁地放下挑子。正举起衣袖擦汗,忽听有人低低地喊:“丁五哥,丁五哥。“

    五叔循声望去,原来是同村的黄小平在向他招手。他的旁边还有两三个乡邻,都是送小孩报名的。五叔满脸是笑,忙凑上去。

    :“都报了名哪?“

    黄小平叹了口气,无力地摇摇头。“报了名,还在这里喝西北风哟?我们几个都是缴不齐学杂费的,被拒之门外了。“

    五叔嘿嘿道:“你这人!过年少买点年货,怎么说也要把孩子一百多元的学杂费留起来呀。“

    黄小平瞪大了眼:“一百多元?我可是带了两百多元的啊。你还不知费用多少?八百多呀!“

    五叔吓了一跳,有点结巴,那汗竟象是被冷风凝住了。

    “老黄,莫不是你搞错了吧?往年都是一百多,今年怎么涨了这么多?”

    黄小平冲旁边几个人呶呶嘴:“你说得轻巧!今年规矩改了,你挑着柴背着米干什么?全部不要,现金折算,也不准走读,一律住宿。杂七杂八的,就是八百多啊。而且,还概不赊欠。”

    “怎么算的呀?”

    “怎么算?学费五十,没变,书本费一百五,住宿费二百,伙食费每月一百,至少交一个月的,建校费三百。还有什么补课费,一共八百六十元。你一百多元有什么用?”

    五叔立即愁云满面,嗫嚅着:“这么多,我上哪里去拿啊?”

    黄小平说:“要不是等你,我们早就回去了。我知道你一定要来的。你是超人的叔叔,你去说句话,求个情,学校一定会给你面子的。”

    “这样不妥吧?”五叔有点踌躇,“冬冬是不喜欢张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