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22章 六十大寿

    光阴荏苒,经历过二十多个月的掩藏和煎熬后,李闻终究还是走出了那间囚禁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公寓。

    此时的李闻,看上去白净冷峻了不少。

    他的故事早已经被人们所遗忘,即使再次提起,也仅仅是个故事而已。工程口的生意场上每天里都在发生着新鲜的刺激的故事,为人们所吸引,所议论,更何况市面上比他贪得无厌的人多了去了,数不清楚,他李闻算得上老几!

    他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这颗心是给单文韬的,因为作为曾经的老板,为自己保留了做人应有的基本尊严和体面。

    要问面子值几个钱,那是千金啊!做人嘛,不就活着一口气嘛!

    这颗心也是给林若然的,因为作为一直以来保持联系的酒友,以前给自己提供过便利,现在给了自己得以透气的窗口。

    外面的阳光明亮耀眼,照在身上暖暖的,挺好。身心有些愉悦的他,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大海的味道。

    七月初,盼了几年的孙道义终于得偿所愿,儿子大学本科毕业后接了自己的班,虽然不是那样的情愿,不过最终小伙子还是同意了。他及时地退居了二线,做起了幕后听政的差事儿。

    孙明理是行业里的富二代,新面孔,为了让儿子能认识更多的人,孙道义下了本钱,在金海岸大酒店设了酒宴,以自己六十大寿的名义,宴请海蓝摊子上的同行,一时间有头有脸的人物们都去了。

    刘裕后和林若然自然在宴请之列,作为后辈,他们不能驳了孙道义的面子,当场表示一定会照顾接班的孙明理。

    可是,商场如战场。情意归情意,生意归生意,未来到底怎么面对这个初生之犊,那是后话了。

    当其他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前途四处奔波于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双选会的时候,孙明理已是黄袍加身,成为宝元安装公司名副其实的老总。

    这就是差距。

    很多人没有开始奔跑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为了成功不努力能行吗?不行,绝对不行!

    其实,努力向上不单单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为了下一代构筑财富和地位的台阶,能让他们起步比别人高一点,更容易成功些。

    当然,磨难还是要经受的,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深刻体会人生百味,明白做人的真谛。

    佛说,人生下来是为了受苦的。

    不过,人生苦短,苦海有涯,就在彼岸,吾辈尚需努力!

    这次生日宴请会,林若然意外地见到了一个人,一个特别熟悉的人,此时这个人很低调地坐在角落里,独自品着葡萄酒。

    没错,这个人就是李闻。

    作为孙道义的老员工兼老朋友,孙道义给李闻去了一个电话,没想到他竟然答应来赴宴。

    林若然见李闻身边有个空座,便借着敬酒的机会坐了过去。

    “老哥,您可是这里的稀客啊,咱俩一年多没见了吧?”

    “林总,是你啊,来来来,陪哥喝一杯。早就看到你了,那边都应酬完了?你可是还是老样子,整个酒会你可比老孙头还忙。”

    “没办法,应酬,都是应酬。来,老哥,干了吧,我想你的酒量不会减少半分吧。”

    “还是老弟对我的脾气,来吧,干了。”

    二人一饮而尽,喝完杯中酒。

    “老弟,你这边的事情完了吧,走,我们出去坐坐,这里人多嘴杂,也不是一个说话的地方。”

    “我的事情完了,走吧,那就一起撤吧。”

    二人没有跟孙道义打过招呼就直接出了酒店大堂。

    “老哥,你看,我们是在海边溜达溜达,还是去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什么地方?不会是要带我去搓麻将吧?我怎么没有听说,在哪里?老弟引路,我请客。”

    “好嘞,老哥痛快,走着您呐。”

    二人上了林若然的帕萨特,林若然给还在孙道义寿宴上的刘裕后去了电话便发动了汽车。

    “老弟,一年半不见,鸟枪换炮了。”

    “老哥,您抬举我,这是我们刘总退下的,我开着也顺手。社会在发展,我们也要进步嘛!”

    “老弟说的对啊,比起你们,老哥可是在退步啊!”

    “说什么呢,老哥,你是在取笑老弟了,你在以退为进,韬光养晦呢,哈哈……”

    “哈哈,哈哈……”

    推开“禅茶一味”那古色古香的木质大门,穿着古朴的服务员把林若然引到了他平时常来的标有“幽香”的雅间。

    二人在茶桌前相向而坐后,林若然冲服务员摆摆手,很快香茗、茶具和茶杯被端了上来。

    以茶论道就是参禅问道,这种情形有些熟悉,李闻有些触动,可是往事如烟,不能回首。

    “好了,我们自己来吧,你下去吧,小兄弟。不要打搅我们。”林若然见热水壶冒了热气,随口安排道。

    “好的,林总,有事情您说一声,我就在门外。”说着,服务员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房门。

    水开了,林若然熟练地温茶具,置茶,洗茶,注水,浸泡,出茶,一会儿功夫,一杯散发着热气的茶汤放在了李闻面前。

    “来,老哥,品尝一下老弟泡的功夫茶。”

    李闻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只觉得香如兰桂,味如甘霖。

    “好茶!老弟这功夫茶烹得地道啊!”

    “不是我的功夫好,是茶好,这茶可是我的一个朋友千里迢迢从福建带过来的,一共二斤,我在这里存了一斤,你老哥算是有口福了。”

    “哦,是吗?那可要感谢老弟了。”说着,李闻又喝了一口。

    “嗯,的确不错,沁人心脾啊!”

    “说正事,老哥怎么出现在了孙老头儿的寿宴上,这可是老弟想不到的啊!”

    “你想不到,连我也想不到!”

    “连你也想不到?!蒙谁呢,老哥,你真能说笑。”

    “真的,不瞒老弟,我是昨天才接到孙道义的电话,说是有这么一个寿宴,我以为就是宝元的几个朋友就鬼使神差地答应了,没想到来了以后才知道搞了这么大场面。刚进来时我还有些不适应呢,你知道老哥蜗居快两年了,外面的人与我通电话的最多也就你老弟了。”

    “是吗?这就奇了怪了,孙老头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丸啊?”

    “这老哥我是真不知道啊。”

    “不说这些了,老哥,最近怎么样了,跟我说说。”

    “我?还是老样子。老哥的手机几乎两三天响一次,还是广告推销的,你说我的日子会过得怎么样?”

    “是是是,的确苦闷了点儿,得空我约你钓鱼,出来放松放松,怎么样?要不就下周天吧,我们还去那家渔家乐?”

    “别了,我知道你够忙的,一个刘伟不够你伺候的,对吧?”

    “呵呵,知我者老哥也,呵呵。”其中滋味只有林若然知道,此时也只能用“呵呵”一带而过了。

    点明不点透,这是生意场的规矩。李闻见状,连忙换了一个话题。

    “听说明岛的那个项目又被老弟搞定了,与蓝色港湾有的一比吧?”

    “老哥倒是消息灵通啊!也怪风和房地产公司太小,摊子铺得大了点儿,资金链断了,否则也不一定是老弟的活儿。”

    “你的公关手段我可是领教了,老哥相信,即使是风和继续开发那个盘子,项目也跑不出老弟的如来神掌的。”

    “老哥抬举了,抬举了,在你面前,我可是一个后辈啊,只能望您的项背,哈哈……”

    “你小子嘴巴永远这么甜啊!不过老哥听了很受用,不,很享受。你一定前途无量!来来来,老哥以茶代酒,敬老弟一杯。”

    “来来,借老哥吉言,干了!”

    “哦,对了,老哥,我还要感谢你一件事情呢,你看,我都忙忘了。”

    “你说的是方圆的事情吧,不足挂齿。”

    “那哪能呢!老弟可要感谢老哥的那通电话啊,方圆的事情我可是听刘锦城说了,多亏老哥,否则刘锦城那小子还不得让方圆和他的手下们啃几层皮下来!”

    “老弟,你还别说,方圆做得的确过分了,赚点沙子款就行了,还要事事插上一脚,那就不应该啦!你的事情就是老哥的事情,也亏了方圆念及旧情给老哥我面子,呵呵。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不要放在心上。”

    “这样吧,改天,改天,老弟安排你一下,老哥不要推辞。”

    “别了,我现在是吃斋念佛,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你呀就饶了我吧。”

    “老哥可是正当年的年纪,可不能看破红尘啊!要不到我们公司?当个技术顾问也好,凭老哥你在海蓝市的人脉,那自然是没得说啊!怎么样?另外,这顿饭我可是记下了,老哥什么时候有空我随时奉陪。”

    “好,好,吃饭的事情也难为你了。至于到裕达公司,呵呵,老弟,有你在哪有我的饭碗啊?!这次你是真抬举老哥了,我还想继续休整一段时间再说呢。”

    李闻委婉谢绝了林若然的邀请,林若然也不想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深入,毕竟逢场一说,不能当真的。

    就这样,二人品着茶,聊着天,不知不觉已是晚上十一点。

    当他们出了“禅茶一味”的时候,二人的酒早已醒了。李闻告别后自己拦下一辆出租车一溜烟就走了。林若然呢,一看时间还早,就打了车直奔林雅那里,现在虽然请了保姆,但他心里惦记着孩子,去了看一眼才能放心。

    两个家庭,他是要兼顾的。

    而此时已经回到家的孙道义,斜躺在太师椅上闭了眼睛放空自己,今天晚上他喝了不少,一为自己,二为儿子,三为宝元,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为了儿子的前程和家族的兴旺,他也是拼了。

    其实,孙道义这次借着六十大寿的名义把李闻请出来,是有他的用意的。

    自己的精力越来越不济,而孙明理呢,刚刚大学毕业,虽然专业是工程口的,可学到的知识毕竟只是皮毛。况且,老总的位置,那是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的,比起在生意场上已经打拼了十来多年的刘裕后、林若然他们,他仅仅是个雏儿,嫩葱一棵!

    虽说自己能在幕后帮衬着做些什么,可是孙明理身边没有得力的干将是不行的。

    老谋深算的他自然想到了曾经为自己效力的李闻,虽然此人因为经济问题被单文韬革了职赋闲在家,可是并没有在面上进行查办,这就为此人东山再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他相信经历了那次人生重大风波的李闻会汲取以往的教训,能够洗心革面,重提振作,而此人此时缺少的是一个平台,一个展示自我证明自我的平台。

    而他,正是要给他平台的人,他需要他的技术和管理才能,他要成为成就他的人。

    纵观李闻,监理干过,乙方干过,甲方干过,可为沙场老将,想当年如日中天的时候,手段之老辣,不也是把刘裕后,林若然之流搞得团团转,没了半点儿脾气。

    当然,李闻曾经在公司业务关键时因为个人发展舍弃了宝元,又在双方合作时明码标价,的确有些过了,可是这些并没有给宝元公司本身带来太多损失,何况他还在当权时给自己提供过便利。

    这些,孙道义都记录在心中的账本上。

    看着儿子稚嫩的肩膀,如何能够扛起宝元这面即将没落的大旗,他心里是没有底的。所以,只有请来能人,为宝元下一剂猛药,才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么怎样约束李闻呢,他是在经济上出了问题,那就用经济手段来约束他,要给他股份,让他有责任感和获得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助儿子一臂之力!

    孙道义了解过,从文韬离开后的李闻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所以就借着这次自己大寿的机会让他露一下脸儿。圈子里都是熟人,李闻的出现,自然会引起各方猜想,至于这个人为什么此时出现,为什么出现在了自己寿宴上,只有孙道义一个人清楚。

    李闻肯露脸儿,说明他不甘寂寞,这个心思,老成持重的孙道义还是能够看得明白的。

    棋是要一步一步走的,有了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没有破绽,亦步亦趋,方能胜利。

    下一步就是约个时间面谈了。

    谈什么?当然是谈条件了。

    孙道义把约谈的地点选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那是有深意的。一来作为面试来考虑,让李闻有压力感和敬畏之心,让他明白这个机会是他孙道义给的,不是别人。二来,在宝元呆过几年的李闻,对他的办公室再熟悉不过了,到了这里就是到了家里,把他当自己人看,让他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要为宝元服务,不能有丁一点儿的外心!

    可让一个外人没有外心,太难了!

    被孙明理引进总经理办公室的李闻有些吃惊,他以为孙道义又找他来叙旧,没想到此时的孙道义西装革履,一本正经地坐在老板桌后面的老板椅子上。

    “明理,给你李哥,不,李总,李总,哈哈,沏茶。”孙道义一见李闻进了屋,连忙从老板椅上起身迎了上去,一把拉住李闻的手坐进了沙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