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2章 设伏


    庞泰手插裤兜摇了摇头,瘪着嘴答道:“cgc所有娱乐项目的海选基数必须要求大于五千人,你稍微想一下也能知道,这次参与安全防备工作的人至少占了一半身处部队底层的军人,要在剩余十几万人里找出五千名脑机接口使用者,可不就得统统拉去赶鸭子上架吗?”

    “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就非要增设这么个项目?而且这次防备工作确实把排场做的太大了,哪怕是要核查所有运动员的id数据,也没必要去找十几万名志愿者吧。”

    “情况你也大概清楚,源点病毒现在是个烂摊子,安委会能做的就只有虚张声势。”庞泰接着解释道:“这些志愿者们不仅承担秩序维护工作,还得在每场比赛核验选手id,甚至要在各个现场关注一些可疑观众,总之任务量是真不少,可能到时候还需要临时增派人手。”

    “维持秩序实在没什么必要吧,这又不是在现实世界,一切不都有后台技术人员管控吗?”安集仍然费解道:“而且咱们知道,那个病毒的爆发时间小于一微秒,万一真的被恐怖分子再次攻击,这么短的时间里也不可能做什么有效措施啊。”

    “你是不是觉得,安委会做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表面功夫都是在浪费资源?”庞泰说着,忽然露出一副思索的神情:“如果真要从技术层面来说,其实这一切安排也还是有依据的。”

    “什么依据?玄学吗?”安集想起一句网上最近流传的段子:“安委会,旗帜展,病毒闻风就丧胆?”

    “别扯那些,我是说认真的。”庞泰四下一瞅,点了支烟便切换到二人的私密通讯频道:“具体方案是我们从孙莹莹的研究方向里无意间找出来的,根据统计学原理。”

    “孙莹莹?她不是一直觉得没进展,感到无聊就早早退出调查了吗?”

    “哎呀,这姑娘忽冷忽热的谁也摸不透,可能又是头脑发热吧,那天她忽然找到我,提出了一种设想:既然现在安委会手里一直没找出病毒原文件,那再怎么去研究那个报废服务器也没意义,不如在全网范围内设置捕捉器,等待病毒下一次爆发,说不定能截获其爆发前的详细数据。”庞泰一边解释,一边展示出某个神秘文件。

    “它的体积也很小,就像一个高速照相机,能记录下极短时间内的服务器数据波动。就像上次咱们在081号服务器做的现场还原一样,数据会保留在捕捉器使用者的闪存里。”

    “捕捉器?既然已经做出这种程序,它为什么不直接设置在服务器内部?”安集这话还没说完,他自己忽然想到了答案:“哦对了!之前我自己也说过,这种病毒的爆发是基于服务器内观察者的视角,所以它必须与使用者绑定,设立在服务器里意义不大。”

    “对的,所以我才说,这个方案是基于统计学。我们只要有足够的志愿者,均匀散布在服务器各个角落,总会抓到相对完整的一套数据出来。”

    庞泰的解释已经足够详尽,但安集稍微思索,另一个关键问题又出来了。

    “这不依然是马后炮吗?安德烈说过,对方在没完全掌控源点病毒之前,绝不会轻易再次使用。等下一次爆发,恐怕就该考虑怎么和德罗巴谈条件了,捕捉它还有什么意义?”

    确实,这就像上世纪的第一颗核武器,等对方下手的时候,再去研究这东西是绝对来不及的。它爆发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会回到谈判桌上进行。

    “别这么死脑筋,亡羊补牢虽说是一种被动战术,但咱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庞泰摊开手直说:“如果恐怖分子真打算在cgc大赛过程中使用病毒,也是存在两种情况的,毕竟这么罕见的机会并不多,德罗巴肯定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或许他们也在这一个月的拉锯战里失去了耐心。哪怕他们的研究进展也不顺利,但谁也说不清,这些人会不会为了打破僵持,宁愿冒着风险再次将其使用出来。”

    看来这所谓的防御措施,其实也只是一桩赌局,安集听了不免苦笑:“哎…这不是侥幸心理吗?为什么主动权永远在别人手里啊。”

    “我也不清楚安德烈怎么想的,但他当时那番话总归没错:面对恐怖分子,必须把一切后果考虑到最坏层面,因为他们绝对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心理准备。”庞泰说完,自己都忍不住吐槽:“这家伙有时候也是双重极端人格,当初那场听证会上,就和现在的态度截然不同。”

    此话不假,自从阿尔伯特的潜伏计划失败后,安委会内部出现奸细的消息已经逐渐传了出去。几年内制定的这些所谓安防策略已经如一纸空文,现在安德烈明显把重心放在袭击之后,要在病毒爆发这种极端情况出现之前想出新的应对办法。

    而且以安集对安德烈的了解,他现在心里甚至有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测。

    本届cgc按理说不应该如期举行,重振民众信心这种说辞在安全问题面前其实不太能站得住脚。但安委会依旧要让它办得热热闹闹,甚至提前解除了徽州机房的一级警戒,这完全是让数百万人冒着未知风险。

    如果袭击不幸发生,就算真的能获取病毒的原文件,其代价未免太大了。

    现在想来,这一届万众瞩目的盛会,似乎有一种设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