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0章 粮草辎重到

    就是一地的鸡毛!

    方孝孺来辞行了!

    如果方孝孺不走,王府文相这个位置,他是给留着的,但很可惜。

    若说训斥修正方孝孺根深蒂固的想法是矛盾的开始,那么他对待马家的方式便成了矛盾的爆发。

    马家跟方孝孺有什么关系。

    八竿子都打不着一毛钱的关系。

    但马家和方家有一个共名词。

    名门望族!

    像程立时,刘刚这些人,是没有资格当官的,要不是老朱第一次恢复科举之时见一个寒门子弟都没有,同年进行了两次,这些人连读书识字的资格都没有。

    但即便如此,除了随着老朱一起打天下正在转变为‘望族’的一代乘势崛起的高门,天下官员如程立时这样贫苦出生做官的人一个都没有。

    这就是他给方孝孺释放信号之后引发的矛盾。

    这就像一颗大树下面的小树苗,在大树成为参天大树之时如果小树苗们无法获得足够多的养分来成长,就会被枯死,所以小树苗就会自己去其他可以让他们成长的大树下面。

    既可以为他们遮风挡雨,也可以发展自己的根系茁壮成长。

    而且,小树苗们还要区分开灌木、小草、杂草、蝼蚁出来。

    权衡利弊,方孝孺走的很干脆利落,就可以理解了。

    有一千四百多人患上了雪盲症,全是迁移而来的百姓,而且这个发病率可能在接下来还会持续上升。

    不大不小的问题。

    地上还有雪,天上冒太阳还暖和。

    能怎么办,凉拌!

    已经说了,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也得干活,更别说雪盲症了。

    死了七个人了。

    离谱的是一个拉土的人去撒尿,脚下滑了一丢丢,在雪地上滚了十几米,挂了。

    两个拉车的人在马家坡上脱力,满载的车滚下去砸死了后面拉车的两人,再后面的人跑的快没有造成重大伤亡,为此专门在马家坡上安排了人手专门负责推搡。

    没办法,马家窑有一个整个兰县最大的砖窑厂,还就在马家坡下面。

    两个人因为拉土的和和泥的打架,波及成了群架,伤七死二。

    更气人的是北上运送粮草的队伍停在了金州口,坡太大,上不来,运粮将领处死了带头的十二人,还是没有上来,就派人来求援了。

    没办法去评判。

    兰县死亡的两人,是怠工被他下令斩首,人头挂在了振远桥两侧。

    唯一的好消息,恐怕只有未见元骑第二次南下,甚幸!

    郭英在布置完军镇相关修建要求之后,就去了凉州,预计需要三天的时间,不排除意外。

    朱棖带着府兵南下接应运粮队伍。

    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的。

    朱棖看着被白茫茫大雪覆盖的金州平原似乎看到了曙光。

    水网密布,已有成效,略施工程,便可大成。

    冬天河水干枯,好几条河流都结冰不通水。

    以前金州遇洪涝的时候,没人管河道,洪水各种乱窜,但经过修正疏通梳理之后,几条大的河流已经畅通并且河堤被加高应对洪水。

    小的支流被切割成了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水渠。

    除此之外,遍地都是规划整齐的田地。

    尤其是修路,金州有三条路,两条沿着山脚弯弯绕绕,一条沿着金州地势高的地方横穿金州。

    似乎已经能从积雪之中闻到稻田的谷香。

    金灿灿的一片。

    “末将粮草督运官张玉龙拜见殿下!”

    还没有金州口,负责此次粮草押运的将领就奔走十里相迎。

    远远的,还能看到一片车马如龙的营地。

    此次粮草押运路线走的是庆阳、平凉路,穿过历河,必不可少的要跨越会宁这个山疙瘩。

    而在金州口,被一座大山给拦了下来。

    这是没辙的,在这群山之中只能是遇山开山遇水搭桥。

    “张将军快快请起,现在情况如何?”朱棖直切正题,在金周口每耽误一天,兰县窘迫就多一天。

    粮草再不送来,兰县就断粮了。

    能不急嘛,听到消息之后他就急急忙忙来了。

    “哎,怎么说,殿下还是去看一下吧!”张玉龙唉声叹气的,感觉朱棖再不来就要疯掉了。

    “行!”朱棖给于延吩咐了几句,便迅速的随张玉龙前去。

    已经有千辆马车上坡了,不过看张玉龙焦头烂额的样子,怕是还有更多。

    其实这也是运粮运出来的经验。

    每粮粮车其实装的粮食并不多,差不多十三四石,一千五百斤,而不是装的满满的一车,装个二十几石。

    费的是人,但轻便一点运送就要容易一点,速度也快一点。

    对于大力发展战马的塞北来说,马和驴的结合物,骡子并不缺。

    运粮的口袋是丝麻编制成的口袋,一袋一石粮,超级大的口袋。

    坡上边粮车都是放着,没人,人全部在坡下边,可站在金州口的时候,朱棖还是被惊呆了。

    “我去!”

    朱棖忍不住的爆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