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依兰的幻觉

    海文与依兰先是乘坐出租飞车而后转乘悬浮巴士来到了青海省。

两人在青海省的一座叫蓝天市的城市落脚,这是一座繁荣的城市,有在立交桥上按轨道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年代是近未来的时代,所以这里理所当然地有在空中飞舞的飞行轿车和无车轮的浮游巴士,当然飞行轿车和浮游巴士在其他的繁华城市也是常见的。

下面要解释一下所提到的奇异交通工具。

飞行轿车和浮游巴士,只是名字与轿车和巴士相似的交通工具,但外表却与轿车或巴士存在天壤之别,请读者不要因为它们的名字相似就误解了它们的外表。

悬浮巴士与浮游巴士的区别如下:低空近乎贴地移动的那种交通工具叫悬浮巴士,就是本章节开头提到的。而在比悬浮巴士飞行高度稍高的空中飞行的那种交通工具叫浮游巴士。

依兰与海文在一家饭店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位身穿藏服年龄大约17岁的少年突然跑进了饭店,然后跑到依兰与海文的饭桌旁,拉着海文的手臂喊叫:“哥哥,快救救我!”

海文正在纳闷,只见一群提刀的打手闯了进来,这些打手有的身穿藏服,带头的一名打手叫嚷说:“这位兄弟,快把这小子交出来。他与你无关,你别掺和进来。”

海文见对方来者不善,将手握住了别在腰间的手枪说:“打人是犯法的。这孩子,我不能交给你们。”

带头老大回过头,对后面的一个手下使了个眼色,一名打手提着刀就冲到饭桌前砍人,但他还没走近目标就听“砰”的一声被射穿头部倒下。其他恶徒见海文手里有枪就停下了进攻的步伐,等着老大的指示。

老大这时发话说:“只要你把这小子交出来,我们不会为难你们的。”

海文面露笑容说:“你们得明白只要你们意欲行恶,你们的生命将不受法律保护。”

老大也不想继续费口舌了,于是恶狠狠地对少年说:“小鬼听着,下次再给我们捣乱,那么我们会把你宰了。”说着就带着打手们转身离开了。

打手们走后,依兰问少年:“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眼里流着泪水回答说:“我叫尼玛扎西。”然后少年突然跪地哭着请求说:“请你们救救我的姐姐吧!”

依兰问:“你姐姐到底怎么了?”

少年回答说:“演艺团长次仁巴桑,他经常残害姐姐。姐姐是演艺团的舞女,就是因为姐姐,巴桑的演艺团才得到许多观众。但是巴桑为了钱残害姐姐的身体,在舞台上竟然……竟然把姐姐的手指剪掉。”

海文听到后惊恐地说:“什么!竟有这种事?”

伊兰问:“小弟弟,你姐姐叫什么名字”

少年回答说:“我姐姐叫达哇卓玛。现在的艺名叫巴登拉姆。我与姐姐从小生活在玛旁雍湖泊边。后来不知为什么姐姐家中发生火灾,是巴桑救了姐姐。所以姐姐为了报答巴桑的救命之恩才成为演艺团的一员。”

海文问:“那你是她什么人?”

少年回答说:“我是姐姐的邻居,自从姐姐加入巴桑演艺团,我也跟着姐姐加入了巴桑的演艺团。”

海文问:“你就不能留在家里吗?”

少年回答说:“我父母双亡,从小就是个孤儿。”

他们从少年口中得知,达哇卓玛现在是演艺团的舞女,年龄19岁,小时候是养父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带来收养的,亲生父母不明,在村里首先是被父亲说成是益西拉姆的女儿,宣称是受益西拉姆的委托而收养,后来长大了却被村民说成是珠穆郎玛的女儿,并且村民宁愿相信她是珠穆郎玛的女儿。

在团里,巴桑总是逼迫达哇卓玛做一些出格的表演,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他现场将达哇卓玛的手指剪掉,而那些剪掉的手指几天后又会奇迹般地长出来,虽然,对达哇卓玛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这种残害肢体的行为终究让人难以忍受。可是偏偏有那么一些观众喜欢看这一类表演。

在少年尼玛扎西的带路下,依兰他们来到了演艺团,先是几个草根歌唱家先后登台献唱,接着有几个诗人先后上台咏诗,多数是咏藏族诗,其中有咏《格萨尔传》的,这是藏族文化的瑰宝,一唱就是一个多小时,《格萨尔传》咏唱过后,下一个上台的诗人咏唐诗……直到最后一个诗人咏唱的是现代诗。

军人出身的海文早已听得无精打采,他焦急地问扎西:“你说你的姐姐是在这个团里面,时间过去这么长了,怎么还没见她出来?”

扎西回答说:“现在不是她出来的时候。那些诗人与歌唱家,是团里临时招聘的,表演完了就离开团队。请耐心等一下,姐姐会出来的。”

接着几名舞蹈演员载歌载舞,在几场舞蹈结束后,团长巴桑站到了舞台中央,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宣布:“接下来有请珠穆郎玛的女儿巴登拉姆上台。”

台下突然一片欢呼声!而在此之前早就有许多人打瞌睡了。海文心想这个叫卓玛的女孩(也就是艺名为巴登拉姆的女孩)据说是身体受到摧残,不知现在怎么样了,为什么还要推她上台,受到摧残的身体观众真的接受得了吗?

但是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卓玛在红色的后幕拉开后一团白色的雾气中出现了,缓缓走出来的,是一个身穿单薄的白色紧身连衣裙的拉姆,藏语中意为仙女,她的长发乌黑飘逸,她拥有漂亮的瓜子脸,两只裸露纤细的玉臂缠着一条洁白的飘带,赤脚站立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