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章 捕猎采铜,析形创字

    几日以来除了光头替代“炸雷人”照看宣夜的身体,以及小女孩过来和他聊天之外,其他人就鲜少过来了。虽是“鲜少”,连族长老牛头人和白衣少女也来过一两次,但那个红皮肤牛头人,也就是所谓的“哥哥”,宣夜是一次没见到。不知道是愧疚还是忙于他事,若是后者还好,若是前者……宣夜对他的不满更甚。

  通过小女孩之口,宣夜也简单了解了他所在的这个村子和世界的一些基本情况。这里依山傍水,物产丰富。山名招摇,水曰丽麂,山里产金铜,水中多文鳐。他们一直在等的那个老族长据说很少回村,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奔波,至于所为何事除了族长没人知道。村里除了族长外话语权最高的就是祭师,也就是那个一说话就震的宣夜脑子嗡嗡嗡的“炸雷人”,他是一族与上天沟通的媒介。所谓的“上天”自然就是那九天之上的昆仑山,不仅因为那上面的女娲曾经采石补天,捏土造人,还有伏羲教会了他们捕鸟渔猎,发明了瑶琴传授了音乐,前者赐予生命,后者带来文明,自然被他们奉为无上的存在。

  别看小女孩平时嘻嘻哈哈,却每天都会定点给伏羲女娲祷告,小圆脸上认真地背诵着据说是歌功颂德的感恩之词。据说这是“炸雷人”祭师要求的,村里每个人到了点就要放下所有事情这般念叨,全是一些嗯嗯呀呀宣夜听不懂的奇怪哼唱声。当然宣夜也只看到小女孩这边遵守,至于那个憨憨的光头,宣夜看到更多的是他在一张羊皮纸上勾勾画画不知道做什么。

  每当小女孩念叨起对伏羲女娲的颂词,宣夜心里都不是滋味。如果按照穿越前的认知,他自然无比尊崇那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但亲自接触过他无法忘记那冰凉的目光、冷血的行事,让宣夜感觉他们看自己就像自己看一只虫子一样。人,自然不会对一只虫子有什么尊重或者多看一眼的必要。而且宣夜相信这些人们,这些女娲通过宣夜的身体改造的人们,在他们眼中的也不过是虫子一般的存在。

  可是如果只是虫子,伏羲为什么会还想着教他们如何捕鸟渔猎呢?人,什么时候想着去改善虫子的生活?除非……宣夜想到那些辛勤的蜜蜂,人类照养它们是为了那香甜的蜂蜜,为此可以给它们建造适宜的居住环境,莫非这也是伏羲和女娲的目的?

  果然,在小女孩后来的描述中,宣夜发现他们平时的生活有两件大事。一件是打猎,村子附近有很多野兽,其中很多甚至具备某些神力,经常会偷袭村子,猎食人类。而打猎也是村里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所以提高打猎本领,成了村里每个人从小就开始培养的能力,这些人被称之为“猎人”。至于另一件则是采铜,招摇山盛产金铜。通过祭师的感应他们知道伏羲和女娲非常喜欢青铜,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在族长的带领下他们会集结村里打猎之外的可用人力每日勤苦采掘铜矿,这些人被称之为“泥人”。泥人除了开产铜矿还会将这些铜矿通过各种工艺制加工成青铜制品,将其作为祭品献祭给伏羲女娲。每当这个时候,伏羲女娲就会派出他们的使者,乘坐神龙和“圆形的、巨大的、会喷火的”他们称之为“神盘”的东西下来搬运。那也是村里最重要的节日,只有成年人才能参加,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歌颂伏羲女娲,最后将青铜祭品搬上神盘,目送神使返回昆仑山。

  宣夜想到那天看到的飞碟和龙,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飞碟、龙和女娲之间会有联系。伏羲女娲真的是外星人吗?可是龙呢?这种传说中的生物,中华民族的图腾,为什么也会和外星人有关系?就目前看来这妥妥是一出外星人奴隶地球人帮他们冶炼青铜的大戏,在宣夜的认识中似乎全球各地史前文明都有冶炼青铜、黄金的记载,或许整个地球的史前文明都和外星人有关吗?

  只是这些外星人为什么对青铜有需求呢?而且,龙?宣夜总觉得龙在其中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按理来说如果伏羲女娲确实是外星人,那么他们应该点的是科技天赋,毕竟他们有着飞碟这样的高科技产物作为交通工具。但如小女孩所言神使下来乘坐的是神龙,而不是坐在飞碟中,为什么会选择龙作为代步工具呢?即使不坐在飞碟里也可以选择某种小型飞行器才对。毕竟作为人类来说,他没看到过有了汽车后谁还会去选择骑马的。而且记得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在那高空之上,昆仑之下看到的可是龙和飞碟的激战,他们明明是敌对关系,为什么听小女孩所说又好像是合作关系?

  太多的不理解,宣夜想的脑壳疼,不过这种头疼没持续多久,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老者进了宣夜养病的小草屋。宣夜知道,老族长回来了。

  然而,看到老族长的第一眼,宣夜整个人已是目眩神迷——并非老族长多么光彩照人或是那一抹胡须如何稀疏妖娆,而是他的眼睛数量:四只!

  四只眼睛,除了原来的眼睛外,上面还叠加着一双眼睛!那不是纹身或者贴画,四只眼睛都能自主行动,仿佛有自我意识一般。宣夜和他对视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连忙避开眼睛。老族长看了看他的身体,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跟随而来的族长和一些族人都松了口气,显然宣夜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碍。但当老族长看到床边地上宣夜无聊写的字时露出深思的表情,众人看着地上的文字都是眼冒精光,显然他们都听说了祭师所谓的伏羲女娲的礼物说法。老族长四眼一转,看到光头和他的独弦古琴面露不满,老牛头人做了个手势应该是解释了一下老族长面色才稍稍缓和,不知道使用心心相印对光头说了什么,对方护着古琴又是点头又是点头表示明白。随后老族长转身走了出去,其他人也纷纷离开,一切没超过十分钟,宣夜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已经结束。

  这天之后光头、小女孩、宣夜就组成了当代汉语言文字普通话学习小组。宣夜教,光头学,由小女孩通过心心相印进行中转沟通,经常会有好奇的人过来旁听。宣夜不知道是自己教的好还是这个光头过分强,很多文字他简单比划光头就已经能理解,尤其是发音,能够跟随宣夜的指点,读出一个字一个字的发音。只是对于词语的理解还存在困难,但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作为对比,很多村里的人也会过来学习,但都纷纷跪拜在一个个汉字之下,就连和他们相处最久的小女孩,能够发音已经很勉强了,对于识字完全无法明白相互之间的区别;还有那个经常会来送文鳐鱼汤的少年,是其它村子来向族长学习医术的人,据说非常聪明,但面对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也是一脸问号,和小女孩一般水平。

  老族长每天会过来一次,他似乎刻意不和宣夜直接沟通,都是和那个光头交流,查看宣夜新写出来的字和这些字的发音。让宣夜恼火的是老族长似乎对他的文字不甚满意,经常会改来改去,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偶尔还行,次数多了宣夜就想发火,毕竟这些文字并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岂容他人随意曲解形态?这种怨气越积越多,眼看就要爆发出来直接上演村童恶斗老迈村长的戏码,宣夜无意中发现老族长改后的文字相比自己本来所写似乎更加接近物体本来的样子,是真正的“象形”。特别涉及到一些生活中常见事物或者和自然相关,比如花鸟虫鱼、日月星辰,老族长都会专门去观察对应的物体,对照着宣夜的文字进行修改甚至是直接抹掉宣夜的文字书写新的。这般一改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相比宣夜原来的文字,这些文字的象形更加明显,他们能够轻易地根据文字的形状来联想到对应的意义,再关联读音就容易联系起来,比原来学习快了很多。

  一日,宣夜望着老族长改写后的文字,歪歪扭扭谈不上好看,但确实表意明显,而且看起来很眼熟,有点像……甲骨文?宣夜有点不相信,仔细看了一下似乎真的是,这个发现让宣夜头皮发麻,他没研究过甲骨文,只是有些印象,如果这些真的是甲骨文的话,那也就是说……宣夜突然感到自己好像在创造、或者参与创造历史。在中华的民族上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再从金文、大篆、小篆、六国文字,直到隶书、楷书和后面的简化才有了宣夜所知道的简体字,他现在穿越到了甲骨文创造之前传授简体字,老族长在他的简体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甲骨文,甲骨文又在后面演变成了简体字……中国的文字历史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圆。